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讓人們遵守法律的論據

讓人們遵守法律的論據

"1.法律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是保證國家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關鍵!

2.法律為行政和道德手段難以解決的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提供了合理、有效、安全的解決方案,因此法律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主要力量。

3.法律是道德、文化、教育建設的有力保障,道德規範也應得到法律的保障。法律是道德的權力支柱,維護社會穩定主要依靠法律。

4.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誌的統壹,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和標誌。

5.* * *通知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對方辯方朋友不知道嗎?

6.法律不僅調節個體行為,還具有調節整體社會關系(如階級關系)的功能。法律是實現國家職能、構建社會穩定的最重要、最經常、最不可或缺的手段,與道德相比,法律必然起主導作用!

7.在階級鬥爭、道德價值體系對立、國家和法律需要的社會歷史階段,法律能不占優勢嗎?

8.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指出,要高度重視道德建設對法治的依賴和法治對道德建設的決定性作用!

9.法律采取其他方法無法替代的教育手段,讓犯罪分子在認罪服法的同時,深刻反思,洗心革面,懸崖勒馬,革故鼎新。

10.法律具有明確性、確定性和普遍性的特點,使全社會成員通過法律清楚地知道國家提倡和保護什麽,反對和禁止什麽,從而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繁榮。11.建國以來,有壹段時期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和作用被忽視甚至否定,未能預防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發生。有了這麽生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其他辯手還沒有向馬學習嗎?這讓我深感抱歉!

12.在市場經濟的利益和欲望的驅動下,人們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很容易脫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對方辯手竟然對道德情有獨鐘,是不是很可笑?

13.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壹段話:“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冒險;利潤100%,妳願意冒坐牢的風險;有200%的利潤,我願意冒斷頭的風險。”中國也有壹句話叫“人就是迷戀金錢”,這種情況在利益分配市場化的今天也不例外。這是商品社會異化帶來的,不是思想道德教育能改變的!

14.壹項調查顯示,人們的道德認知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卻存在著高認知、低行動、高期待、低參與,足以說明道德這個理想化的東西太不切實際了。

15.道德是壹種極高的“聖人”標準,缺乏社會大多數人遵循的標準。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這種純粹的道德標準往往因為缺乏對權利的關註而被大多數人所回避。所以不能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

16.在此奉勸對方辯手,學習民法精神,兼顧義利,走出傳統的道德主義(nao)。

17.在這裏,我想提醒我的對手,法律服務的範圍是社會秩序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2.法律具有國家的強制力,有利於約束人們的行為。3.道德的作用僅限於教育人,而法律具有懲罰、保護和預防三大特性。

18.我們不否認道德是法律的基礎,但是對於壹個高質量的建築,人們會選擇地基或者地基上面的漂亮樓層。有形無形的意義顯而易見!

如果這個問題讓對方辯手更加迷茫,陷入了死胡同,那麽我想再打個比方。是貓的畫像對老鼠威脅更大還是實際抓老鼠的貓威脅更大?同樣,無形的和主觀的道德與現實的法律,哪壹個在壓制社會動蕩方面更有力量?我想另壹個辯手和這裏的每個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對比,對嗎?

今年6月65438+10月11,臺州發生壹起公民哄搶50萬現金的大案。案發後,公安部門試圖憑借自身的道德讓搶劫者悔悟。結果被盜的錢沒人還。不得已,公安部門只能用法律手段強制查處,才追回31.73萬元現金。另壹位辯手也看到,面對這樣的社會問題,道德根本不起作用,更不用說保持社會穩定。顯然,法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矛盾。

  • 上一篇:求壹篇政治論文(2000字)
  • 下一篇:日本政府官方網站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