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曹操是忠臣,平定亂世,但他的兒子毀了他的名聲;有人說曹操是漢奸,不稱帝只是因為不需要,留給兒子。
那麽,曹操到底是忠臣還是漢奸呢?
且不說我們後人怎麽評價,曹操還沒出名的時候,就有人評價了。
當時流行東漢默默無聞的人找有實力的人評論自己,可以增加知名度。在曹操的青年時代,最著名的評論家是徐紹。
曹操為了出名,帶著禮物去找許紹評自己。但許邵看不起曹操,所以拒絕置評。曹操為了出名,在沒人的時候威脅許紹。沒辦法,許紹給了個評論。
但這個評論有問題,因為兩部正史對這句話的記載截然相反。
據《後漢書》記載,徐紹對曹操的評價是:“君清平奸臣,亂世英雄。”
《三國誌》記載了我們經常聽到的:“子可治天下,亂世漢奸。”
當然,許紹也不壹定總是對的。但是,最後事實證明,第二種說法還是挺對的。
得到評論後,曹操開始了他的事業。當初曹操的官名是洛陽北尉,用易中天老師的話說就是“相當於副縣級公安局長”。在北京管理治安,會遇到壹個問題:不知道哪個違法的人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還是他的親戚。
曹操剛上任沒幾天,就遇到了這樣的事。皇帝最寵愛的太監簡碩的叔叔犯了罪。應該怎麽處罰他?曹操當機立斷:秉公執法!最後,他用五色棍活活打死了簡碩的叔叔。
這件事看似只是曹操敢於挑戰權貴的表現,其實不然。曹操敢做還有壹個原因:他的祖父曹騰也是壹個有權有勢的宦官,父親曹嵩在第三位。他不怕劍朔的報復。當然,曹操這樣做,還是有秉公執法的壹面。
從這裏看,曹操還是壹個有能力的大臣。
但是,後來,曹操變了。
獻帝之初,大家都以為他是忠臣。直到後來曹操北戰,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在為漢朝征伐。但是,有壹點很值得懷疑。
獻帝本人非常好學。他對文學和醫學非常感興趣,他也非常熱衷於治理世界。但他壹生都被權臣把持,沒有機會管理天下。
曾經有壹個叫趙彥的人給狄鹹講了天下大勢和治國方略,但是被曹操發現了。曹操很不爽,就殺了趙彥。
試想,如果曹操真是忠臣,他應該提拔趙彥,或者至少安排趙彥為自己效力。為什麽要殺他?而且,協助政府的方式有很多。皇帝有必要什麽都不做才是好臣子嗎?
史書還記載,自從狄鹹到了許都,每天只是白白地坐在龍椅上,什麽事也沒有,而身邊的士兵都是曹操的親信。請問這是壹個忠臣應該做的嗎?
曹操殺了趙炎之後,漢獻帝終於忍不住了。他找到曹操說:“如果妳願意幫我,我會好好待妳;如果妳不想幫我,請放我走!”
這是和曹操攤牌,雖然是討論,但是皇帝說這句話,明顯是在諷刺曹操。曹操嚇得汗流浹背。他立刻跪下磕頭,過了好久才出來。出宮時,曹操還在東張西望,精神高度緊張,生怕漢獻帝給他安排埋伏。後來有好壹陣子,曹操都不敢來朝廷。
曹操為什麽害怕?因為他心裏有鬼!
所以後來有人勸他的時候,曹操說:“如果命運屬於我,我就是周文王。”第壹,曹操覺得自己大權在握,有金銀,有美女,有地位,不需要皇帝的名號;其次,他和士人集團其實是對立的,如果他篡權,壹定會招致士人集團的反擊。因此,曹丕在登基前選擇了與士人妥協,設立九品官法,以保護士人的利益。這三年來,劉備和孫權相安無事,天下不統壹。曹操覺得這些比稱帝更重要。
所以曹操不是不忠,而是不想當皇帝。
當然,盡管身為漢奸,曹操的個人魅力還是很足的,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曹操的。不知道妳對曹操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