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求中國和南非的歷史相似性(* * *相似性)?

求中國和南非的歷史相似性(* * *相似性)?

和中國類似的國家是南非。

來源:朱開勇日誌

稱贊中國改革的人認為中國改革“無與倫比”,批評中國改革的人有很多比較。比如,有人認為中國改革會陷入“拉丁美化困境”。但前段時間,拉美所副所長撰文稱,中國的“拉丁美化”是壹個偽問題。所謂“拉丁美化”,指的是新自由主義,對資本有利,對勞動無益。然而,在拉美投資的中國企業卻發現了相反的現象。拉美的勞動力很兇。中資企業連續七年走向拉美。中國報紙的頭條說中資公司“掉進了工會的陷阱”,陷入了“血腥的黃昏”。我常說,中國資本走向海外,才會知道什麽叫“我們工人有實力”。

中國的改革與拉美不同。比如,人們常說拉丁美洲有貧民窟,恰恰是中國最不“拉丁美洲”:中國總是把窮人趕出城市,這是拉丁美洲絕對沒有的。我覺得世界上有壹個國家的制度和中國類似,那就是南非。

改革30年來,我們的經濟在亞洲發展最快,而南非的經濟也在很長壹段時間(正好30年左右)是非洲發展最快的,壹戰時制造業不發達;但在民主化前夕,南非成為非洲唯壹的工業化國家。

南非的經濟騰飛與人權低下有關。南非由白人統治,但南非的白人大多是布爾人,自稱是非洲土著,以反殖民主義為榮。他們對黑人是最壞的。國際社會批評他們。他們認為自己擁有民族自治的合法性。他們對黑人的壓迫是內政,是對國際幹預的反抗。當時南非主要是國有經濟,不可能有什麽經濟奇跡。然而,南非在政治上被布爾人控制,在經濟上被講英語的白人控制。作為英聯邦的壹員,它搭上了全球化的班車,成功地融入了國際市場。它極具競爭力,其競爭力來自於其較低的人權優勢。它形成了壹個有利於投資的環境,對黑人的做法最為苛刻。

中國的市場競爭力來自於中國的低自由、低福利、低人權。中國不搞全球化,就相當於朝鮮,不可能有奇跡;如果不是人權低,就相當於現在的東歐國家,也不會有多大奇跡——全球化和人權低加起來就是奇跡。中國經濟奇跡的終極因素是兩件事:圈地運動和農民工。沒有這兩樣東西,就無法想象爆炸式的城市化和世界工廠的地位。

1911年前,南非對黑人勞動力實行苦役,1911年後,變成了打工掙錢。他們可以在城市流動和工作,但絕不允許在城市定居,實行排斥黑人的“白人城市化”。大城市裏沒有黑人的貧民窟。在種族隔離時代,城市很美,治安也不錯,比歐洲還好。以前紐約沒有哈萊姆這樣的地方,但現在南非城市治安之差舉世聞名。

南非黑人在城市工作,黑人家庭被安置在城外孤立的貧民窟;中國也差不多,允許農民進城打工,但是農民不能在城市落戶。中國的解決辦法主要是把他們安置在單身宿舍。

此舉產生了身份證制度——南非叫通行證,中國叫暫住證。兩個國家的景觀是壹樣的,就是大量的城管在街上巡邏,沒有暫住證的人都可以被帶走。在南非,1984,16萬黑人因為沒有通行證被帶走;廣東的人口是南非的兩倍,但在2000年,因不能出示暫住證而被捕的農民人數是南非的3.5倍。

南非與中國的另壹個相似之處是其土地制度。南非完全自治後,1930年有壹場土地政策大辯論。英國白人主張土地私有制,但這意味著黑人可以自由買賣土地和在城市建造房屋。占統治地位的布爾白人絕對禁止,所以實行布爾人的土地制度,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突出國家的征收征用。這大大改善了南非的基礎設施,使南非壹度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南非的車不多,但是路特別好,因為它可以隨意征用土地。有了這個制度,黑人在城裏既不能買房,也不能買地,國家很容易把他們趕走。

南非在征地制度和黑人勞動力方面有優勢,但這種優勢沒有市場經濟是無法體現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都成為南非吸引資本和出口產品的重要條件。南非的制造業世界聞名。

但是當黑工到了第二代,如果妳不讓他們在城市定居,就會帶來問題。於是國家投巨資在農村建黑人住宅,有漂亮的公共建築和大學。它還實行所謂的“工業分散化”政策,通過財政支持鼓勵在“黑人家園”附近建立新的工業用地,以促使黑人“遠離家園”,主要目的是阻止黑人進入城市。這項政策的結果很不令人滿意。形象工程耗資巨大但效果不佳,直到三十多歲也沒有達到讓黑人離開城市回到“黑人家園”的目的。

...

  • 上一篇:契訶夫《變色龍》全文
  • 下一篇:淺析人防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