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例所稱誌願服務,是指誌願者、誌願服務組織、誌願服務隊等組織自願、無償地向社會或者他人提供的公共服務。第三條誌願服務應當遵循自願、無償、平等、誠信、合法的原則,不得違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眾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不得危害國家安全。第四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誌願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促進誌願服務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完善誌願服務體系,推進誌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發展。第五條市和區、縣(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誌願服務協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誌願服務工作,加強本行政區域內誌願服務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監督檢查、宣傳表彰、經驗推廣等工作,並將誌願服務工作納入新時期文明實踐活動中心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考核內容。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承擔誌願服務的日常工作。第六條市、縣(市)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誌願服務組織的登記、管理規範的制定、違法行為的查處等管理工作。
教育、科技、文化和旅遊、衛生、社會保障、司法行政、體育、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公安、交通運輸、應急管理、消防救援、退役軍人事務、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做好誌願服務工作。第七條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協調本轄區的誌願服務工作,推動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健全社區誌願服務工作機制,支持誌願服務活動的開展。第八條* * *共青團應當做好青年誌願服務工作,具體組織大型活動誌願服務,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誌願服務工作,參與誌願服務信息化、教育培訓、宣傳等工作。
工會、婦聯、紅十字會、殘聯、文聯、科協、慈善組織等組織應當發揮各自優勢,做好誌願服務工作。第九條市、區、縣(市)依法成立的誌願服務聯合會是由誌願服務組織、誌願服務隊、誌願者和相關單位組成的聯合誌願服務組織,履行領導、團結、服務、促進職責,按照章程規定做好誌願服務活動的指導和協調工作,維護誌願服務組織、誌願服務隊和誌願者的合法權益。第二章誌願者、誌願服務組織和誌願服務隊第十條誌願者應當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參加與其年齡、智力和身心健康狀況相適應的誌願服務活動,但應當征得其監護人的同意或者由其監護人陪同。
禁止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搶險救災等可能造成人身危險的誌願服務活動。
誌願者可以參加誌願服務組織或者誌願服務隊開展的誌願服務活動,也可以依法開展誌願服務活動。第十壹條誌願者可以自行或者通過誌願服務組織、誌願服務隊在統壹的數字化誌願服務系統中註冊。誌願者提供的個人基本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
誌願服務組織和誌願服務隊應當為誌願者提供登記服務。未經誌願者本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者提供誌願者個人信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二條誌願服務組織可以依法采取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組織形式。申請成立誌願服務組織,應當依法向民政部門登記。
誌願服務組織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壹)制定和完善誌願服務制度;
(二)按照章程和宗旨組織實施誌願服務活動;
(三)招募、登記、培訓和管理誌願者,做好誌願者的登記和誌願服務記錄;
(四)建立誌願服務檔案並向誌願者免費提供真實、及時的誌願服務記錄證明;
(五)籌集、使用和管理誌願服務活動的資金和物資;
(六)維護誌願者的合法權益;
(七)法律、法規和誌願服務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三條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和其他組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組建誌願服務隊。
延安大學2022年招生章程已經公布,主要包括學校概況、招生計劃、報考條件、錄取規則、收費標準、獎學金等信息。以下是詳細內容,供大家參考。
延安大學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壹章總則
規則壹。為保證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關於做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