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認識和科學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在罪犯心理傲慢中的價值

如何認識和科學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在罪犯心理傲慢中的價值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心理治療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人文主義學派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最為密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人文精神。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引入心理治療和心理治療領域,是對西方心理治療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在日本,醫生用老莊的“無為”和“道法自然”的理念來治療抑郁癥,效果非常滿意。傳統文化的存在是壹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本土化是指在引進國外心理矯正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充分考慮中國的社會背景、傳統文化、社會價值取向和中國人的性格特點,結合中國罪犯改造工作的成功經驗和現實,借鑒和吸收國外罪犯心理矯正的先進經驗,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心理矯正理論和方法體系。

關鍵詞:罪犯心理矯正咨詢應用

第壹,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罪犯心理矯治相結合的探索性思考。

(壹)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文化本身是壹個動態的概念,是壹個歷史的發展過程。《辭海》對文化的定義是:廣義上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在歷史實踐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是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1871)》壹書中認為:“文化是壹個復合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它在社會上獲得的能力和習慣。”中國文化不僅包括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也包括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發生劇烈變化的現代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體,是中華民族在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的相對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和演變的歷史,而且作為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習俗滲透在中國每個人的血液中,制約著今天中國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科學精神,而人性的回歸是傳統文化中最本質的東西,它明確了我們作為人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以及我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諧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髓,代代相傳,為實用。它註重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顯示其價值。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罪犯心理矯治相結合的可能性。

1.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心理治療之間存在著包容性。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心理治療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人文主義學派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最為密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人文精神。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引入心理治療和心理治療領域,是對西方心理治療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在日本,醫生用老莊的“無為”和“道法自然”的理念來治療抑郁癥,效果非常滿意。

2.中國傳統文化與罪犯心理矯治的結合是中國罪犯心理矯治本土化和社會化的必然要求。

(1)傳統文化的存在是壹個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本土化是指在引進國外心理矯正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充分考慮中國的社會背景、傳統文化、社會價值取向和中國人的性格特點,結合中國罪犯改造工作的成功經驗和現實,借鑒和吸收國外罪犯心理矯正的先進經驗,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心理矯正理論和方法體系。將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將中國元素融入罪犯心理矯治工作中,做到妳中有我、我中有妳,不脫離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使之形成鮮明的中國特色,使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真正成為我們改造罪犯的有效武器。應該說,將傳統文化融入罪犯心理矯治,是我國罪犯心理矯治本土化的突破口和落腳點。

(2)矯正罪犯的本質是壹個再社會化的過程,所以罪犯的心理矯正也應該是壹個系統工程。監獄需要動員壹切社會力量參與進來,讓罪犯在監獄內外形成符合社會生活要求的感情和觀念,進而學習可以在監獄外社會生活環境中使用的行為模式。遵循中國傳統文化對罪犯進行教化,易於將監獄改造工作與社會資源相銜接,實現“首要標準”的要求,意義重大。

3.未成年犯心理矯治的特點呼喚中國傳統文化的參與。

青少年犯罪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社會問題。有人將其與環境汙染、毒品濫用並列為“世界三大公害”。據中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會統計,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總數已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在“網絡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影響下,青少年犯罪呈現出低齡化、節奏加快、手段殘忍、危害嚴重、重復性強、群體犯罪突出、再犯率高、改造難度大的趨勢。“網絡文化”和“快餐文化”由於缺乏時間的檢驗和社會制度的過濾,消解了傳統文化的深層格局,無形中消解了青少年自身對事物的審美觀,導致我們本土文化的主體意識、民族精神、傳統價值觀的弱化、淡化甚至扭曲。此外,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正處於發展形成階段,可塑性強,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總的來說,他們辨別事物的能力差,容易被情緒和情感所支配,不能理性思考,不能用意誌去控制,不能正確全面地理解,性格特征多,使他們在社會化過程中失去了人生發展的坐標。如:缺乏對崇高理想和目標的追求,精神空虛;涵養差;分辨率差;缺乏羞恥心、同情心、憐憫心等。,情緒波動,容易攻擊他人。另外,家庭和學校片面註重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忽視了青少年精神和靈魂的歸屬。這些嚴重缺陷不利於青少年形成穩定、科學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其行為會脫離傳統文化鏈條的維系,喪失人性,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核心價值觀教育罪犯,通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罪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明辨是非善惡榮辱美醜,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幫助他們找回失落的人性,重建人生。依靠灌輸教育,將傳統文化內化於未成年罪犯的頭腦中,以彌補家庭和學校道德教育的不足;長期、持續的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升華未成年罪犯的思想,使他們能夠正確看待社會異常現象,正確處理進入社會生活後遇到的各種問題,有效解決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距所帶來的苦惱和焦慮,徹底根除容易產生問題行為甚至犯罪行為的思想根源;對罪犯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還可以避免未成年罪犯在監獄中的“交叉感染”,有效鞏固罪犯矯正成果。

(3)傳統文化在罪犯心理矯治中的定位。

1.傳統文化教育在罪犯心理矯治中的應用具有最佳的適用範圍。

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是懲罰和改造罪犯的場所。特定的對象和性質決定了罪犯心理矯治的特點。就監獄管理而言,罪犯的心理矯治是監獄管理的壹個方面,必須在明確其適應性和文化差異後才能選擇和使用。無論如何矯正罪犯,安全監禁罪犯壹直是監獄最重要的職責,這是必須樹立的危機感。因此,傳統文化在中國的適用應側重於對犯罪人的接受能力和犯罪的惡性程度的綜合考慮。具有壹定文化程度的淺惡性(初犯、犯罪心理不穩定)和中度惡性(累犯、長期流動犯罪、易再犯、易再犯)罪犯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點,而文盲罪犯和深惡性罪犯(累犯、頻繁犯罪、經濟犯罪轉化為與政府的政治對立、心理結構產生壹系列罪惡)應重點進行坦白悔罪和遵守監獄規章紀律的教育。總之,矯正的目的最終應該是使罪犯適應監獄環境,消除個人缺陷,克服負面情緒,改變認知,順利回歸社會。

2.傳統文化的應用起到了補充和完善的作用。

教育手段是影響教育改造質量的重要因素,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改造罪犯。罪犯心理矯治是改造罪犯的手段之壹,傳統文化的運用是罪犯心理矯治的壹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具有補充和完善的作用。通過傳統文化教育,積極挖掘罪犯的內在潛能,為當事人設置自我成長的教育機會,強化教育改造的目的性,提高罪犯的辨別能力,促進罪犯的思想改造和重生,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與思想教育的寬嚴相濟。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罪犯心理矯治中的實際應用。

(1)用現代語言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讓罪犯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編壹些通俗易懂的小冊子,用最簡單的文言文讓罪犯明白,逐步培養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潛移默化中見成效。罪犯心理矯治工作與監區文化活動相結合,以特定的文體活動為契機,喚醒罪犯的傳統文化意識,糾正罪犯的不良習慣,培養罪犯健全的人格,提高罪犯改造的質量,豐富罪犯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改造文化氛圍。主要包括日常文化、節日文化、競賽文化和特殊文化活動,尤其是節日文化。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壹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累和凝聚的過程。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和習俗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與西方傳統節日相比,我國傳統節日更註重親情、友情的表達,註重對祖先的緬懷和對老人的孝道,對於喚醒罪犯的家庭價值觀,理解孝道,建立真誠、友好、積極的感情,改善人際關系,正確處理自身利益與行為正當性的關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元素對罪犯進行心理矯治。

1,心理咨詢師應具備的相應素質。

監獄心理咨詢師不僅要具備壹定的資質,還要具備法律、心理學、監獄管理、教育改造等相關知識,還要具備相應的傳統文化知識和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匯處有目的地工作的能力。同時,積極參加相關繼續教育,了解犯罪心理矯治領域的新情況、新進展、新方法,更新知識,提升專業能力。

2.中國傳統文化在心理矯正中的實際應用。

(1)新收監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禮記》:入國,禁之;入鄉隨俗;入鄉隨俗,諱莫如深。通過傳統文化中的警示語和告知語來倡導傳統道德

來自百度監督局

  • 上一篇:渠道沖突怎麽解決?
  • 下一篇:如何強化黨紀觀念,自覺維護黨規黨紀,做壹名合格的黨員?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