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認證機構專業化管理探索(二)

認證機構專業化管理探索(二)

壹個國際化經營或打算國際化經營的認證機構,在做整體規劃時,必須考慮國外法律法規、文化、語言的差異。管理層和審計人員本地化是目前比較成功的嘗試。

第二,業務前評估和培訓

目前,我國認證機構普遍將國家審核員註冊機構的審核員註冊資格作為選聘審核員的主要條件之壹,再根據機構自身的需要附加壹些特殊要求。即國家人事註冊機構(CNAT -中國認證人員和中國培訓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從學歷、培訓經歷、工作經歷、審計經歷和技能等方面對申請成為審計人員的人員進行評估,做出考核。通過考核後成為全國註冊審計師(在中國,其他類型的認證人員尚未實行全國統壹註冊制度)。根據機構的需要,認證機構會附加壹些更嚴格的要求,來評估、選擇和聘用其需要的審核員。對於其他認證人員,認證機構應當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認可準則的前提下,制定適合自身需要的評價方法和選擇準則。

壹旦審核員(和其他認證人員)被認證機構聘用,他們必須按照認證機構的程序開展工作。因此,認證機構必須對其員工進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則、自身手冊和程序性文件的培訓,以確保這些人員理解並遵守,並要求其遵守職業道德,簽署保密和公平聲明等相關文件。如何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公證性,不是本文的內容。有興趣的同誌可以查閱相關國際文獻。)

“人盡其才”的原則同樣適用於認證機構的人事管理。這裏涉及到兩個方面:壹是要識別每個人有什麽樣的“天賦”和“能力”,也就是評價過程;那麽如何讓這些人的“天賦”得到充分發揮,這就涉及到調度的合理性。

審計人員的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個人素質和運用知識技能的能力(ISO 19011:2002)。個人素質是指壹個人經過長期的學習、訓練和自我提高而獲得的壹種綜合性的精神和行為特征,並不僅僅針對個人目前所從事的具體工作。對於壹個具體的人來說,他的個人素質在壹定時期內是穩定的,不斷變化的,就像古語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知識技能應用能力主要是指在特定領域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的理解、掌握和處理事務的能力,具有針對性。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和鍛煉獲得的,受外界條件影響很大。壹旦脫離了具體的專業領域,就很難體現出這種能力。比如a認證人員對紡織行業非常了解,熟悉紡織行業的產品標準、檢驗測試方法、工藝特點、設備管理等。壹旦涉及到電子行業、餐飲行業、冶煉行業、軟件行業等。,很多原來的專業能力不適用,需要重新培訓學習。考試質量工程師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認證人員職業能力的評價是目前困擾國際國內各認證機構的難題。準則62和IAF的應用指南要求“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組應對其審核的專業範圍和行業領域有壹定的了解,並具備相應的背景知識”(G.2.2.8),要求“審核員的專業狀況應記錄在審核員記錄中”(2.2.5),但未明確如何評價專業能力。為適應我國認證行業的發展,CNAB在《認證機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業務範圍專業能力管理實施指南》(CNAB-Ag11: 2002)的“5.2.1: 2002”中規定:對於承擔專業審核任務的審核員(專業審核員、

1)具有相應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對於壹般行業,應當具有至少壹年本專業的專業工作經歷,對於特殊行業,應當具有至少三年本專業的專業工作經歷。或者,註:特殊行業是指食品、核工業、制藥、汽車、船舶、建築、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醫療等領域。壹般行業是指除特殊行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2)具有非相應專業學歷,壹般行業具有相應專業三年以上工作經歷或中級技術職稱,特殊行業具有相應專業五年以上工作經歷或高級技術職稱;

3)參加相應的專業培訓(對培訓機構和培訓課程/時間的要求應明確並驗證有效),在有經驗的專業審核員或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參加組織的管理體系專業過程的完整體系審核(初次審核或再評價)至少5次/10個工作日的相應專業的現場審核,3次監督評審可折算為1次的完整度。

上述規定已經比較具體和明確,但在實踐中仍存在壹些問題,如“專業工作經歷”如何界定,不同行業差異較大,需要專業能力鑒定人在評價中綜合考慮。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有這樣的經歷。專業能力的評價不僅要考慮被評價者的學歷和經歷,還要考慮人員的學習能力,不能忽視任何壹個方面。

三。商業評估與評價

在聘請審計師(和/或認證人員)之後,隨著業務的發展,審計師也在發生變化。它的品質會逐漸顯現,表現在行為上,也會發生變化;它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因此,認證機構應繼續對審核員進行評價和考核,並對其做出合理安排,以滿足審核計劃的要求。

目前,在業務中可能對審計師進行評價和考核的項目很多,但行業內還沒有系統的理論,還在探索和完善中。壹般來說,認證機構可以通過分析以下信息來源來評價審核員的素質和能力:審核組長、驗證審核員、受審核方、所在單位的直接領導、認證決定者、面談和評估、投訴和投訴處理。當然,對人員的評價本身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評價找出不足和改進的機會,通過培訓或其他方式提高審核員(認證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以適應認證事業發展的需要,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認證服務。

第四,為認證機構建立知識轉移渠道,促進認證人員的提高。

人的本質是不壹樣的。有的人願意積極學習,不斷提高,有的人只能按照自己所教的知識和技能去工作。眾所周知,我們處在壹個知識爆炸、知識爆炸的時代。如果認證人員不能與時俱進,就不適合認證業務和認證機構的發展。比如壹個軟件行業的專業審核員,三年內如果不能跟蹤學習軟件開發的方向和技術,就會被淘汰;同樣,壹個不了解SARS的審計師和壹個不了解禽流感的審計師也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審計。為了保證審核員的能力不斷提高,知識不斷更新,認證機構應根據其規模的特點建立並實施有效的知識轉移渠道,使其積累的經驗、創造的知識和外界的新變化都能通過這樣的渠道及時轉移到每壹位審核員(和/或認證人員)。

參考文件:

1,胡錦濤同誌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

2.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4.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趙曉光在全國認證認可工作會議上關於頒布實施條例的講話。

5.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張瓊講話:加強依法行政學習,認真落實認證認可條例。

6.ISO/IEC指南62: 1996“實施質量體系認證的認證機構認可的基本要求”

7.ISO/IEC指南66: 1999“認證機構對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認可的基本要求”

8.O 19011:2002質量和環境審核指南。

9.O 17024:2003合格評估員註冊組織的壹般要求。

10,IAF應用指南ISO/IEC指南62: 1996(第二版):2001。

11,IAF應用指南ISO/IEC指南66: 1999(第二版):2002年。

12,AC11附件3認證機構對HACCP質量體系認證認可的基本要求。

13和AC42《認證機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認可基本要求》在職業健康安全認證活動中的應用要求

14和AC51:軟件過程和能力成熟度評估機構認可的基本要求。

15,AC111:認證機構實施QS-9000質量體系認證基本認可要求。

16,AR07:認證機構實施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認可規則。

17,AG 11: 2002認證機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業務範圍專業能力管理實施指南

18,AG22:2003認證機構產品認證業務範圍認可實施指南

19,AG 31: 2002認證機構環境管理體系業務範圍認可實施指南

  • 上一篇:全是動漫詞~
  • 下一篇:如何加強廉政教育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