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著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
中央企業黨委(黨組)要帶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結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企業實際,制定黨委(黨組)預研討論的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明確各類治理主體權責邊界;董事會應當制定戰略、做出決策、防範風險,依法充分行使董事會的法定權利;經理層要尋求管理,實施管理,強化管理,全面建立董事會對經理層的授權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經理層的管理作用。開展對標世界壹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推進管理流程再造,優化資源配置。
二、著力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
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圍繞發展實體經濟的所有者責任,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平滑產業周期、市場周期和經濟社會周期中的主導作用,支持中央企業促進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協同創新體系,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上取得更大成績。鞏固“減量”工作成果,加快剝離非主業和低效無效資產,深入推進“僵屍企業”處置。2020年基本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完成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主要工作,確保2022年剝離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社會職能全面關閉。
第三,著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牢牢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堅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則,積極穩妥,力爭改革取得實效。重點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資企業和商業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據不同企業的功能定位,合理設計、調整和優化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股權結構。集團公司要對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推動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要加強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過程的監管,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第四,著力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
強化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切實維護企業法人的產權和經營自主權。大力推進經理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商業子企業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原則,加快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全面推進就業市場化,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推動薪酬分配向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和壹線崗位傾斜。以多種方式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充分利用現有明確政策,支持探索超額利潤分享機制和核心員工後續投入機制,實施更加符合市場規律和企業實際的更加多樣的激勵方式。
動詞 (verb的縮寫)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系。
SASAC將進壹步深化職能轉變,更加註重以出資為基礎的關系,更加註重國有資本的整體功能,更加註重事中事後和分級分類,更加註重提質增效,把監管的重點放在管理資本布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和維護資本安全上。優化管資本的方式方法,對不同功能定位、行業領域、發展階段的企業實行差異化分類考核、分類監管、分類授權放權。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授權經營、結構調整、資本運營、激發所投資企業活力、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作用。[2]
六、重點抓好“百花行動”等項目。
充分發揮專項的示範和突破引領作用,紮實推進改革措施的綜合應用和系統集成。要求列入相關試點和專項的企業,要成為典範,率先實現。
七、註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發揮國有企業政治優勢,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壹步加強對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給予企業家高度信任和充分授權,對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業績突出的企業領導給予更大的物質和精神激勵。落實“三區分”要求,切實營造尊重和鼓勵企業家創業的良好氛圍。
法律依據
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包括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明確黨委(領導班子)在決策、執行和監督各方面的權責和工作方法,實現國有企業董事會健全、配套、有力,落實董事會權利,全面建立董事會授權經理的管理體制,國家
二是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包括推動國有企業戰略重組和專業整合,推動國有資本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領域集中,打造高水平“雙創平臺”,加快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
三是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重點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商業子企業出資的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設立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拓寬社會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渠道;
四是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包括國企經營者全面實行任期管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