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把市場和政府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孤立地看待二者的關系。不能無視市場規律,束縛生產力發展,也不能只講市場忽視政府的管理職能。只有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政府作用,讓市場的“看不見的手”和政府的“看得見的手”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激發經濟活力。

第壹,更加尊重市場規律。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格局已初步建立,壹般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由市場決定,但關鍵要素價格不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今年是中國明確市場化改革方向20周年。20年前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意義重大。目前核心資源、要素、行業領域的改革和進展有限,門檻很高。政府擁有太多的資源,過度參與微觀經濟活動。然而,行政權力過大導致發展的關鍵不是爭奪市場,而是爭取政府控制的資源。

反思什麽是市場經濟,或者說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是什麽?壹般來說,市場經濟是與計劃經濟相對應的概念。它要求把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把法治作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基本保障,強調市場主體壹律平等,倡導誠實信用,鼓勵自由競爭,反對政府過度幹預經濟運行。因此,市場經濟既是自由經濟,也是法制經濟。

由於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要解決危機,首先要打破國有資本在各個領域的壟斷,給予民間資本平等的市場地位,讓民間資本順利進入金融、能源、通信、鐵路運輸、醫療、教育等領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國有資本也應該完全退出競爭性行業或者至少限制在非控股層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借助國家力量在競爭性行業或領域進行不正當競爭,營造充分開放、公平合理的自由競爭市場環境,使民間資本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理性投資,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穩定、有序發展。

因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必須通過立法明確政府的角色和權力邊界,通過政治體制改革把全能政府變成有限政府,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把該由市場調節的還給市場,把該由法律調節的還給法律。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徹底拋棄自己制定經濟增長目標,不顧市場經濟客觀規律,隨意采取調控措施,強行幹預經濟發展的傳統思維和習慣做法,使各方對我國市場經濟環境有壹個明確而穩定的預期。

第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這就要求政府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解決過去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的現象。

應該弱化政府的微觀管理職能,進壹步放權給市場,打造服務型政府。十八大代表、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說:“政府的主要職能是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環境,而不是管制。”高尚全說,凡是市場主體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都應該交給市場主體去做,政府的主要責任是為市場主體創造壹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政府不要再管那些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而主要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為此,要繼續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府和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杜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直接幹預,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市場主體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把正確的政績觀和用人導向規範化、制度化。要按照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壹的要求,繼續推進依法行政;全面建立政府問責制度,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必賠、違法必究。

提高政府宏觀管理的效率,積極發揮政府對市場的引導和調節作用。要創新政府管理方式,進壹步縮小行政審批範圍,簡化和規範行政審批程序,充分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實施行政管理。同時,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聽證、決策失誤責任追究等制度;政務公開,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政府組織結構,探索建立決策審慎、執行快捷、高效負責的行政運行結構和機制。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交通通訊發達、信息傳遞便捷的優勢,精簡管理層級,擴大管理半徑。

第三,更好地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還應註意加強兩者之間的有機協調與合作。既要防止否定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傾向,又要防止只講市場化而忽視政府作用的傾向。經濟發展不是壹成不變的搭配和計劃,還要依靠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市場應該發揮基礎性作用,但同時要培育政府的作用,因為市場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就需要政府為市場提供規則和環境,為市場中的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保護,為轉型期的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引導和促進。所以要解決三個主要問題:壹是市場需求,二是資金供給,三是企業活力。因此,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應重點推進三大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金融改革和為各類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

收入分配改革主要解決的是市場問題,有利於我國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有效擴大內需。目前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不高,極大抑制了居民消費。只有通過初次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步,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如果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巨大的內需潛力得到挖掘,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將能夠獲得基本和堅實的支持。這需要調動市場的作用來提高經濟效率,調動政府的作用來實現社會公平。

金融改革可以大大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化解金融風險。當前,壹方面,大量中小企業“貸款難”,壹些地方高息貸款盛行;另壹方面,居民缺乏有效的投資渠道。在金融改革中,放寬準入,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尤為重要。只有形成功能互補、多層次交易場所和多樣化交易產品的金融市場體系,鼓勵、引導和規範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激發各類金融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利率市場化,才能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形成公平的市場環境,使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更加緊密結合,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營造各類企業平等競爭的環境,可以達到壹石多鳥的效果,既可以解決基礎設施急需的資金問題,又可以發揮民間資本機制的靈活優勢,提高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運營效率,解決壟斷行業收入過高的不公平現象。因此,政府要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受法律保護;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消除有形和無形壁壘,放寬市場準入,規範市場秩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和創新;通過改善市場環境,可以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市場規律需要壹定的條件和環境才能發揮作用。政府應為市場發揮作用創造必要的條件和環境,同時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在經濟社會轉型期,政府也需要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引導和推動。當然,市場經濟中的政府不是萬能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規章制度和復雜的審批程序不僅會彌補市場失靈,還會抑制市場規律和市場機制的正常發揮。因此,政府必須自覺、自覺地界定自身的經濟行為,加快職能轉變,為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 上一篇:壽險的理賠權可以轉讓嗎?請讓知情人提供明確的答案和依據...謝謝妳的幫助。
  • 下一篇:如何看待法律1:如何看待法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