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條。。。。。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建設,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未經依法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
第四十壹條建設項目中防治汙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汙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
第六十壹條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實際上已經取消了‘未批先建’可以限期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的提法。
第六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壹,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移送公安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壹)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第六十八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下列行為之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主要負責人引咎辭職: (壹)不符合行政許可條件,準予行政許可的;………………………………………………………………………………………………………………………………………………………………………………………………………………………………………………………………………………………………………………………………………………………………………………………………………………………………………………………………………………………… .....(七)環境信息依法應當公開而未公開的”。
近日,根據第五十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汙染物被處以罰款,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繼續處罰”,制定《環境保護連續處罰暫行辦法》等四個配套文件,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該辦法將“未批先建、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並排放汙染物”、“未完成環保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擅自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並排放汙染物”等兩種情形納入可以實施連續按日計罰的八種情形。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第三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進行本法第九條規定範圍內的規劃和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照本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三十壹條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單位未經原審批部門批準或者重新審核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有前兩款所列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建設單位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應該如何備案?第壹條
為了規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
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第二
本辦法適用於依照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
條款應
填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時。
文章
填寫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
辦理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手續。
第四條
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
等待要求。
建設單位提供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內容的真實性、
準確性和完整性
性負責。
第五條
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記錄表歸檔管理。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
縣級環保部門調整為市級環保部門。
派出分支機構的,由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其下屬分支機構實施備案管理。
第六條
建設項目的建設地點涉及多個縣級行政區域的,建設單位應當將其劃分為
不要向各個工地所在地的縣級環保部門備案。
第七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網上備案。
砂石廠沒有必要在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前開工建設。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2015版):“涉及環境敏感區的6座基準爐及以上”應編制壹份報告表,其余填寫登記表。因為各地出臺的關於餐飲業油煙汙染控制的管理辦法不盡相同,業主要咨詢當地環保部門。
施工單位承擔什麽法律責任施工單位未按合同約定和法律法規進行施工,施工單位違約的,守約方可以依法要求施工單位承擔違約責任。
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壹百零七條當事人壹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壹百零八條當事人壹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不這樣做,貸款會承擔什麽樣的法律責任?按照合同上的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1
房產新政下違約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請具體說明是哪種違約行為。
建設單位未能為建設項目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應承擔什麽法律責任?《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施工單位未提供建設項目安全作業環境和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項目。
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單位是a)建設單位(b)施工單位(c)環境影響評價機構(d)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委托其他咨詢單位(有資質,包括設計單位)編制。
什麽樣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需要公示,原則上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項目。壹般是要舉報的,要看情況。
(壹)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二)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後,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止汙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自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仍未決定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
環境影響評價首次網上公示是否由建設單位或評價單位發布,是規劃、專項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方式之壹。
《環境影響評價法》明確規定了公眾參與。
規劃和專項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由規劃和專項規劃組織實施。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由建設單位負責。
基於此,環評在網上公示,即由責任單位實施。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