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理解法官職業化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

如何理解法官職業化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

正義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價值目標,法治是人類社會實現正義的最佳方式。法院的超然地位和崇高的司法權威是法治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司法公正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理念。要把司法公正從抽象的理念變成客觀的社會現實,不僅需要公正的司法制度,還需要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因此,建立科學的法官管理制度,正確定位法官的權利、義務、地位和作用,有效管理法官,提高法官素質,是當前司法改革進程中壹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法官職業化順應了現代社會對法官職業化和素質化的要求,成為司法改革的首要問題。法官職業化是指法官專門從事司法審判工作,具有壹定的權威和社會地位。“法官職業化”的表述繼承了“精英法官”在法院的流行表述,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和司法改革的壹種反思性、批判性的轉變,從壹味註重“規則因素”到強調建章立制到“人的因素”。法官職業化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按照首席大法官肖揚院長2002年7月5日在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法官職業化是提高法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將是法院隊伍建設的壹條長期主線。”

第壹,法官職業化的必要性

法官制度改革的復雜性要求改革必須明確總體目標,確立改革中心,有重點地推進。當前,我國法官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應該是建立壹套符合法官職業特點、保障法官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有效機制,造就壹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素質法官隊伍,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法官管理制度改革應著力推進法官職業化。

(壹)法官職業化是法官履行職責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說:“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老板。”法官依法行使審判權,獨立性極其重要。審判是壹種高度個性化的職業活動,法官基於自己對事實和證據的判斷以及對法律的理解,對糾紛做出公正的裁判。因此,法官必須嚴格遵守中立性、被動性、合法性和終局性等職業要求,這些都取決於法官的職業地位。沒有專業的法官,就無法排除復雜的社會利益糾紛中的各種幹擾,也就沒有公正判決的保證。

(B)法官專業化是落實司法獨立原則的必然要求。

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司法獨立與西方國家“三權分立”模式下的司法獨立有本質區別。人民法院在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幹涉。司法獨立分為三個層次:司法獨立、法院獨立和法官獨立。司法獨立是前提,法院獨立是基礎,法官獨立是基礎。沒有法官的職業化和法官的獨立,法院獨立就無法落實到具體的審判中,無法真正發揮其作用,司法獨立也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涉”,這為法官職業化提供了法律依據。

(3)法官職業化是司法工作發展的客觀要求。

為了解決法官素質低、效率低的問題,滿足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和效率日益增長的要求,有必要賦予法官職業地位,因為這些問題與法官職業素養的缺失密切相關。只有法官職業化,才能全面落實法官職責,提升法官審判能力,保證審判質量,提高審判效率。

(四)法官職業化是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發展的新要求。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必須履行承諾,遵守國際公認的規則。法官職業化是當今世界普遍的現代司法原則。聯合國《世界司法獨立宣言》第二條規定:“每壹個法官都應當有根據他對事實的評價和他對法律的理解公正地審判案件的自由,不受任何壹方或任何理由的直接或間接的限制、影響、誘導、施壓、威脅或幹涉。”世貿組織規則也對司法公正、效率、統壹和透明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法官職業化適應了WTO規則對司法獨立和透明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法院必須履行的義務。

  • 上一篇:如何建立績效管理系統
  • 下一篇:6457萬浙江人沸騰了!中央政策“大禮包”公布,到2035年基本實現* * *富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