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求物流管理畢業論文

求物流管理畢業論文

社會化物流體系的建立將使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進入壹個新的歷史時期。目前,我國社會化物流體系建設條件基本成熟,基礎設施初具規模,規範物流業發展的各種規章制度相繼出臺。如何構建“大流通、大物流、大市場”的社會化物流體系,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物流系統框架實施步驟

現代物流業是壹個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被譽為繼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之後的“第三利潤”。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物流業發展條件的成熟,我國社會化物流體系的建立將迫在眉睫。社會化物流體系的建立,將實現大流通、大物流、大市場的格局,從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實現快速反應,打破地區封鎖和地方保護主義,形成全國物流壹盤棋,同時與國際接軌,從而在全球經濟壹體化進程中占有壹席之地。

社會化物流體系的構建條件分析

經濟的發展決定了物流的地位。

根據數據分析,80年代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個百分點,會導致貨物周轉量增長0.995個百分點,90年代平均彈性系數為0.981,說明在工業化完成之前,物流需求幾乎與經濟增長同步。中國的GDP在逐年增加,現在已經是世界第四了。由此可見,物流業在中國的地位不可低估。

跨國企業的進入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

據統計,80%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基本確定。外資企業的進入,壹方面帶來了現代物流的理念和先進的運營模式,另壹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國能夠以現代物流體系作為其跨國生產經營的服務保障。跨國公司的基本做法通常是采用物流外包和物流整合的做法,這是

這對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提出了艱巨的任務。

中國的物流市場利潤巨大。

隨著競爭的加劇,人工和人工材料的成本壓縮趨於飽和後,成本控制將轉向“第三利潤”的物流領域。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目前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16.9%,而歐美國家物流成本僅占GDP的10%左右。可見中國的物流成本遠高於歐美先進國家。以2005年GDP(182321億元)計算,物流成本每降低壹個百分點,我國將獲得1823億元的凈利潤,可見我國物流成本降低的空間很大,物流利潤的潛力很大。巨大的物流利潤空間促使中國建立高效適用的社會化物流體系。

我國物流法律法規建設已經全面展開

2001年3月,六部委發布《關於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幹意見》後,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比如《關於促進交通運輸企業綜合物流發展的若幹意見》、《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管理條例》、《外商投資國際貨運代理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中國民用航空國際運輸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試點物流企業稅收政策的通知》、《國務院關於促進流通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等。2005年,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隨著各項政策的出臺和各級政府的支持,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已經進入良性循環階段。

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

據交通部最新統計,到2005年底,中國公路總裏程將超過654.38+0.9萬公裏,高速公路將接近4萬公裏。“十五”期間,中國高速公路裏程躍居世界第二,新增高速公路2.4萬公裏。貫通東西、直通南北的中國快速公路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全國共有***141個民用機場,年貨物周轉量565438+6億噸公裏,定期航班達到1176個。其中國內航線1015,城市130,國際航線161,國家33個,城市66個。空運能力顯著增強。中國沿海和內河有33450個生產性泊位和822個深水泊位。集裝箱吞吐能力超過2700萬標箱,貨物吞吐量26.8億噸。超過65438億噸的港口有7個。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構建我國社會化物流體系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我們有必要建立壹個貨物流動順暢、方便及時、經濟合理、顧客滿意的物流系統。

社會化物流系統的框架構建

因為現代物流的效益根源於整合,而物流的整合依賴於市場需求,尤其是制造業和商業企業自身的產業整合過程,這種整合過程壹方面表現為橫向的鏈式化,另壹方面表現為縱向供應鏈關系的形成。物流工商企業是主體

首先,工商企業作為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者,必須增強現代物流意識,認識到物流與現代企業的整體工作息息相關。做好企業物流,優化供應鏈,不僅可以節約資金,增加支出,還可以節約資金,降低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從現代物流概念在中國的引入到今天物流行業的運作,已經過去了20多年。各項基礎設施、法律法規初見成效,幾年來積累了實際操作經驗。因此,可以說工商企業對通過物流外包提高企業效率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時對物流所能創造的價值有了進壹步的認識。為了與全球經濟接軌,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工商企業有必要使用專業的物流服務。個性化物流服務促進物流系統的形成

工商企業對物流的需求千變萬化,有的企業采用零庫存生產,這就要求物流企業提供及時配送和快速物流;有的企業采用直銷模式,需要物流企業和生產企業緊密合作,采用供應鏈物流;作為商業企業,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需要配送物流。總之,企業的需求不同,物流服務提供的服務也應該不同。因此,在物流系統中,物流企業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專營單項物流,也可以專營綜合物流服務;可以只從事物流的某壹部分,比如運輸、倉儲,也可以從事綜合物流,整合物流業務的所有功能,為工商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運輸、倉儲配送、貨代、專業物流等企業作為物流服務的提供者,必須突破傳統的經營理念和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客戶滿意為目標,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現代物流服務。物流服務的方式、範圍、品種、對象可以多種多樣,各有特色,不能強求壹種模式。企業不僅應該是競爭關系,而且應該是

這種合作關系,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是現代物流的結果。

行政部門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作為壹個城市、壹個地區、壹個國家,促進經濟發展是各級政府的首要任務。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由於物流業的發展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物流業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應采取壹些政策,包括制定產業政策予以鼓勵;制定本地區物流規劃,啟動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物流企業穩步健康發展,是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再比如,電子通關的建設將加快物流運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稅務機關制定相關稅法,對於物流業的發展和扶持不可小覷。

總之,社會化物流體系的建設是壹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系統中,所有部門和行業都應該協調運作,提供良好的服務,努力減少整個社會系統的運作。

  • 上一篇:邪惡咒語
  • 下一篇:如何寫好壹份公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