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1首先,要牢固樹立“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思想
“安全第壹,預防為主”是國家安全生產的工作方針,是長期安全生產經驗的總結,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然而,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把“安全第壹”放在文字和文件中,註重經濟效益和個人得失,而忽視安全生產和事故預防的行為比比皆是。我國近年來發生的多起重特大事故就是典型的教訓。因此,我們必須把“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提高到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深刻認識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穩定,抓安全就是保護生產力,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管理、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徹底改變忽視安全生產、違章魯莽、僥幸心理、撞大運的思想行為。
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每個員工安全生產的基本制度。大量事故表明,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的關鍵在領導,領導掌握著決策權。領導責任制落實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單位的安全。因此,作為領導,首先要把安全工作作為思想上的重中之重,切實履行對國家、對單位、對員工的安全責任。要認識到領導安全意識不足、領導責任不到位是單位最大的隱患。作為單位領導,必須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鐵的心、鐵的腕”帶頭收緊,帶頭落實,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實行安全生產“壹票否決制”,把安全生產與員工年終工資掛鉤,與領導的考核、任免掛鉤。只有這樣,領導才能盡職盡責,嚴把關口,讓每壹個員工堅決不違章冒險,遵章守紀,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將得到保證。
三、加大事故調查處理力度,防止各類事故發生。
安全生產預防工作必須經常化。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搞好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在發揮專門機構作用的同時,積極鼓勵員工幫助查找和發現事故隱患。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檢查是落實責任、規範管理行為、發現事故隱患、促進隱患整改、減少“三違”的有效手段。通過制度化、規範化、專業化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積極有效地消除生產現場各類隱患,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實現超前防控。安全檢查要避免走馬觀花、敷衍塞責和形式主義。我們必須嚴肅認真,把檢查與整改、檢查與問責結合起來。在檢查中積極開展調查研究,針對安全生產的新特點、新問題,重點檢查薄弱環節、關鍵崗位、危險場所和事故多發場所。
提高檢驗質量和效果;要提高隱患整改質量和效率,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不妥協、不推諉,認真整改、及時處理,使各項檢查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四、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全面提高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
培訓教育是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杜絕“三違”的有效途徑。應從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安全法律法規的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掌握、安全防範技能和意識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不能僅僅滿足於會議溝通和文件轉發,也不能以偏概全。以三級安全教育為基礎,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全體職工牢固樹立“人的生命價值高於壹切”和“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觀念,形成人人講安全、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杜絕“三違”,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
五、加大安全生產資金投入。
加大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完善安全生產硬件設施。每年單位都會投入大量資金添置安全設備,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讓安全資金為生產條件的改善和隱患的治理提供重要保障。
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管理?1.認真組織學習,強化安全意識。
區級領導、區級部門領導、街鎮領導、全體公務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要積極自覺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深刻領會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安全工作的題詞精神實質和“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的本質意義。充分認識安全工作是落實安全發展理念,充分認識安全工作是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充分認識安全工作是確保壹方平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人民做好事,造福人民。通過認真學習強化安全意識。進壹步增強責任感的關鍵是抓好落實。通過學習,使其各級幹部都成為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學習的帶頭人和宣傳員,為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安全生產而不懈努力。
二是註重基層管理,確保管理到位。
落實各級文件和會議精神,必須依靠村(居)、社區基層組織和開發區管委會。只有認真貫徹上級文件和會議精神,才能保證從出發點到落腳點全面實現上級文件和會議精神。但就目前安全管理的情況來看,基本上只是在鄉鎮和街道進行了傳達和落實。大多數村(居)和社區幹部根本不了解上級是怎麽抓安全工作的。村(居)社區在安全管理上基本和上級脫節,沒有做到垂直。這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應引起各級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要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在基層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重心下沈。
第三,加強監管,確保責任落實。
安全責任的落實是安全工作的靈魂,是防患於未然的必要條件。要加強安全監管,確保各級、各環節安全責任真正落實。安全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重點是安全管理、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和監管措施,特別是要協助警方。對危險路段、交通事故多發點和路段,要有人定位、有人看守,加強安全監管。區安全生產執法大隊要加大執法力度,重點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管理力度,加大對因安全責任不細化、不落實造成安全事故責任人的處罰力度,推動委托給鄉鎮的執法工作盡快落實,充分發揮街鎮安辦在安全執法中的作用,加強對鄉鎮所屬企業的安全監管, 並不斷敲響安全監管警鐘,確保各級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負責、有人監督。 要充分發揮工會監督、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的作用,督促生產單位負責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依法規範安全生產秩序。只有做好安全工作的綜合監管、行業監管和基層監管,才能保證安全責任的具體落實。
四是狠抓嚴查投資,整改安全隱患。
嚴查整改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發生,是安全工作的目的。政府要加大安全投入,積累安全資金,購置更新重大危險源監控設施設備,用於事故救援,用於節假日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用於全區重大危險源、危險點、危險路段大排查大整治。各行業、各企業要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妥善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切實履行職責,加大安全投入,對安全隱患進行壹次摸底排查,找出安全隱患,落實整改責任人,跟蹤督辦,直至消除安全隱患。對重大安全隱患要舍得花錢,加大投入,整改徹底,做到萬無壹失,確保生產必須安全,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搞好宣傳培訓,鞏固思想防線。
安全宣傳和培訓是鞏固人們思想防線的基本措施。政府應當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要在村(居)、社區、企事業單位的廣大群眾中進行宣傳,做到人人皆知,讓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安全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做好安全宣傳教育的同時,要切實做好各類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從思想上、業務上對高危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嚴格教育和培訓,增強其安全意識,樹立以人為本、惜命如金的理念,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
六、做好演練計劃,做好應急救援。
區政府應責成相關部門及時組織企事業單位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區級安監部門、街道、鄉鎮也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時與企業開展應急救援演練。通過演練,讓企業周圍的人了解和掌握逃生的知識,熟悉逃生的路線、信號和地點。也防止應急救援單位在緊急情況下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以促進預案的有效性,有效實現及時救援、快速救援。
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管理3首先,做好安全工作,要有切實可行的制度作為保障,建立適合自身實際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中的“制度”壹詞可以有兩種含義。更狹義的解釋是,“機構”就是機構;另壹個更寬泛的解釋是,“控制”是壹種機制。制度往往體現在壹些成文的規定或程序中,或者壹些不成文的慣例或被組織普遍接受的工作流程中。機制不僅包括制度的所有內容,還包括保證制度有效實施的所有因素和制度本身的先進性。
而我們要建立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該是機制的意思。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不僅要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工作制度,還要制定保障措施,確保這些安全生產工作制度的落實。制定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使制度得到有效的執行,對我們的工作起到規範、約束和指導的作用,而不是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只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才能規範進行,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如果妳不遵守規則,妳就不可能成為方圓”。
其次,做好安全工作,要重視工會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
壹個單位的安全生產是通過職工的勞動來實現的,職工既是生產實踐的主體,也是事故傷害的對象。因此,強化和規範勞動者的安全意識,提高勞動者的安全防範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安全意識,是單位安全工作的主題,是安全生產的目的,是勞動者安全維權和生命維權的重要工作,是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工會作為職工的群眾組織,要向廣大職工宣傳黨和國家關於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
壹是結合“安全生產”開展宣傳教育。要讓員工吃透精神,通過圖片展、安全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讓每壹位員工都依法知道自己在安全生產中的權利和義務,進壹步強化安全法律知識,統壹安全經營、管理和依法辦事的思想。
二是結合“安全工作重點”開展宣傳教育。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工作重點,開展不同安全主題的安全宣傳活動,配合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印發相關宣傳資料,營造“關愛生命、關註安全”的輿論氛圍,教育廣大職工認識到安全生產的每壹項規章制度都要在工作中牢記和遵守,任何違反都可能付出血的代價。
穩定的安全形勢是單位發展的根本保證,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單位工作的第壹要務,是單位的全面管理。工會應利用自身優勢,為單位安全管理開展更多有益的活動,在安全管理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再次,做好安全工作,需要培養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
在安全工作中,只有強化全體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的不安全行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員工自我安全意識的培養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找好切入點,找到培養員工自我安全意識的好方法。
第壹,培養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需要提煉出壹套具有自身單位特點的核心安全理念。培養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如果只是泛泛而談,不方便記憶,在員工心目中也沒有很深的印象。聽了很多說明,壹個字都沒記住,往往事倍功半。對此,應根據自身員工文化水平和經驗能力的特點,提煉出壹套易於員工理解和記憶,並能被大家接受的核心安全文化理念。通過核心安全理念的培養,以各種形式不斷加強全體員工對核心安全理念的理解,從而達到培養全體員工自我安全意識的目的。
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培養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態度,尤其是
是自我安全意識的培養,是解決思想問題的辦法,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如果今天講這個重要的事,明天講那個重要的事,工人們會無所適從,認為這是活動,是壹陣風。"雨後土地並不潮濕。"特別是在監督檢查方面,更需要持之以恒。今天看不到這種現象,明天就不管了,或者有人管,有人視而不見。這往往會讓員工誤以為不管正常與否,都是在找它的茬,為了達到精細的目標,所以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培養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壹定要高度重視。培養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不是僅靠說服教育就能解決的,也不是靠行政手段就能解決的。它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種形式、各方面的工作來完成。既要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指導,又要有行政處罰作為輔助,二者缺壹不可。所以需要高度關註* * *,需要全局的齊心協力,需要每壹個員工的廣泛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全體員工的自我安全意識,形成壹道堅不可摧的安全生產防線。
第四,做好安全工作,還需要提高勞動者的安全生產意識。
培養員工對安全工作的安全意識是不夠的。還要在培養員工安全意識的基礎上,註重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是安全生產的基礎,是提高安全文化的基礎,是壹項在安全生產中真正能做到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工作,也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如何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壹是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營造“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氛圍,把安全提高到壹個新的高度,通過會議、研討會等形式學習法律法規,張貼安全標語和口號,讓全體員工認識到國家、黨和政府對安全的重視,讓大家認識到安全生產已經上升到法律層面,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是普及安全常識。當勞動者的安全法律意識加強時,迫切需要壹些安全知識。要讓工人知道安全常識,通過張貼安全海報、舉辦講座等方式,教給他們壹些貼近生活的安全常識。因為它簡單,貼近生活,容易被接受,效果好,容易得到勞動者的理解和支持,安全工作就會有壹個良好的基礎,勞動者的安全意識也能大大提高。
三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要從安全教育中經常提到的“三不傷害”說起,這個的內涵就是先保護好自己。每個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安全,歸根結底,就是每個員工都不應該受到傷害。告訴所有員工,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保護每個員工的身心健康。因為關系到自身利益,員工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能達到提高安全意識的目的。
四是利用大家熟悉的生產安全事故案例作為教材。提高安全意識,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非常明顯,因為都是活生生的血的教訓,切忌空談。要以社會影響較大或發生在身邊的生產安全事故為案例,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以防範,做到舉壹反三。要依據法律法規明確劃分事故責任,充分說明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壹定要震撼員工的心靈,真正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是終身的,是家庭的悲劇,是社會穩定的最大敵人。
只有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我們的安全工作才有群眾基礎,我們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順利實施,我們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才能得到保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安全發展、國家富強、人民安全”。
第五,搞好安全生產,也要搞好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管理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到壹個單位的和諧、穩定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壹是堅持“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堅持“安全第壹,以人為本”,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和教育,夯實安全生產日常基礎工作;積極開展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突出重點,千方百計抓好車輛管理、工程建設、用電安全等重點工作;解放思想,進行安全生產創新;搞好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為構建和諧社會、維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展經濟創造安全生產環境。
第二,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各項活動,使安全生產工作深入人心。
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員工參與安全活動的意識,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發展。
交通安全百日賽、安全駕駛萬裏行、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安全知識考核等活動號召員工結合崗位寫出“我的安全責任”。
大力弘揚安全文化,提高廣大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自覺學習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培訓班、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職工自學等形式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做到安全生產目標明確、措施得力。
第三,紮實做好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工作。
為使安全生產工作紮實有序開展,要確保機動車駕駛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和所有設備資料齊全,實現安全生產資料的規範化管理,編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重特大事故救援機制,確保年初有安全生產計劃,安全生產月報,季度有安全生產指導和總結,半年末有總結、考核和評比。對安全生產資料進行分類管理,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司機、操作人員和各種機械設備進行歸檔,使安全生產資料管理規範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