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制,國家最高權力實際上或名義上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終身任職,實行世襲政治組織。
君主制以君主為首,包括國王、皇帝、皇帝、蘇丹等。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的意誌就是法律,不受任何約束。君主是終身世襲的。這種政治制度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在古代的奴隸國家和封建國家,大都實行這種專制制度。
目前,世界上有十幾個君主國,如非洲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摩洛哥,亞洲的尼泊爾、文萊和不丹等。歐洲的英國和瑞典雖然還是王國,但已經演變成了立憲君主制國家。
君主政體
君主政體
有君主(皇帝、國王、大公、蘇丹和沙皇等)的政府形式。)作為國家元首。* * *和系統的對稱性。在君主制下,君主壹般是世襲的,終身任職。
君主制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政府形式。它不僅是奴隸國家和封建國家的主要政治組織形式,也為少數資本主義國家所采用。君主制的具體形式不是統壹的,也不是壹成不變的。根據君主的權力,君主制可分為無限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無限君主制的典型例子是絕對君主制。有限君主制包括等級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奴隸制國家壹般實行君主專制,如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夏商代、西周。君主專制也是封建國家最重要的政治組織形式。在歐洲封建社會,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由貴族君主制轉變為等級君主制。在資本主義時期,君主制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妥協的產物,主要表現為君主立憲制,分為二元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君主立憲制。君主制在當代日益衰落。
君主專制是壹種實行君主制的政府形式。主要特點是:君主擁有無限權力,他的意誌就是國家的法律,臣民必須絕對服從。這位君主依靠官僚軍事機構維持他的專制統治,殘酷剝削和壓迫人民。中國是世界上君主制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之壹。從公元前265438年到0世紀夏朝建立奴隸制國家,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四千多年的時間裏,基本實行的是帝制。
等級君主制是西歐封建國家的君主借助等級代表機構進行統治的壹種政體,是封建割據制向封建集權制過渡的壹種政體。產生於中世紀的歐洲。當時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封建政權成為商業和手工業發展的障礙,新興的市民階級成為重要的政治力量,迫切要求改變封建政權,在君主的權力下統壹全國。等級君主制的主要特征是在國王之下設立由國王召集、貴族、僧侶和市民代表參加的等級代表會議。等級代表會議是君主的立法咨詢機構,是君主、貴族和上層市民的政治聯盟形式,是反對封建割據、加強王權的工具。自13世紀以來,西班牙、葡萄牙、德國、英國和法國相繼實行等級君主制。法國是典型的等級君主制國家。
君主立憲制是以君主(國王、皇帝)為世襲國家元首的壹種政治制度形式,但君主的權力不同程度地受到憲法和議會的制約。英國1688“光榮革命”後,建立了世界上第壹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此後,資產階級力量薄弱的國家紛紛效仿英國政權進行改革。但由於各國政治經濟條件不同,階級力量對比不同,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妥協的程度不同,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權力也不同。君主立憲制有兩種具體形式:二元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君主立憲制。
(1)二元君主立憲制。也被稱為雙重君主制。在這種政體下,雖然國家也制定了憲法,建立了議會,但君主仍然保持著封建專制時代的權威,集立法、行政、司法、軍事於壹身,是權力中心和最高實際統治者。憲法通常由皇家法令制定,反映君主的意誌;議會是君主的咨詢機構,立法權是形式上的。君主不僅有權否決議會立法,還通過任命或指定議員來控制議會。內閣是君主行使行政權的機構,首相由君主任命。二元君主制是在壹個資本主義發展較晚,封建地主階級長期擁有巨大權力的國家裏產生的。它是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聯合專政的壹種統治形式,比議會制君主制更具有封建君主專制的色彩。1871 ~ 1918年的德意誌帝國和1889 ~ 1945年的日本是典型的二元君主制國家。20世紀80年代,約旦、沙特阿拉伯、尼泊爾和摩洛哥等少數國家仍保留這壹制度。
(2)議會君主制。也被稱為議會君主制。它是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和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君主不直接支配國家權力的壹種政府形式。在這種政體中,內閣必須從議會中產生,通常由議會中的多數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對議會負責,君主只履行任命程序。如果內閣失去了議會的信任,它必須辭職或要求君主解散議會,作為例行公事,君主也必須同意。君主是“虛擬國家元首”,根據內閣的意誌行使正式權力,主要代表國家進行禮儀活動。但君主仍然保留著突出的地位,象征著國家統壹和團結的尊嚴,仍然是國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二戰後,除了英國,還有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瑞典、挪威、加拿大、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等。
大麥湖。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