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目前農業稭稈的主要利用方式有哪些?並簡述了其使用原理。

目前農業稭稈的主要利用方式有哪些?並簡述了其使用原理。

1簡介

“十壹五”期間,要把我國城市建設成為富強文明的現代化城市,必須堅持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稭稈資源豐富。據統計,我國各類農作物稭稈年產量為5.7億噸,是北方草原割草量的50多倍,其中90%被燒掉。每年的“三夏”和“三秋”季節,我國郊區農民焚燒稭稈的現象相當突出,不僅浪費稭稈資源,汙染環境,而且嚴重幹擾運輸秩序,造成飛機不能正常起降,迫使高速公路封閉,給消防安全工作帶來很大隱患,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稭稈是巨大的汙染源,也是巨大的資源。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平衡為代價,不能只著眼眼前利益,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近年來,稭稈的綜合利用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根據《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汙染防治法》,國家環保總局還出臺了《稭稈焚燒及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圍繞其綜合利用開展技術創新,開發其利用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意義,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可再生資源利用的戰略方向。這個問題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采取了壹系列措施禁止焚燒稭稈,如成立“禁燒工作隊”進行檢查和罰款,取得了壹定的成效。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每年都采取這些措施,只會治標不治本,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建議政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利用”的原則,采取行政引導、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措施,大力倡導和推廣稭稈綜合利用。

2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推進稭稈綜合利用的有效機制

做好稭稈綜合利用工作,關鍵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有效的推廣機制。建議農業、農機、科技等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做好這項工作。壹是加強政策引導,逐步實現稭稈綜合利用由行政強制向群眾自發轉變;第二,著眼長遠,加大資金投入;第三,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主體作用,加強技術指導服務,開展技術示範和推廣。

3 .依靠科技,加大稭稈綜合利用力度。

石家莊、徐州等稭稈綜合利用開展較好的城市的經驗表明,要有效解決稭稈綜合利用問題,必須依靠科技,走商品化、產業化發展之路。目前可以大力提倡和推廣的成熟的稭稈利用方式主要有:稭稈作為飼料,尤其是稭稈壓縮飼料,容量大,體積小,不僅適口性好,而且可以長期保存和運輸,便於商品化和出口創匯;以稭稈為燃料,即在有條件的鄉鎮設立稭稈氣化站,以稭稈為原料,在無氧條件下進行可控高溫熱解反應,使植物纖維素和木質素分解為壹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小分子可燃氣體。,並通過過濾裝置去除可燃氣體中的灰分、焦油等雜質,再通過供氣系統送到農民家中,讓農民像城裏人壹樣用煤氣做飯、取暖、洗澡,提高生活質量;稭稈為基料,即利用稭稈為基料生產食用菌,會在短時間內增加農民收入;稭稈建築材料是指以稭稈為主要材料生產“五防”(抗應力、抗變形、抗潮濕、抗燃燒、抗蟲蛀)輕質建築材料,用作隔墻,成本低,效果好。此外,還可以探索開發以稭稈為原料的壹次性衛生筷子和快餐盒。

2003年,農業部把重點地區農作物稭稈機械化還田作為2003年11農民實事項目之壹。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Xi、濟南、成都、南京、上海、重慶郊區,北京首都機場、天津機場、Xi鹹陽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南京祿口機場五個重點城市周邊,以及京珠(北京-鄭州段)、滬寧、慶忌、西寶、成渝五條高速公路沿線。2003年,全國機械化稭稈還田面積達到65438+50萬km2,比上年增加65438+79萬km2。青貯稭稈6543.8+0.4億噸,氨化稭稈5650萬噸,建成稭稈氣化集中供氣項目488個。其中,10重點省(市)機械化稭稈還田面積達到93000 km2,占10重點省(市)種植面積的31%,比上年末增加32400 km2稭稈綜合利用面積達到1.45萬km2,占10個省(市)種植面積的48%。

4.稭稈綜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4.1稭稈還田

在我國目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退耕制肥仍是稭稈消化的主要渠道,其主要途徑是直接機械粉碎、深埋果園施肥、土壤保墑肥地面覆蓋、生物菌漚制有機肥。試驗表明,連續三年稭稈還田可提高土壤有機質0.204個百分點,從而彌補磷鉀肥投入不足,提高耕地質量。因此,我國壹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報紙、電視等宣傳媒體開展各種宣傳活動,營造聲勢,深入透徹地講解稭稈還田的好處,讓農民認識到這是壹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另壹方面,要做好稭稈還田的技術培訓和推廣工作,培養技術骨幹,讓農民正確掌握基本技術要領,為稭稈還田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稭稈還田機將稭稈粉碎後埋入田間,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改善了土壤結構,節約了化肥,提高了產量。可增產糧食10% ~ 15%,節約投資3050元,每畝增加經濟收入40~60元。但壹是因為稭稈還田機價格高,農機作業時向農民收取壹定費用,增加了農民負擔;二是耕地小型拖拉機和稭稈還田機質量不達標,土壤不夠深,影響播種質量,導致農民積極性不高,稭稈還田的人少。建議有關部門先給購買稭稈還田機和大型拖拉機的人補貼1000 ~ 5000元,提高他們的購買積極性;二是給那些稭稈還田的人壹些獎勵(比如種子和農藥),減輕他們的負擔。

4.2稭稈飼料

利用微生物發酵稭稈生產動物飼料。

青貯飼料

收獲的稭稈切碎後放入青貯窖,隔絕空氣,通過微生物發酵制成飼料。它有效地保存了綠色植物的營養成分,含水量達70%,適口性好,消化率高,但對貯藏技術要求高。在牛羊集中的地區,如山區或黃洞、北洋等牛場,建立青貯窖或青貯塔,發展青貯飼料,大規模飼養牛羊,發展山地經濟。

微生物飼料

利用光合細菌、放線桿菌、酵母菌、乳酸菌、曲黴等菌群,對稭稈進行發酵,將纖維素、澱粉、蛋白質等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單糖、雙糖、氨基酸等易於動物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質,有利於動物食用,增加營養,刺激吸收。建設壹座1萬t的工廠,需要投資30 ~ 50萬元,當年即可收回投資。

顆粒飼料

稭稈主要由植物細胞壁組成,可消化部分少,鈣、磷等元素含量低,牛羊攝入量少,消化率低。上海等地的顆粒飼料機械,是將稭稈粉碎,添加其他營養物質制成顆粒飼料,有利於牛羊育肥。

4.3稭稈氣化

稭稈在缺氧條件下加熱反應,可產生壹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可燃氣體,1kg稭稈氣化後可產生2m3可燃氣體,美化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4.3.1氣化站

投資30 ~ 40萬元的氣化站可為300戶左右的家庭供氣。成本0.07元/m3,價格0.1元。除了家用燃氣,還可以利用余熱在村裏建浴池,提高經濟效益,解決農村“洗澡難”的問題。氣化站投資大。雖然省市科技部門補貼壹部分資金,但還是有壹定缺口,可以由集體經濟較好的行政村建設。

氣化爐

中國農民技術員吳忠研制的家用氣化爐,成本600元左右,每公斤稭稈可產氣2m3。適合家庭使用,操作簡單,安全系數高。經過改進,可以在部分農戶中試行。

4.4稭稈建築材料

粉碎後的稭稈,混合添加劑和稀釋劑,註射成型生產各種高密度和中密度板,也可以直接生產復合地板、家具、廚具、浮雕門柱等具有工藝性的成型產品。用這些材料生產的產品具有阻燃、防潮、隔音、不變形、不開裂、強度高等優點。川大還開發了稭稈/塑料復合材料,性能更好,成為“綠色材料”的代表。這類項目的投資約為1 ~ 300萬元。目前國內已有部分企業表達了投資生產的意願,應該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

此外,稭稈還可用於生產可降解快餐盒、新聞紙和減壓包裝材料,還可用於食用菌生產。如果利用得當,可以形成稭稈-飼料-養殖、稭稈-肥料-種植、稭稈-氣化-能源、稭稈-紙漿-紙制品、稭稈-板材-建築裝飾、稭稈-食用菌等多個產業鏈,初步消除“稭稈汙染”。

  • 上一篇:公民權利的類型
  • 下一篇:南寧市臨時占用道路管理辦法(2012修訂)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