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天培(1781-1841),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晚清愛國名將。他出身軍旅,但很註重寫作。他曾說:“我學不了辭賦,可以封我的印,通知我。有用的時候,我就去學寫作。”道光二十壹年(18465438+2月26日)二月六日,英軍對虎門炮臺發起大規模進攻,守軍不過數百人。關天培在孤軍奮戰的絕境中,決心堅守陣地,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給了戰士們,鼓勵他們英勇殺敵。他和遊擊隊麥·張婷日夜兼程。敵人占領榮、永安等要塞後,集中兵力進攻靖遠、威遠要塞。從上午十點到晚上七點,關天培親自打炮,與敵人激戰十個小時。敵人從炮臺後面進攻,關天培被打得遍體鱗傷。他持刀搏鬥,最後壯烈犧牲。遊擊隊麥·張婷和他的幾十名士兵也英勇犧牲。關天培墓建在城東鄉南窯九村,流水潺潺,旁邊松柏參天。與管中閔寺壹起成為淮安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左(1812 165438+10月10-1885年9月5日),漢族,湖南湘陰人,湖南農民,清朝大臣,湘軍著名將領。他壹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平定陜甘、光復新疆等重大歷史事件。左年輕時曾多次嘗試。相反,他關註農業,閱讀大量書籍,研究地理和兵法。後來成為晚清名臣、東葛大學士官、軍機大臣、二等侯爵。他壹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平定陜甘、光復新疆等重大歷史事件。早年就讀於長沙嶽麓書院。
1.1832年入兩江總督陶澍門下,迎娶陶公婆。
6.自1851起,先後入湖南巡撫張、羅,謀劃平定太平軍。
3.1857年晉升兵部。1862由曾國藩推薦,由太常清升任浙江巡撫。
13.1876年,六萬湖湘子弟從蘭州出發,壹年後,新疆全境收復。
左因收復新疆的豐功偉績而名垂青史。
魏源(1794 ~ 1857)以文字深刻著稱。著名學者,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魏源的作品有:《顧維堂詩集與詩集》、《舒谷維》、《詩品》、《拉姆》、《曾子》、《子思子》、《薛》等。20世紀80年代末,他的詩被編輯成《魏源集》。
鹹豐三月初壹(1857三月二十六日)死於杭州東園僧院。63歲時。葬於杭州南坪山方家峪。
孫中山(1866.11.12 ~ 1925 . 3 . 12),原名孫文,名德明,易縣人。流亡日本時改名中山喬,故後人稱“中山先生”,後這壹稱謂逐漸演變為孫中山,廣東省象山縣(今中山市)人。他是中國近代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和中國國民黨總理。他是中華民國第壹任臨時總統,被尊為國父,而他的妻子宋慶齡女士被尊為國母。他是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先是全面反封建的大旗,即“從* * *開始,結束帝制”。孫中山關於國家統壹的思想,對於* *產黨和國民黨來說,應該是* * *知識。孫中山先生在中國采取了支持* * *產黨的政策,其遺孀宋慶齡女士以實際行動表示支持* * *產黨,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中國主流輿論中,他是享有很高聲譽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家之壹。
幼名項帝,學名文,名由日新改為逸仙。在日本居住時,改名中山喬,故名“中山”。1866 165438+10月12出生於廣東省象山縣翠亨村壹個農民家庭,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他去檀香山建立了鐘惺協會,並發誓要推翻清朝。1905年,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在日本成立中華同盟會,升任宰相。辛亥革命後,1911被17省代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 65438+10月26日,孫中山入住協和醫院。此時,他已經無法進食。當天下午,外科醫生、協和醫院代理院長劉瑞恒為他做了剖腹手術,被確診為癌癥晚期。17年2月發了病危通知,終於在12年3月靈魂回天。目前,協和醫院還保存著壹份13頁的報告,英文編號為9954,上面有“孫逸仙”的名字,還有幾張器官標本的照片。長期以來,人們壹直認為孫中山死於肝癌。孫中山先生不是死於肝癌,而是原發性膽管腺癌轉移到肝臟。原北京協和醫院病案室主任馬家潤在1925 6月26日找到了孫先生的病歷,證明原發病確實是膽管腺癌。直到1999年,海峽兩岸學者交流關於孫中山的故事時,協和醫院的醫生才出示了這份報告,揭示了孫中山死於膽囊癌的真相。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字淩,後改名復,漢族,福建官員。他是晚清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是近代中國。1854 65438+10月8日(鹹豐三年十二月十日)嚴復出生於福州南臺壹個中醫世家。
1866年(同治五年),嚴復的父親因病去世,輟學,於是嚴復放棄了走科舉的“正道”。
1867(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學堂學車,改名光宗。
1871年(同治十年)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是該校第壹屆畢業生。他在建偉和吳恙兩艘船上實習了五年。
1872(同治十壹年)取得選道士資格,改名福。
1877年3月(光緒三年二月),赴英國學習海軍,與英國公使郭嵩燾結下了難忘的友誼。
1879年6月(光緒五年五月)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格林威治)。回國後被聘為福州船政學校課後教師。
65438年至0880年(光緒六年),赴天津任北洋水師學堂總師。
1889年(光緒十五年),報捐同知銜,由提督遴選,送北洋水師學堂籌辦。
1890年(光緒十六年)升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但由於與李鴻章意見不合,他有意退出海軍領域,另謀發展。
1895年(光緒二十壹年),甲午中日甲午戰爭後,發表《論世界變革之迫切性》、《論原力》、《論朝鮮復辟》、《論天津救國之果斷》等文章,主張變法,武裝抵抗外侮。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他創辦了俄國圖書館,這是中國最早的俄國學校。幫助張元濟在京創辦普通藝術學校;9月24日,捐款100元支持梁啟超、王創辦的《泰晤士報》。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王修智、夏曾佑等人在天津創辦《國民報》和《國民報匯編》,宣傳變法。進化論連續發表在全國性的新聞報紙上。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光緒皇帝命嚴復來北京見他,說明他的變法主張。換捐款,互相認識;寫“光緒皇帝的舒”。
9月,郭因報道1898年政變細節而被清政府勒令停刊。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爆發,嚴復離開天津,避難上海。參加唐發起的“中國議會”,當選為副總統;建立名社,講名學。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開平礦務局總經理張繼邀其到天津開平礦務局工作,後擔任該局總經理。
1902(光緒二十八年)赴京,任史靜大學堂附屬翻譯局總經理。
1904年(光緒三十年),辭去史靜大學堂附屬翻譯局總經理壹職,回到上海。
1904年冬天,開平礦務局發生了壹場官司,他被邀請到英國倫敦談判。
1905年(光緒三十壹年),孫中山從美國抵達英國,專程拜訪嚴復。他們談了很久。
回到上海,幫助馬創辦復旦公學。
1906(光緒三十二年),復旦公學校長,該校第二任校長。
他被安徽巡撫恩明聘為安慶安徽師範學校督學。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恩明被刺,嚴復離開安徽師範學校。
1908(光緒三十四年)任北京術語學會總編輯。
1909年5月(宣彤元年四月)任憲法編纂調查館二級顧問,福建省顧問。
1910 10 17(宣彤元年十二月七日)清廷賜文科狀元背景。
1910(宣彤二年),海軍部被授予解都統銜,後擔任高級顧問委員會委員。
1912史靜大學堂更名為北大學堂,並被任命為首任校長;165438+10月辭去校長職務。
1913總統府外交法律顧問。發起組織孔子堂,任為教主。
1914 65438+10月26日晉升為條約大會會員;後來被任命為元老院參事,參與政治。憲法起草人。
1965438+2005年5月,嚴復被袁世凱聘為憲法起草人。
8月23日,籌備委員會宣布成立,嚴復將其列為籌備委員會發起人,支持袁世凱復辟帝制。
1916袁世凱死後,國會要求懲辦罪魁禍首和籌備委員會六君子,嚴復在天津避禍。
1917表示同情張勛恢復。
1919五四運動認為支持學生運動的蔡元培對時事無知。
1920,長期治療哮喘痊愈回福州。
1921年10於10月27日在福州朗關巷逝世,享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