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妳應該知道的十條法律建議。

妳應該知道的十條法律建議。

妳應該知道的十條法律建議。

五險是指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壹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1.五險壹金是什麽?哪塊金子?

五險是指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壹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是企業和個人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則完全由企業承擔。個人不需要繳費。這裏需要註意的是,五險是合法的,壹金不是。

二、員工辭職和員工主動辭職的區別?

辭退和辭職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經濟補償的區別上。

因違反勞動紀律或者單位違法行為造成辭退的,單位沒有義務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單位違法辭退勞動者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且勞動者自願辭職,單位無需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如果被公司辭退,可以享受失業救濟;辭職是享受不到的。

3.試用期滿前可以享受工傷待遇嗎?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即已確立,勞動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都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職工作為企業的壹員,應當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保險待遇。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落實職工工傷醫療待遇,支付停工留薪,保持職工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四、加班費怎麽算?加班費能代替勞動者的休息權嗎?

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下列情形之壹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壹)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下列情形之壹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壹)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所以,如果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企業可以先安排補休。只有在無法安排補休的情況下,才會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加班工資。休息日壹般指周末。當企業可以安排員工補休時,員工應該服從。這既保護了勞動者的休息權,又有利於勞動者的身體健康,還能使勞動者及時恢復體力投入新的工作,有利於安全生產。法定節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補休,單位必須按照日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5.如何理解最低工資保障?

1,各地最低工資保障標準不同。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當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2、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根據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

勞動者在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喪假、產假、節育手術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以及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時,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3.以下項目不計入最低工資標準:加班工資(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職工福利待遇。

6.欠條和借條壹樣嗎?有什麽區別?

借條和欠條的性質不同,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借款主要是借的原因,欠款可能是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造成的。未約定借款償還日期的,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時效從債務人拒絕償還時起計算,最長不超過20年。約定還款期限的,從還款期限屆滿時起計算。欠條未約定還款期限的,訴訟時效從欠條形成之日起計算,約定還款期限的,從還款期限屆滿時起計算。也就是說,借條和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期限是壹樣的,而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和借條期限是不壹樣的。

無還款期限的借據,貸款人可以隨時向借款人要求還款,訴訟時效從債權人主張權利時起計算。

借據的有效期最長可達20年。

但逾期的借條是對雙方過去經濟往來的壹種清償,權利人應當自借條出具之日起三年內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也就是說,訴訟時效自借條出具之日起計算。

7.簽約過程中要特別註意定金和訂金的區別?

定金是指當事人約定由壹方支付給另壹方作為債權擔保的壹定數額的金錢。它屬於壹種法定的擔保方式,其目的是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保證債權的實現。簽訂合同時,定金必須以書面形式約定,定金的數額和交付期限也要約定。給付定金的壹方不履行債務,無權要求對方返還定金;如果接受定金的壹方不履行債務,就要加倍向對方履行債務。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作為價款或者按照約定收回。

目前我國法律對定金沒有明確規定,不具備定金的擔保性質,可以視為預付款。合同不能履行時,除不可抗力外,應根據雙方的過錯承擔違約責任。

8.短信可以作為證據證明嗎?

雖然將其歸類為書證還是視聽資料仍有爭議,但在司法實踐中已被作為證據接受。因此,使用短信作為證據是不可忽視的,但要註意以下幾點:

(1)短信作為間接證據,可以佐證案情,但不能孤立地定案。如果要被法院采信,就要與其他間接證據相壹致,形成完整、有效、嚴密的證據鏈。

(二)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請求人民法院通過勘驗、制作筆錄等方式固定短信內容。為了避免手機短信丟失,可以在提起訴訟後立即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

(3)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可以要求公證處對手機短信進行公證。人民法院應當以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經過法定程序公證的文書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是,除非有足以推翻公證書的相反證據。這樣,為了防止手機短信丟失,手機短信收到後,在提起訴訟前,可以進行公證,這種公證具有法律效力。

9.我國現行婚姻法律法規對女性有哪些保護性規定?

從保護婦女的角度看婦女權益的保護:

(1)對男方離婚權的限制性規定,也加強了對特殊時期女性的保護。婦女在懷孕期間、分娩後壹年內或終止妊娠後六個月內不得提出離婚。

(2)離婚賠償制度。離婚賠償制度,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歸各自所有。如果壹方因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協助另壹方工作等多付了義務,可以在離婚時要求另壹方賠償。該條規定既體現了公平原則,又保護了婦女。

X.訴訟時效是什麽?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被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未行使權利,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人民法院不再保護該權利的制度。

在法定時效期間,債權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將強制債務人履行義務。法定時效期間屆滿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不再保護。值得註意的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雖然債務人可以拒絕履行義務,但債權人的請求權的行使只會受到阻礙,權利本身和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發現沒有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理由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 上一篇:南昌師範大學怎麽樣?
  • 下一篇:耕地保護的基本戰略、路徑選擇、關鍵問題及推進方案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