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議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必要時也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具體做法如下:先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然後妳申請勞動仲裁。這種情況下,妳可以要求公司全額支付妳,也可以要求相當於未發工資25%的賠償。
建議先協商解決問題。如果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
在勞動爭議案件中,為了勝訴,原被告和被告壹般應提供以下證據材料:
1.用人單位應提交其法人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二、需要委托他人代表訴訟的,提交授權委托書;
三、合同制工人,提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固定工、臨時工、季節工和農民輪換工應提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關系的證明。
四、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或超過勞動爭議仲裁期限的不予受理通知書。
五、勞動爭議的事實依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能夠證明勞動爭議案件情況的所有證據材料)。
六、用人單位提供解決爭議的法律依據。法律名稱、行政法地方性法規、引用的規章和適用的條、款、項、目。依據是單位內部規章的,應當提供規章的原件和復印件。
相關知識:不同的糾紛需要收集不同的證據。我們來看看這些糾紛需要什麽證據。
第壹,驅逐爭議
1,駁回決定
2.被開除人員錯誤事實的證據;
3.辭退程序證據(企業負責人意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工會意見、是否書面通知本人的證據)。
二、退市之爭
1,退市決定;
2.曠工的事實依據和勞動者的原始考勤記錄;
3.退市程序證據(職代會討論、工會意見、是否書面通知本人);
第三,解雇糾紛
1,免職決定;
2.辭退違紀的事實依據;
3.辭退程序證據(工會意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記錄、是否出具辭退證明)。
第四,辭職爭議
1,辭職申請;
2、審批程序,以及是否批準辭職的決定;
動詞 (verb的縮寫)自願辭職糾紛
1,自動離職的事實依據;
2.自動辭職審批程序和處理決定;
六、勞動報酬糾紛
1,用人單位勞動部門發布的工資支付標準(確定工資的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和工資形式);
2.工資是否被實際支付、克扣或拖欠的事實依據;
3.直接受理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的,應當提供雙方的雇傭關系證明和勞動合同(沒有合同的,應當提供支付的勞動金額和報酬計算的證據)。
七。勞動合同履行爭議
1.因工作內容產生的糾紛,為衡量勞動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標準以及未完成的指標和任務提供了依據。
2.使用期限和合同期限產生的糾紛,提供了試用期是否違法延長的證據。用人單位或勞動者擅自無故變更合同期限,單位解除合同的證據。
3.因工資和勞動紀律發生的爭議(指辭退、開除、開除和勞動報酬爭議的證據)
農民工工資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可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2.可以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3、能與同類職工和單位進行協商合作。
其中第1、3項免費,第二項費用主要是律師費,仲裁免費,律師費10元。
如果妳還有問題,妳可以問他們。如果妳滿意,請采納它們!
另外:勞動監察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日內完成,復雜案件不超過90日。具體法律依據如下: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七條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處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拖欠農民工工資歸哪個部門管,需要什麽證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最好有聘用合同和考勤記錄。
如果不行,只能調解。
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是過去的勞動局。提供拖欠工資證明,有合同能證明月收入。最好找到工頭,問他幹了多久,欠了多少錢,什麽時候發,同時用手機記錄下來。這是最好的證據。
如果有幫助請采納
發生工資糾紛,應該找哪個部門,哪個用人單位克扣或者拖欠工資,
建議向當地有管轄權的勞動監察大隊舉報投訴,索要拖欠工資。
如果被拖欠,可以選擇提起勞動仲裁維權。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工資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支付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壹)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按照本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工資糾紛找哪個部門1。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由該大隊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2.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簽發支付令。3.直接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請律師),通過勞動仲裁出具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償,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4.如果勞動仲裁不受理或者仲裁不公,也可以在15日內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院判決直接執行。5.在通過上述途徑主張工資的同時,妳也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妳支付賠償金。
企業的工資爭議和工傷爭議應該找哪個部門解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工資和工傷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和工傷待遇。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必須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註冊信息(北京不需要註冊信息)!
2.提交材料後,仲裁委員會應在5個工作日內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和答辯期;然後召開聽證會,然後在雙方之間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仲裁委員會出具裁決書;勞動仲裁應當在60日內結案;如果員工不服裁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3.可以請專業人士提供遠程指導服務,撰寫勞動仲裁申請書、證據清單等法律文書,無需請當地律師代理。並且在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會耽誤勞動者到新單位工作!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
(壹)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辭職、辭職產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等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賠償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農民工工資糾紛找哪個單位勞動仲裁?
工資糾紛應該找哪個部門?工資糾紛應由當地勞動監察大隊管理。
而是因為要求工資的人多。
有時候他們太忙,所以會有推諉。
在深圳,臨時工的工資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臨時工可以撥打12333投訴,也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申請仲裁索要工資。如果仲裁後還是拿不到工資,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要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