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講話

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講話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人為本,安全生產”已經成為全民普遍的常識。但是,壹些生產經營單位事故仍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導致群死群傷和重大經濟損失,教訓極其慘痛。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有歷史積累,也有新情況新問題。溫總理曾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了八個方面的原因,壹針見血。至於其主觀原因,最主要的是企業履行主體責任不認真、不負責;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不堅決、不得力的;已經決定的措施不落實,很多停留在會議、文件、文字上,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很多個體私營小企業受利益驅動,基礎工作薄弱,管理混亂。“三違”現象不斷發生,甚至無視國家法律、監管,漠視人命,違法亂紀。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直接掌握決策權的法人代表必須負起責任,嚴格管理企業安全。

壹、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依法經營的重要體現。

《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企業必須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組織,其根本職能是通過正常有序的生產經營活動獲取利潤、生存和發展。在安全生產方面,國家主要通過立法、制定標準、實施監管來引導和規範企業的行為。但無論是政府的管理幫助,還是社會的監督參與,只有通過企業自身的內在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無數事實證明,依法經營是企業的重要體現,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自身的第壹需要,是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是企業不可推卸的主體責任。

第二,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是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人是最寶貴的社會資源。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為本。科學發展首先強調安全發展,和諧社會首先強調關註生命。為了建立壹個和諧的社會,我們必須首先確保每個老百姓和每個工人的安全。安全生產是企業特別是企業負責人的重要職責。要努力增強全體員工安全生產的自律意識,提高安全素質,讓員工真正樹立安全就是財富、安全就是幸福的觀點,從而形成人人關心安全、事事註重安全、齊心協力確保安全的氛圍,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他人”。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自覺堅持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第壹位,講科學不蠻幹,講理智不僥幸,在資金安排、時間安排、精力安排、人員安排上把安全放在首位。第二,主動從事故中吸取教訓,積極尋求政府和社會的幫助。在具體措施上,壹切體現保護者、激勵者、管理者的原則,讓企業中的每壹個人都成為安全生產的維護者和促進者。第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企業的安全狀況會因人、設備、設施、環境等生產經營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所以安全生產要常抓不懈,與時俱進。思想意識警鐘長鳴,制度保障嚴密有效,技術支撐有力,監督檢查嚴格細致,事故處理嚴肅認真。真正把握住思路,腳踏實地。

第三,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是企業家的神聖責任。

責任落實是安全生產的靈魂。科技手段再高明,投入再多,也沒人負責。靈魂是壹個人的責任感。直接掌握生產經營決策權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壹責任人。必須堅決糾正忽視安全、放松管理的錯誤傾向,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要依法依規加強企業安全管理,保障和加大安全投入,不斷改善企業基礎條件和安全條件,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自覺接受政府依法監管,

行業部門的有效指導和社會的廣泛監督保證了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

第四,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需求。

大量事實表明,壹些企業基礎管理薄弱甚至混亂。要尋求治本之策,必須重視企業基礎工作,打好基層基礎,這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在需求。具體來說,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壹是要依法經營。《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保障安全生產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首先,要求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二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企業實際,做好安全生產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工作。三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各級管理人員、職能部門、技術人員和崗位操作人員要根據各自的任務和崗位特點,確定自己在安全生產中的工作和職責,並與獎懲制度掛鉤。四要改善安全生產條件。企業必須具備保障安全生產的物質技術條件,作業場所、生產經營設施、設備、器材和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安全生產標準的要求。必須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彌補安全欠賬。同時,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用科技支撐安全生產。完善安全生產技術規範和質量工作標準,加強安全技術人員培訓和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

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靠企業自覺努力;二是依靠政府的強力監管,三是依靠輿論的監督,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達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目的。

  • 上一篇:農村養老保險最新政策
  • 下一篇:文言清人自傳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