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風險存在於每壹個權力崗位,有權力就有廉政風險。任何行使權力的人都有可能濫用公權力,謀取私利,從而導致腐敗。為做好防範工作,結合工作實際,發現廉政風險,評估風險等級,優化權力結構,規範行政自由裁量權,推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加強防控,實施預警處置,堅持動態管理。從思想道德、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制度、機制、外部環境等多方面防控,做好事前預防。對於潛在的廉政風險,要有針對性地制定防範措施,在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控制廉政風險,最大限度地降低腐敗風險。使我們的幹部職工少犯或不犯錯誤,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意義重大。
二、明確開展廉政風險防控的主要方法和主要任務。
按照文件要求,要按照四階段工作法有序進行。
第壹階段是準備階段。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首先是制定計劃。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實施辦法》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推進廉政風險防控的具體實施方案。方案既是第壹階段的工作部署,也是對四個階段工作的總體規劃和安排。需要具體明確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目標、工作內容、方法步驟、組織領導、考核等。,而且要有詳細的安排和規定。必須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第壹責任人,必須親自抓、親自落實。計劃壹經批準,就必須堅決執行。
二是深度動員。各地各部門要召開全體幹部職工大會,進行宣傳動員,統壹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統籌安排。不斷提高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和風險意識,增強開展廉政風險防控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全體幹部職工都有責任感和緊迫感。
第二階段是具體組織實施階段。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首先是考察廉政風險(事前防範措施)。上帝有四項任務:
1,清理規範權限。以清權確權為重點,優化按權限管理,規範業務權力運行。這是壹項細致的工作。我們每個部門、每個單位都有“三定”工作計劃,每個單位、部門、崗位都有明確的權責,每個人都有具體的任務。對此,應進行全面清理。通過全面認真的清洗,可以達到三個效果。壹是能充分體現本部門、本單位的各項權力和權力清單(編制壹份“權力清單”,明確權力的名稱、內容、主體和法律依據)。二是將每項權力按照權力清單分解到各個部門和工作崗位,明確責任主體。三是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只有搞清楚我們有多少權力,有多少責任,運行的程序是什麽,才能更好的工作,為我們打好基礎。
2.找到誠信的風險點。在清權、確權、厘清責任的基礎上,找出廉政風險點。廉政風險點分為崗位廉政風險點(填寫個人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清單:註:此表大家填寫,本人簽字,科長簽字,分管領導先匯總,再由廉政風險防控領導小組匯總,集體研究確定)和部門廉政風險點(填寫個人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清單:屬於集體研究,如三重壹大等。
所謂崗位廉政風險點,通俗地說就是我們所有行使權力的崗位在工作中可能出現問題的壹個環節或者壹個點。主要從三個方面去找。壹是在權力行使中,重點發現權力過度集中、操作程序不規範、自由裁量權過大導致權力濫用的風險;二是在體制機制上,重點查找因規章制度不健全、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而導致權力可能失控的風險;三是在思想道德方面,重點查找理想信念不堅定、工作作風不穩定、職業道德不穩定可能誘發的行為失範風險。簡而言之,通過“自己找,別人領,互相檢查,集體決定”的方法,壹個環節,壹個環節查處,壹個崗位評判。
根據職責和分工的不同,壹個崗位可能只有壹個廉政風險點,也可能有多個廉政風險點,也可能沒有。因此,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確保廉政風險點得到識別和驗證。集體審批後,根據收集到的反饋意見,對崗位廉政風險點進行監督和改進。
所謂單位廉政風險點,是指單位在行使行政審批權、行政處罰權、財產分配權、資源配置權、司法裁量權、項目管理權、選權等權力過程中的廉政風險。調查應該針對部門和單位行使每壹項權力(或權力中的壹個環節),而不是針對具體的崗位(個人)。比如單位有財產分配權,可以把壹定數額以上的資金分配權列為單位廉政風險點。
3.評估崗位廉政風險等級。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崗位風險等級,審批崗位風險等級,公示崗位風險等級。對崗位廉政風險進行分級,有利於部門和單位更好地建立健全防控責任體系,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廉潔風險等級評估是在查找廉潔風險點的基礎上,根據調查結果,客觀分析風險等級、風險危害、風險控制效果,從而確定崗位廉潔風險等級,即“高”風險(涉及重大決策事項、重要人員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數額較大的資金,具有決策、審批、自由裁量權和事務管理決策權等。)“中等”風險(涉及組織人事、財務審批、物資采購與管理、資金審計管理,以及與本單位主要職責和人、財、物權利的相關性等。、具有壹定行政執法、行政許可、部門事務管理和執行權的領導崗位和具體承辦崗位);“低”風險(涉及日常工作中具有壹定綜合協調職能的領導和非領導崗位以及與本單位主要職責和產權有壹定關系的領導崗位和工作崗位)。三級,由領導小組批準。
4、建立廉政風險防控臺帳。目的是便於數據的完善、控制檢查和動態管理。
首先是制定防控措施(中期防控機制)
壹是建立健全防控體系。部門和單位是廉政風險防控的責任主體。單位“壹把手”是廉政風險防控第壹責任人。按照幹部管理權限,構建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防控監督責任體系。部門單位“壹把手”負責高級廉政風險崗位防控;其他組員負責分工範圍內的崗位廉政風險防控。
二是制定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部門和單位要突出廉政風險點和分級,審批重大項目,完善制度,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具體來說:
(1)完善風險點防控體系。廉政風險點直接暴露了反腐制度建設的薄弱環節。權力運行的風險點在哪裏,制度建設就應該跟進權力運行的哪個環節。至於權力的行使,過於集中,要積極探索權力下放和控制的有效途徑;如果操作程序不規範,則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流程再造;如果自由裁量權過大,應進壹步細化量化自由裁量權標準;在體制機制上,要按照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健全防控體系,突出操作層面。在思想道德方面,要不斷完善廉政教育體系,豐富內涵,創新載體。要根據黨員幹部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通過專題黨課、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等方式開展廉政教育,增強受教育者的風險防控意識。
(2)根據風險等級完善防控體系。突出高層次廉政風險崗位,把高層次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入分析發生高層廉政風險的可能性,逐壹制定防控措施,合理配置權力,用制度保證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
(3)完善重大項目防控體系。重大項目建設涉及多部門單位權力運行,是腐敗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完善防控體系意義重大。壹方面,要以重大項目進程和各環節權力運行為基礎,確定權力主體,實施防控體系建設。另壹方面,要突出項目立項、招投標、項目建設管理、項目審計、資金管理、質量驗收、合同履行等關鍵環節,加強制度建設,將法律法規融入業務流程,確保工程質量安全、資金使用安全、幹部成長安全。
三是加強防控監管(事後處置措施)。
有針對性地通過信訪、重點提醒等方式進行警示教育。通過警告、勸誡、糾偏等方式進行訓誡和糾錯;通過限期整改、強制履行等措施責令整改。
第三階段是考核階段。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首先是自我檢查和評估。各部門、各單位對照相關文件,特別是反腐敗風險防控措施和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自我評估,形成自查報告。
二是民主評議。組織本單位幹部、職工、服務對象代表對本部門、本單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民主評議。
三是考核組檢查評估。考核組在自查評估和民主評議的基礎上,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觀看現場等形式,逐項進行考核。
四是公示考核結果。最後形成年度檢查考核綜合評價意見。
第四階段是修改階段。現階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和任務:
首先是評估結果的應用。考核結果為優秀的,應當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評估結果為良好和合格的,提出改進建議;不合格的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同時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對違紀違法的單位追究責任。
二是實施預警處置。預警處置是對廉政風險防控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提醒、教育或處罰的措施。其目的是在違紀違法問題出現之前解決問題,及時警醒和挽救幹部。預警處置的具體措施有四條,分別是:提醒、函詢、約談、處置。
提醒:要及時提醒和預防可能導致腐敗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問詢函:對比較集中、比較明顯的廉政風險,要及時進行整改。
約談:對反映強烈、可能誘發現實腐敗的廉政風險,根據實際情況,約談負責人,指出問題,限期整改。
處置:存在嚴重廉政風險,經約談無明顯改善的,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崗位負責人進行相應處理或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發生重大問題或腐敗行為,要依紀依法查處。
從以上四個階段可以看出,反腐敗風險防範的管理過程是壹個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壹個不斷加強防控、降低反腐敗風險的過程,是壹個長期修正、總結和完善的過程,是反腐敗工作中不斷與時俱進的日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