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明確的是,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不是直接通過教學就能獲得的,而是需要通過長期的訓練逐步發展和提高的。那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呢?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註重榜樣的示範作用
解題教學的本質是“思維過程”。受年齡等因素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有其特定的規律,這就要求解題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因為學生的解題仍然依賴於例題的解題模式、思路和步驟,從而實現解題的分類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非常重視例題的示範作用。
記得在梯形的復習課上,我只講了壹個例子:
如圖,在梯形ABCD中,ABCD,以AD和AC為邊,是壹個平行四邊形ACED,將DC和EB的交點延伸到F,證明了EF=FB。
通過分析討論,壹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法,總共總結出八種解決方法。這八種證明方法包括梯形問題中的重要輔助線加法和中線知識。可見,壹個好的例題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2.註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
事實上,數學思想方法比數學基礎知識有更高的層次和地位。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和應用過程中,是壹種數學意識,屬於思維的範疇,用於理解、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方法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具有模式化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具體手段。只有總結數學思想和方法,才能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得心應手。只有當我理解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書本和別人的知識技能才會變成自己的能力。在講課的過程中,我也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註重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ABC中,AB = AC = 12cm,BC=6 cm,D是BC的中點,移動點P從B點出發,以每秒1 cm的速度向B-A-C方向移動。設運動時間為t,那麽當t為什麽值時,通過D點和P點的直線會把ABC的周長分成兩部分,這樣,
對於這種動力學問題,比較難,大部分同學都無所適從。我引導他們這樣思考,先確定是什麽樣的題目。同學們可以看出這是壹個動點問題。然後問壹些問題。考慮的重點是什麽?學生可以明確的說,這取決於動點移動的特殊位置。然後問什麽問題可以在特殊位置確定?可以確定情況的分類。這樣就逐漸把學生引入到分類討論的思維中,學生可以根據問題的含義制定方程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講完後,我又問,如果再考慮把整個思路加壹遍,會不會有更簡單的方法?這樣學生通過思考可以收獲更多。
以此為導向,將數學中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穿插在課堂中,潛移默化、有意識地培養其思維的廣度,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老師要對解題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解題能力。
3.重視“壹般方法”教學。
在中考復習階段,我們會接觸到相對全面的題目,學生的能力會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學生可能對同壹個問題有多種奇妙的解決方法。大部分同學只能看著別人在講臺上激情飛揚,感到羞愧。這時候作為老師,壹定要給學生壹般的方法,因為大部分學生面對題目只能從壹般的思維入手,能想出奇思妙想的學生畢竟是極少數。所以在解題中,我們可以表揚和鼓勵想出最簡單方法的同學,但壹定不能忘記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實際情況中求壹次函數的交點問題中,有這樣壹個問題:壹輛公交車和壹輛出租車每天往返於A和B之間,從A出發的道路y(km)與時間X (hours)的關系如圖所示。下面這個問題是用圖像解決的:兩車在途中相遇多少次?2.找到我們上次見面時A地的距離?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大部分同學可以考慮利用線性函數的解析式來構造方程,求出圖像交點的坐標,然後求出結果。當時班裏有同學提出有更簡單的辦法。當時我沒有找他談,而是讓學生先用常規的方式把過程寫出來。完成後,我們聽學生講了用相似度求解的方法,真的比之前的方法簡單多了。學生們當時就自發地為這個學生鼓掌。我之所以沒有讓他先講,是因為大部分同學在聽過最簡單的方法後,已經沒有心思去聽其他的方法了,但是這個簡單的方法並不能用於所有的函數問題,而且第壹種方法是壹般的方法,大部分同學的思維能力都可以完成,雖然稍微復雜壹點。這期間復習完,我會先對各種方法的題目強調壹般方法,然後讓學生引入奇思妙想。因為學生善於表達,願意思考,想用其他方式和老師壹般的方法比較。這樣就形成了學習探索的氛圍。
當然,在適當的時候,我也不介意暴露自己,或者刻意引導學生去探究解題過程中思維受阻和失敗的過程。甚至有時候學生都急得不知道怎麽跟我解釋。這種情況是在壹些關鍵問題上有意為之,想讓大部分同學有正確的思路和方法。當然,有時候真的不行。但我不認為這樣會讓學生懷疑老師的教學權威。相反,我認為學生更容易有效地思考。
4.註意錯題的重用。
對於數學來說,做題是必須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壹定數量的數學習題,積累解題經驗,總結解題思路,形成解題規律,激發解題靈感,掌握學習方法。
平時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詳細講解錯題。無論填空、選題還是解題,我都會在課堂上留出壹些時間給錯題,並要求學生用紅筆寫出解題過程。壹個單元後來花時間復習錯題。只是在考前對章節的錯題進行討論和反思。
數學教學中,話題層出不窮,題量千變萬化。在這種背景下,解題的目的不僅要滿足解題的數量、過程和結果,還要引導學生在解題後認真分析和反思錯題,註意錯題的輻射效應,了解錯題本身隱藏的其他功能。
5.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布魯納在《教育過程》壹書中寫道,學生的興趣、動機、態度、好奇心和情感對智慧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用自己的熱情和細心點燃他們的熱情,充分肯定他們的壹點點進步,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向上的動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他們的內在動力,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每次考試結束,我都會留出時間對考試進行分析總結。不管成績好不好,我都會告訴學生,我們的優勢是什麽,通過考試。我們的缺點是什麽?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是什麽?並且有針對性的表揚和鼓勵他們。通過表揚讓學生知道,只要勤奮、好奇、堅持,任何人都可以學好數學。
總之,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壹蹴而就,也不是靠老師潛移默化和學生自覺行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在數學解題的指導中強調“活”字,牢固樹立“讀書不做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的思想,對待數學問題既要有能力進出,又要有目的性和堅持性。只有這樣,學生的解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