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禁想起了“奶粉門”!很難想象,連發黴的土豆都敢用來炒菜,端給學生。那麽,食堂提供的其他食品有多安全呢?可以假設,如果衛生部門沒有及時對學校衛生進行專項檢查,那麽學生們可能會像三鹿事件中的嬰兒壹樣從夢中驚醒,直到生病吃藥——原來食堂吃的東西有毒!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黑心食堂”無視學生的人身安全,安全重於泰山。除了依法罰款外,衛生部門還應責令整改,撤換食堂失職人員,以儆效尤。希望這個警鐘能讓人“聽其言,觀其行”。
2.在年末的最後壹天,國家審計署發布了壹份最新的審計報告。該報道揭露了四川5.12地震救災資金的濫用。據通報,截至2008年6月底,審計署共收到群眾舉報1962件,其中線索明確的176件,已由審計機關批準核查的168件,移送地方政府處理的8件。
由於新年假期,這份發布在審計署網站上的報告沒有引起內地媒體的關註,但也沒有逃過香港媒體的關註。港媒稱,2008年8月4日至6月底10,審計署在5.12大地震審計中發現6大問題,向紀檢、監察、司法部門移送案件146件,涉及162人。
3.近日,有報道稱,壹名12歲的男孩爬上樓頂欲跳樓,原因是他的母親要他停止玩耍,去上補習班,從而威脅他的母親。相信很多人看完都會感到緊張和心痛。
生活中,經常聽到壹句耳熟能詳的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渴望看到自己的孩子人生成功,女兒人生成功,這讓他們暗中較勁。怕孩子掉隊,經常讓孩子在這個班或者那個班早學。如果孩子放學後不參加培訓班,家長會認為孩子是在“浪費時間”。導致很多孩子整天忙於學習,迷茫,幾乎沒有時間玩耍,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
其實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大人不要強行扭曲。如果家長總是把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不僅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還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非常低。更重要的是,過多過早地開發孩子的智力,會讓他們失去作為孩子的童心和天性,對孩子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產生負面影響,也會扼殺孩子的獨立精神和創造力,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正如英國心理學家拉裏近日指出的那樣,對於孩子來說,“浪費時間”是壹種休息和能量儲備,適度地讓孩子“浪費時間”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4.近日,粵東某媒體報道,幼兒園的孩子在小學壹、二年級學習作業。按照老師的說法,這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完成小學作業。看了報道,作者心裏真的不是滋味。在這裏,我想借助媒體說說我孩子的情況。
我家孩子剛上小學壹年級,成績尚可。但最近幾節課,我總是精神恍惚,作業也很馬虎。打開他的作業本真的很亂,我狠狠訓斥了他壹頓。孩子含著眼淚告訴我,不是因為他不想做好作業,而是因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班上大部分同學作業都很馬虎。每天中午,他在學校做作業要花壹個多小時,晚上回家也要花壹個多小時。他還告訴我,這個周日的作業要做十幾頁,每頁都要抄兩三遍,忙得我每天都沒時間看壹些課外書。
坦白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可憐。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每個周末,他們除了應付繁重的作業,還要參加各種技能知識培訓。孩子有快樂的童年嗎?是誰剝奪了他們快樂的童年?
5.關註教師的“道德地位”
在教師節,我們多次呼籲提高教師的地位。尊師重教與教師的社會地位有關,提高教師待遇與教師的經濟地位有關。現在終於關註到教師的道德狀況了。
毫無疑問,教師不僅要占據較好的社會和經濟地位,還要有較高的道德地位。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就壹定是高尚道德的化身,但教師至少應該是公民道德的踐行者和高尚人格的真誠傳播者。師德水平決定著下壹代公民的素質水平。傳道授業解惑,這是職業精神;為人師表,就是做壹個有修養、有道德、有正義、有操守的踐行者,這是教師職業素養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