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盤點壹下世界各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

盤點壹下世界各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

任何事物都有雙重性。以BTC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具有“去中心化、點對點交易”的優勢,但也存在諸多不足。比如數字貨幣不容易被資本控制,數字貨幣可以用於黑市交易,還有很多ICO項目沒有實質價值。

簡單來說,各國針對數字貨幣的安全監管對策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1.措施較嚴的國家:中國,叫價拍賣,封閉數字貨幣兌換人民幣,金融機構和支付服務機構不得參與虛擬貨幣交易。

俄國和約旦:中央銀行禁止金融機構參與BTC和數字貨幣的交易。

2.實施有限的國家:美國雖然實行許可管理方式,但是申請許可太難了。

為打擊洗錢等犯罪,禁止買賣匿名銀行賬戶,禁止投資者和18歲以下外國人在韓國建立數字貨幣賬戶。

日本金融監督組織勒令多家數字貨幣交易中心整改,實施合規管理對策。

3.對BTC完全開放的國家:新加坡已經在2016出臺了壹個眾所周知的“沙箱”機制,即在事先備案的情況下,允許從事現階段與相關法律法規有壹定矛盾的專業業務流程。即使相關業務流程被政府叫停,也不容易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沙盒”制度給了區塊鏈科技企業巨大的自主創新和發展空間,讓新加坡變成了世界各國為規避國家現行政策而搶灘國外ICO的壹片紅土,也讓新加坡變成了亞洲對ICO最友好的發達國家。現階段中國大部分ICO項目都是在新加坡發行的。

以下是壹些國家和地區對BTC的看法:

中國:個人可以擁有和交易BTC,但法律法規禁止金融機構等金融投資公司這樣做。

2013,13年2月5日,中央人民銀行(PBOC)率先通過禁止機構解決虛擬貨幣交易管制問題。

2013 12 16 PBOC嚴禁第三方支付平臺處理器使用BTC。

2014月1日,PBOC下令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兩周內關閉其虛擬貨幣交易賬戶。

2017年2月9日,PBOC未通過法律法規,而是拖延時間或暫停BTC提取服務項目。

2065438+2007年9月4日,央行等發布公告,全面禁止ICO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

2020年初,中央人民銀行宣布潘領導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打擊采礦。

歐洲:BTC在歐洲很受歡迎,因為歐洲的債務危機,人民的財產無法得到相應的安全保障,通貨膨脹率嚴重,國家政府部門不作為,這些都是BTC在歐洲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在生活和消費的情況下,群眾不得不征收巨額稅收。因此,人們和商人都樂於使用BTC進行買賣交易。

德國:BTC行業發展趨勢比較規範和標準化,已納入國家監管體系。有報道稱,BTC被德國人視為數字貨幣,但隨後政府部門辟謠稱,它只是被用作個人數字貨幣和貨幣符號。個人全年使用BTC的免稅政策,但他們必須為商業活動納稅。

英國:BTC沒有監管太多,反洗錢法基本原則沒有落實,實行沙盒安全監管制度,可以容忍過失。

阿根廷:因為阿根廷的金融危機,資產不斷流失,阿根廷的社會經濟發展經常停滯不前,人民的資產無法得到相應的保障。阿根廷人民期望找到壹些新的投資方法來確保他們的資產不在跌價,所以BTC在阿根廷的交易非常頻繁。

非洲:據報道,非洲壹些國家剛剛開始接受BTC,肯尼亞就是壹個象征。

越南:政府已委托多家政府機構審查對虛擬貨幣和資產的監管。到20438年6月+2022年2月,監管框架將由國家銀行、司法部、交通部、越南政府貿易部和其他部門發布。對BTC來說,越南政府選擇了監管創新,而不是禁止。

烏克蘭:正處於戰爭風暴中的烏克蘭今年2月通過法案,確立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該國的合法地位。

中國臺灣省:在臺灣省,比特幣被認為是洗錢工具。臺灣省銀行行長彭輝南(Perng Fai-nan)表示,應將比特幣加入國家反洗錢預警系統,以防止洗錢。雖然過去幾年數字貨幣升值勢頭相當強勁,但臺灣省也加入了對比特幣的監管,並對監管的必要性做出了正式評論。

菲律賓:菲律賓中央銀行行長內斯特·埃斯佩尼拉(Nestor Espenilla)談到了對初始貨幣發行的監管,認為比特幣合法化是安全的。菲律賓中央銀行對比特幣等金融技術持開放態度。

印度:印度財政部國務部長阿努拉格·塔庫爾(Anurag Thakur)指出,政府正在考慮將數字資產相關問題作為政府的主要議程之壹。

雖然壹些國家試圖扼殺它,但這壹潮流來得太快了。政府試圖稀釋比特幣的壹個最有可能的方法是創造自己的數字貨幣,但這能否成功還有待研究。

  • 上一篇:做妳知道違法的事。
  • 下一篇:商標侵權如何處理賠償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