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務工人員阿成(化名)在女友離開後與家人發生爭吵,吸毒,失業。因為他語言過激,壹時想不開。20111年1月在蘿崗東區鹽田路橋切脈自殺。路人在早上7點左右發現,並報警。在街道書記的組織下,迅速動員滅火、救火。早上10: 40左右,東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接到通知,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副主任、行政人員11趕到,介入緊急危機事件。
二、案例分析
社工到位後,迅速了解情況,觀察當事人的情緒狀態,周圍的環境和資源,進行綜合分析。
(壹)目前存在的問題
1.當事人在流溪河中間的橋墩上,四面環水,手持刀片,在頸腕動脈周圍晃動。地上很多地方都有血跡,人們不停地走著,神情激動。人在失控,隨時有危險。
2.雖然在流溪河上遊準備了武警、消防部隊、派出所等資源以備不時之需,甚至準備了輕型皮劃艇,以便需要時隨時使用,但由於不允許委托人靠近,各種方案的實施都失敗了,讓所有人員無所適從;
3.各方資源只能在岸上遊說勸說,但無論如何,當事人都不相信,不理會。
4.當事人說的是家鄉的普通話,有很多語言讓人聽不懂。另外,表情激動,聲音不清,讓人很難理解當事人語言的內容。
(2)問題分析
1,服務對象狀態分析:
1)當事人有壹瞬間想自殺,壹個人在河中央的橋墩上。雖然他周圍有許多各行各業的人,但沒有人能接近他。從早上7點左右到11,這種情況下,如果當事人真的自殺了,誰也攔不住他,但是四分多鐘過去了,當事人就在那裏。這種情況說明當事人可能還沒有完全失去希望,或者世界上還有壹些事情讓他在意和記憶。如果我們能讓他冷靜下來,解決這些問題,當事人很可能會放棄自殺的念頭。
2)在自殺的過程中,當事人嘗試了很多救人的方法,但是當事人都不讓人靠近他。在很多嘗試中,當事人在有人靠近時割傷了自己,讓當事人不敢再嘗試救人,但也讓當事人流了很多血。救援隊想辦法讓醫生先包紮傷口,以便就近救人。當事人想了壹下,答應讓醫生去碼頭換藥治療,雖然最後由於當事人的嚴防死守。
3)因為時間長,服務對象?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此外,周圍的救援人員也輪番勸說或試圖救援。當事人漸漸失去了耐心和理智,情緒越來越激動。很有可能會失控,隨時有生命危險。這就需要我們盡快讓當事人冷靜下來,然後才能進行下面的救援行動;
4)當事人因吸毒多次進入派出所接受教育,對國家法律政策有壹定了解。這可能也是他希望通過這種行為解決問題的原因,但也可能是他盡力不讓救援隊靠近的原因。
2、環境分析:
1)當事人選擇的自殺地點使得救援人員無法展開突擊救援;
2)在街道書記的帶領下,各方準備救援,人們輪番上陣,進行各種救援嘗試。這是壹個極好的資源環境,但它確實給當事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會使他們身心疲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情緒更容易失控;
3)利用救援隊的優秀資源作為支撐,可以調動更多的資源參與,現場決策。
3.支持系統:
1)家庭:
家庭支持系統是未知的,只知道姐姐,但需要在服務過程中深入了解和分析,才能利用這些資源,因為她當時不在醫院。
2)由街道書記組織領導的救援隊:
救援隊包括了社區能調動的所有資源。如果利用好這種優秀的資源作為支撐,就可以調動更多的資源參與進來,當場決策。
3)社會工作者:
在場的三位社工都是非廣東人,兩人都屬於外地人。其中兩人能聽懂湖南話,便於交流,而且都有八年以上的社會工作經驗。他們曾赴臺灣省、香港、澳門和芬蘭進行社會工作學習和交流,並有兩次處理自殺危機的經驗。他們是有豐富生活和專業的老社會工作者。
通過以上分析,社工認為當事人在與姐姐發生激烈爭吵後自殺,原因很多,但他並沒有完全失去希望,也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他還在等著看自己能不能解決心中的問題。如果他能解決自己心中的問題,解決自己的顧慮,他就有可能放棄自殺的念頭。當然,客戶想要解決的問題還需要進壹步的觀察、了解和分析。同時,在社工的大力支持和豐富經驗下,緩解當事人的自殺危機是可行的,因此制定以下幹預方案。
第三,服務計劃
危機幹預的特點是時間短,缺乏資源和信息。這次幹預也不例外。以上分析只是對觀察到的情況、環境、時間的綜合分析,時間短,也就是幾分鐘就完成了。客戶的需求是什麽(也就是他想解決的問題)仍然是未知的,更不用說如何處理這些需求,所以當時的計劃只是壹個粗略的計劃,壹切都可以在溝通、觀察和分析後確定。
(壹)服務目標
1.當事人放棄了自殺念頭,解除了自殺危機。
2.跟蹤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提供輔導,增強抗壓、抗危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服務策略
第壹階段:讓當事人冷靜下來,避免因當事人失控而導致無法挽回的結果;
因為當事人在四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壹直在輪番勸說或試圖搶救,漸漸失去了耐心和理智,情緒越來越激動。他們處於失控的邊緣,隨時會有危險。這個時候,當事人很難靜下心來。在沒有其他信息分析的情況下,突然改變當事人面臨的環境,打斷他的慣性思維,讓他不知道背後是什麽,是壹個比較快捷的方法。
第二階段:與客戶建立平等信任的專業關系,從而在溝通中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處理相關事宜;
社會工作者具有非政府人員、外人、能聽懂湖南話的特點,容易拉近與服務對象的距離,有利於建立職業關系。
第三階段:溝通分析當事人需求,調動資源解決和緩解自殺危機;
由於危機幹預的特點是缺乏資源和信息,社會工作者只能依靠豐富的經驗和即興發揮,在過程中溝通、觀察和分析情況,並與強大的支持網絡合作,才能實現目標。
第四階段:跟進輔導工作,增強抗壓、危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以上策略有壹、二、三、四等順序。,他們相見,沒有界限。
(三)幹預理論和幹預模式
這種情況下的社會工作者主要關註的是情境中的人的理論。以危機幹預模式介入。
(D)制定服務計劃
通過以上數據收集和綜合分析給出的策略,社工制定以下服務計劃:
1.與救援組織領導交涉,要求救援隊離開現場,社工單獨面對當事人;
2.觀察、了解、探索和分析客戶情況,與客戶建立專業關系;
3.與客戶溝通,了解和分析他們的需求,調動資源,解決他們的需求,緩解自殺危機;
4.跟進、解決問題,增強客戶抗壓、危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服務計劃實施流程
第壹階段:
社工與組織救援的領導溝通後,領導立即批準了請求,鼓勵社工放心去做,需要什麽支持隨時聯系,並詳細告知在場的所有資源,社工需要的時候會隨時支持。
(2)第二階段:
救援人員撤離現場後,現場突然安靜下來。當社工看到當事人因環境突變而處於失控邊緣時,人們突然安靜下來,環顧四周,仿佛在觀察發生了什麽,明白那些人為什麽都退縮了。這時,社工以很慢的速度向河邊走去。到了河邊後,他環顧地面,似乎在找什麽東西。良久,他找到那塊地的紙封面,放在地下,坐下,拿出壹包煙,抽出壹支,擡頭問當事人:妳抽煙嗎?
當事人回答:有!
社工沒有說話,點燃香煙,深吸壹口氣,然後看著當事人。沒說話,當事人也掏出煙點燃了。在這個過程中,是社工讓當事人更加冷靜的過程,是加劇當事人急於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的過程,同時也是觀察當事人的反應,再次分析其狀態的過程。
兩人對視壹眼,默默抽著煙。突然,社工說:我不是政府官員,也不是公務員。和妳壹樣,我也是農民工。那些人(指救援隊)撤了,讓我跟妳交流,只是因為我是社工。作為壹名社工,我願意和妳壹起面對壹切困難?。
在壹個簡短的解釋中,社會工作者觀察到客戶並沒有被排除在外,而是在聚精會神地傾聽和思考?。
達到了社會工作預設的安撫當事人、建立專業關系的目標,通過當事人的反應也證實了之前的分析,也發現當事人比原來的分析更有活力。
(3)第三階段:
因為之前的過程,社工發現了當事人的強大生命力。在分析了他們對社工的信任程度後,他們在思考的時候,突然說:面對妳的父母,面對妳的女兒?朋友?朋友?!我想知道,妳真的想解決問題嗎?
當事人好像沒想到社工會問這種問題,脫口而出:我當然想解決問題!我當然想解決問題!
於是,社工了解了他自殺的真正原因,女朋友離開的情況,以及他的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的情況,取得了服務對象的同意,及時聯系救助領導,調動這些資源逐步參與,解決了服務對象的需求。
通過觀察當事人的狀態,可以看出當事人此時已經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但是他從來不會自動走回來。似乎在擔心什麽?妳在擔心什麽?社會工作者很快回顧了整個過程和所有的信息,並想知道客戶在擔心什麽。有什麽顧慮?突然,社工又拿起電話和領導溝通。溝通結束後,領導出現,對當事人說:妳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妳自己出來,我保證不追究妳的責任。當場疏散了派出所、消防等,只留下醫生。
當事人擔心出來後被拘留,因為根據治安管理條例,這種行為是要被拘留15天的,社工的電話是求助擺脫當事人的拘留。
結果當事人放下刀,從橋底走了出來。壹場自殺危機,從社工進入與當事人溝通,到當事人放下刀自行走出,只用了35分鐘,就解除了。
(4)第四階段:
社工通過QQ聯系了當事人的女朋友,和女朋友說明了情況,分析了當事人的情況,女朋友願意再給當事人壹次機會;同時,社工通過服務對象支持系統的工作,達到了對支持的理解;通過與當事人分享生活經驗,分析自殺的過程,使當事人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動力,達到隨訪的目的。
動詞 (verb的縮寫)效果評估
從社工的專業角度出發,運用專業技能整合調動各方資源為當事人提供服務,成功使當事人放棄自殺念頭,解除自殺危機,並通過後續工作使當事人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動力,從而達到前期設定的服務目標。
第六,職業反思
在服務過程中,社工能夠迅速了解現場情況,快速分析各種可能,抓住重點,及時介入,通過調動環境打斷當事人的慣性思維,通過壹些細微的、不經意的動作,刺激當事人表現出更多可以從其行為中分析驗證的信息。同時,他們時刻觀察分析當事人的情況,認真核實分析結果,精心策劃實施,讓其言行壹致。每壹個動作和時間控制都經過精心策劃,最終成功解除危機,達到目的。這壹過程顯示了危機幹預的特點和原則,也體現了社會工作者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生活經驗的融合。
七。評論
資源和信息匱乏、時間緊迫、結果嚴重是危機幹預案例的特點;在服務中,迅速了解現場情況,迅速分析各種可能性,抓住關鍵點,及時介入,使危機迅速解除或最小化,是危機案件的基本原則。社工在服務過程中的壹言壹行都很重要,需要時刻觀察分析服務對象的情況,仔細驗證分析結果,精心策劃實施,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在這種個案服務中,社會工作者熟悉危機幹預個案的特點,遵循危機幹預的原則,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從入院的數據收集分析到危機幹預,從言行舉止、時間控制,到資源整合動員、氛圍設計,社會工作都可以做到不忽略任何壹方,是社會工作即興發揮、多專業多資源整合運用的專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