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上好數學課

如何上好數學課

如何上好數學課

聞喜中學的楊

從這幾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課堂教學——就是上好壹堂課。

從教育學的角度看,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學的各種因素和條件都集中在課堂教學中。這包括: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教學措施的落實、教學原則的執行、教學能力的展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教學時間和物質條件的利用等等。

壹個好班級的因素是很復雜的。就教師而言,包括教師的教育事業心和責任感、教師的心境、道德修養、文化水平、工作經驗、教學能力、心理素質和工作作風。就學生而言,包括其年齡特征、文化基礎、智力發展水平、學習目的、態度和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情感等。就教材而言,包括科學性、思想性、循序漸進性、師生適應性等。這些條件的建立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不是教師短時間能解決的。

在給定的教師素質、教材和各種物質設備條件下,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上好壹堂課?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壹)教學目的要明確。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 * *活動,教師在其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在於堅持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始終關註教什麽、怎麽教、最終要達到什麽目的。

掌握清晰明確的教學目的,關鍵在於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深刻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本身的內在要求。比如妳在初中第四冊的時候,首先要明白這本書由五章組成,每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必須掌握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每章在全書中所占的比重。以我自己為例。每學期前我都認真通讀教學大綱和教材,參考各種參考資料,明確每個單元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充分吸收,揚長避短。因為如果教師不去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知道哪些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有著內在聯系,那麽他們的教學目的就會是空洞的。

壹節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有很多,但在實際教學中,並不是壹項壹項去做,而是綜合解決知識傳授和技能開發、培養良好思想品德和增強體質的任務。

(2)教學內容要正確。

我聽過這樣壹堂課。上的內容是圓心角定理(二)。復習了圓心角定理,應該已經用它解決了關於圓心角定理應用的知識。但是老師講了競賽數學的發展,講了30多分鐘,學生在下面壹頭霧水。結果不僅學習內容沒有落實,學生也覺得自己不會教。我真的很同情他。所以我認為教學內容的正確性很重要。

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來實現的。目的明確後,最重要的是正確掌握和教授教學內容。因此,必須深入學習教材,準確理解每壹個科學概念、原理、規律、公式、定律。要從教材各部分與整體的內在聯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各部分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後各部分的因果關系及其發展順序;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深入學習和掌握。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把科學概念和規律解釋清楚,而且能把握觀點和材料的內在聯系,突出重點內容,使學生準確理解概念和規律,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

(3)教學方法要靈活適當。

為了使教學內容為學生所接受,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形成正確的觀念,我們必須在課堂上機智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

比如,當學生對這門課了解不夠,學習態度不積極時,要善於提出有趣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在講全班的重點問題時,要通過壹定的方式引起全班的註意力和專註力,使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主要問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我上次看函數y=kx+b的圖像和性質的時候,讓同學在課堂上看,把它的性質背下來,這樣這個知識點就可以掌握了。

有些問題預計學生很難理解,需要采用通俗的講解方法,輔以生動直觀的教學,讓學生深入淺出地掌握知識。比如在匯總總體和樣本的時候,在解釋為什麽要引入樣本的時候,如果我們把書中的兩個原因照搬過來(1,樣本量過大的時候;2.當實驗具有破壞性時,壹些學生可能會發現很難正確理解它。所以我在介紹的時候插了壹點小幽默:小明買的火柴都點不著。媽媽問小明為什麽不試試,小明回答說:“我都試過了。”同學們都哄堂大笑,笑小明傻。我緊隨其後,“聰明的妳,妳該怎麽辦?”學生們立刻興致勃勃地策劃了這個計劃。我借此機會介紹了樣本和總體的概念,同學們很容易理解和認同我的觀點。看,多有趣啊!

當學生有了壹定的知識和經驗後,要盡量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相互討論來探索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自主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比如我在側面積圓錐上的時候,預料到學生很難區分R,H,L,他們在用s=?rl有些難度。要求每個學生在課前做壹頂圓錐形的帽子。然後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頭圍、身高、圓心角、母線等量,自己設計帽子。在結合實際的情況下,落實了本課程的內容,達到了目標。

壹節課絕不是壹個固定的方法,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事實上,這往往是通過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實現的。

當然,備課時要根據當時課堂教學的進度,準備用什麽教學方法,根據當時教學的需要,聰明靈活地使用和改變教學方法,把幾種教學方法很好地結合起來。在不同的條件下,它可以在各種教學方法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4)課堂組織要嚴密緊湊。

課堂是在時間、空間、人員、教學設備等壹定條件下的教學活動。教師只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並有效利用這些條件,才能以較少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通過各種條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學效率。作為老師,上課絕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重要的壹環是組織好班級活動。

好的課堂組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是要處理好課堂上人與物的關系。組織要嚴密,這樣各方面才能充分發揮。比如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關系相互協調得很好,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把壹個學生的經驗教訓變成全班的經驗教訓,讓大家都受益。還要研究在什麽條件下,老師直接教,什麽條件下,老師不說話,利用物質條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直接觀察啟發獨立思考;在什麽條件下,同學們壹起討論學習。總之,不要讓課堂教學活動只是老師或幾個學生的活動,而是讓整個班級都活躍起來,在教學活動中受益。

其次,要善於把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組織得當,能夠壹個壹個地進行,讓前壹個環節為後壹個環節打好基礎,各個環節相互銜接,不浪費每壹分鐘。這是通過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壹個重要方面。

(5)教師和學生應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

組成壹個好班級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是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具有能動的作用。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取決於教師和學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發揮。

教師和學生發揮作用的前提是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比如老師對學生是否熱情負責,有沒有良好的工作情緒,學生是否熱愛學習,是否對學習感興趣,是否好學。只有教師和學生都積極,才能發揮各自的作用。其中,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培養和調動。如果課程生動活潑,教學方法有吸引力,它們都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起著重要作用。而教師的學生觀,即能否正確對待學生的優缺點,能否愛護、關心、尊重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決定教師能否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條件。

教師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生不僅是知識的容器,也是教育的對象,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學生只有主動關註問題,觀察問題,探索問題,主動獨立地動手動腦,全面掌握知識,才能把知識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 上一篇:如果妳是河南的考生,第二次報考鄭達需要什麽條件?
  • 下一篇:散文的文體常識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