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因臨沂河而得名,是東夷文化的核心發祥地。它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時建祁陽城,秦時建瑯琊郡,漢代建臨猗縣,清代建益州府。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臨沂市。著名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於此。思想家荀子、曾子、智者諸葛亮、王羲之、大書法家顏真卿、算盤發明者劉虹都出生或生活在這裏。孔子的72位先賢中,有13人居住在臨沂,歷史上的24位孝中有7位。是革命老區,孕育形成了“黨群團結、軍民深情、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沂蒙精神。有蒙山、沂水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莒南的天然臥佛被譽為“世界奇觀”。伊河小埠洞橡膠壩長1.247米,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銀雀山竹簡博物館、王羲之故居、山東省政府舊址、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平邑自然博物館等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被授予中國市場城市、中國物流之都、中國書法之城等稱號。
臨沂在西周時期屬於魯、莒、譚、_等諸侯國。戰國時期屬於齊國和楚國。秦屬瑯琊郡、雍郡。西漢屬瑯琊郡、東海郡、城陽郡、泰山郡。東漢承襲西漢體制,分野略有變化。瑯琊郡改為瑯琊州,開陽(今臨沂)遷都。三國魏為瑯琊、東海、城陽之地。金仍屬東海郡、瑯琊郡、城陽郡。北魏分瑯琊郡、東海郡、蘭陵郡、譚郡、東關郡、東安郡。北周以縣命名,隸屬瑯琊郡、邳州郡、東海郡。隋為益州(瑯琊縣)之地,壹部分屬泗州(下邳縣)、海州(東海縣)。唐宋為益州(瑯琊縣),部分屬密州(高密縣)、海州(東海縣)。金屬益州和莒州。元明皆因之。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均入益州府。1913屬於濟寧路。1925設瑯琊道治臨沂。1928撤銷。1936是山東省的第三個行政區。抗日戰爭時期,隸屬魯中、魯南、濱海行政公署。1948變更為沂蒙、濱海地區。臨沂、沂水地區1950搬遷。沂水地區於1953並入臨沂地區。1967更名為臨沂地區。65438年至0989年,臨猗區所轄日照市脫離,沂源縣劃歸淄博市。1992年,莒縣劃歸日照市,成為現在的州。1994 65438+二月改市。
臨沂市網上辦理生育登記的法律依據節選
1。具備生育登記條件的個人:具有我省戶籍的夫妻,在我省居住半年以上的外省夫妻。
2。已生育第壹個和第二個子女的夫妻,應在懷孕後半年內主動到經辦機構辦理生育登記。
(1)初婚夫婦帶第壹個和第二個孩子。
(2)擬借助輔助生殖技術生育子女的,夫妻雙方均可在孕前進行生育登記。
(3)再婚夫妻,再婚前雙方均無子女,有意生育第壹個和第二個子女的;再婚前,壹方生育壹個孩子,另壹方未生育,打算生育二胎。
(四)未辦理結婚登記,生育第壹個和第二個子女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九條
提倡壹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第壹個和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應免費登記。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第十六條
生育第壹個子女的育齡夫妻,可以到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進行生育服務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