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實現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實現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壹、案例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

(壹)編寫教學案例

1.案例應該包含盡可能多的概念和原則。案例教學法是在引導學生探究案例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在案例探究過程中能夠掌握的知識,直接關系到案例探究中會涉及到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撰寫案例時首先要安排好學生應該掌握的概念和原理,使案例提供的信息和材料必須包含教材中盡可能多的重要概念和原理,讓學生在案例探索的過程中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當然能力的培養很重要,但是能力必須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沒有知識談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想象的。

2.案例要能真實全面的模擬現實。案例教學法中使用的案例的具體內容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模擬的,因為在案例教學中,重要的不是案例的具體內容真實與否,而是案例在教學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當然,最好是兩者統壹。在許多情況下,教學案例必須被修改或假設以更好地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但是案例的主題壹定要貼近真實情況,或者至少要和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環境相似,也就是至少看起來是真實的,或者這個案例的主題應該是大家共同的。

3.案例應包含復雜、模糊或緊急的問題。因為案例教學法主要不是通過傳遞信息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而是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建構,所以案例要適度復雜,包容不同的觀點,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案例教學法的最大價值在於學生憑借案例中包含的復雜、模糊或迫切的問題而產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另外,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案例主題,減輕學習負擔,老師最好在案例後面給學生提供可以研究的問題或方向,供學生選擇,或者讓學生自己列出問題進行分析。

(B)組織案例討論

第壹,註重對學生的引導。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是討論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引導學習者探索案例中復雜的、深層次的、有爭議的問題,輔助學習者進行討論。對於壹些復雜的案例,老師也可以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通過這種高度互動的引導式教學,讓學生了解如何思考、決策和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反映,這種教學相當生動有趣,可以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值得註意的是,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最好不要給出傾向性的暗示或結論,因為這樣會“誤導”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的發散和創新。

第二,學生的行為應該得到鼓勵和肯定。由於案例教學法側重於學習過程,再加上案例的復雜性和模糊性,使得學生的討論過程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案例討論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或“蠢問題”,關鍵是看問題的思路是否正確合理。在討論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分析表示尊重,即使分析問題的過程或結果有錯誤,也要給予應有的鼓勵。另外,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對同壹問題應該有分歧,爭論在所難免,但大家爭論的是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和觀點,而不是對人,所以我們不能不尊重或侮辱任何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尤其是老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最重要。需要註意的是,學生的發言不僅是學生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我們老師的重要信息來源。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傾聽,相互交流,增強小組合作,才能激發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的動力,促進進步。

第三,註重班級紀律管理。維持課堂秩序是老師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討論的順序嚴重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老師還是要“冷靜”;但如果學生的討論導致班級紀律出現壹定程度的“混亂”,只要不影響正常討論,老師就應該“寬容”,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當然,很多老師還有這樣壹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老師要先給學生壹個“決鬥”來樹立老師的“權威”。其實,師生關系不是“拔河”,而是合作的夥伴關系。

(三)學生評估的案例分析。

壹、思維品質水平:強調學生的思維品質,即在案例教學活動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思維方法和能力是否達標。

二、技能層面:評價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表達觀點、分析信息、人際關系、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發展。

三、態度層面:在態度層面,重點是學生態度的表現,強調個人的願景、信念和價值觀以及自我評價。

二、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1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案例教學法強調以人為本,教師註重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和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和積極的知識探索者,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時間和能力。

2.有利於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由教師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壹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在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案例教學法強調學生的活動,教師是學生知識建構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學生在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覺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描述是壹個兩難問題,沒有分析,只有事實。案例討論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對錯,也沒有人告訴妳答案。案例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把自己置於決策者的角色,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做出自己的決定,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 上一篇:如何申請美國博士留學獎?
  • 下一篇:聖紫晶的故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