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交通法制工作建設,結合執法工作實際,可成立交通法制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親自抓,把交通法制工作作為年度考核項目,納入單位議事日程,責、權、利、管相結合。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壹是每年簽訂交通行政執法責任書,明確執法依據、執法項目、執法責任、處罰種類和權限、年度考核指標,始終將執法置於政府監督之下。二是實行和落實分級目標責任制管理,將執法職責內容分解,落實到人,年底進行量化考核。在路政日常管理中,要在路政執法人員中實行責任路段制度,做到執法崗位與執法責任相結合,做到法規執行清晰準確,宣傳教育工作廣泛深入,責任有人值班,責任有人追究。
二、規範行政審批,加強行政審批監督
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和公開、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則,規範行政審批,簡化程序,加強監管,明確責任。公開審批事項,按照便民、及時、高效的原則,公開審批事項的名稱、依據、申請條件、審批程序、審批期限、收費項目、審批結果、聯系電話及需要提交審批的全部材料,明確各審批環節的標準、責任和時限,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審批程序,改進審批方式,提高審批效率。工作中,行政許可事項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完成後許可文書要逐案裝訂。
加強行政審批項目監管。首先,完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做到受理、審核、決定、送達等所有審批事項的時間和辦理情況都有真實、準確、完整的記錄,便於監督檢查。各經辦人員、部門負責人和分管領導應按照審批工作的範圍、職責和權限的要求履行崗位職責。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壹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和要求,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建立審批公示制度,為公眾監督提供有利條件。聘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安交警和社會各界人士擔任路政監督員,對路政管理進行監督,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社會監督員會議,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看法,以改進工作方法。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度。因超越審批權限、不按規定進行審批、濫用職權等原因造成嚴重後果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三,嚴格規範執法行為,強化執法服務意識
(1)加強培訓。定期舉辦路政人員業務培訓班,培訓具有交通行政執法資格的路政人員。培訓中,執法人員通過訓練排隊和交通指揮手勢,講解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的運用,學習財經紀律知識,從廣度和深度上對業務知識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二)依法行政執法程序。路政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嚴格遵守《公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在具體的路政案件中依法行政,在辦理路政案件時遵循以下原則:壹是公開原則。二是程序合法原則。三是執法人員合法性原則。第四,註意證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第五,遵守辦案時效性原則,準確適用法律。
(三)堅持公開公正執法工作。各級路政管理部門將執法依據、審批管理程序、補償標準、路政管理範圍和執法人員情況上墻公示,向群眾公布路政執法部門電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聘請社會利益相關方作為道路執法的社會監督員,定期對道路執法的程序、過程和結果進行審查和監督。對於路政人員,要求在路政稽查執法過程中做到五個規範:著裝規範、證件標誌規範、執法證件規範、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術語規範;業務上要求票據填寫準確,法律文書使用規範,程序合法,統計報表真實及時,檔案管理有序,依法、文明、公正辦案。
(四)加強監督,嚴明紀律,推進依法行政。可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制定管理考核辦法,並成立監督考核領導小組,對執法情況進行全面監督考核,進壹步加強公路執法工作。強化執法紀律,進壹步規範執法行為,有效落實依法行政,促進執法管理水平提高。
四、認真落實備案審查制度,防止違規行為發生。
嚴格按照《公路法》和《陜西省路政管理條例》的規定行使行政審批權,認真貫徹落實《全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嚴格執行公路重大案件備案制度,切實履行職責,不推諉、不越權、不失職,不亂收費、不罰款、不集資、不向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罰款。
結論:只有在工作中進壹步嚴明組織紀律,主動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檢查,加強所有路政執法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查漏補缺,以創新精神和務實作風確保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和規範管理,才能把路政執法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