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申請軟件發明專利的壹些案例

申請軟件發明專利的壹些案例

計算機軟件專利糾紛案件

近年來,國內外涉及計算機軟件專利糾紛的案件不斷發生。軟件專利訴訟發生在多媒體、操作系統、瀏覽器、殺毒軟件、電子商務等領域。微軟、甲骨文、SUN、Adobe、Macromedia、賽門鐵克、英特爾、惠普等公司都曾卷入計算機軟件專利訴訟。這裏有三個案例供參考:

案例1: Adobe和Macromedia互相指責對方侵犯專利。

案例:Adobe和Macromedia都是世界上受人尊敬的軟件公司,但兩家公司壹直處於高度的競爭之中。2000年8月,在Macromedia的Flash5上市前夕,Adobe向法院起訴稱,Macromedia的Flash軟件侵犯了他們的“浮動調色板”軟件專利,Macromedia否認並認為這是多年來眾所周知的技術。為了反擊,Macromedia在2001年6月突然提起反訴,稱Adobe的Photoshop和GoLive軟件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最終,法院判決Adobe侵權是事實,需向Macromedia支付490萬美元賠償。同樣,Macromedia的侵權也成立,需要向Adobe支付280萬美元的賠償。

點評:先打專利戰的Adobe,第壹場官司贏了,第二場官司輸了,吃的苦頭更多。Macromedia有自己的重要專利,所以有恃無恐。面對Adobe挑起的專利戰,Macromedia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最終選擇了專利反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案例二:Hilgraeve,壹家小公司,靠專利賺大錢。

案例:賽門鐵克是全球最大的殺毒軟件公司,旗下的諾頓系列殺毒軟件世界聞名。為了大規模清理市場,賽門鐵克試圖通過版權、反不正當競爭和商業秘密訴訟來起訴其他殺毒軟件公司,但這些非專利訴訟未能幫助賽門鐵克達到目的。沒想到,1997年9月5日,Hilgraeve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起訴賽門鐵克侵犯其美國專利號。5319776,其中涉及惡意代碼掃描技術。當文件傳輸到存儲介質時,軟件會掃描文件以查找病毒。如果軟件在存儲文件之前檢測到病毒,它將自動阻止存儲文件。這場專利糾紛持續了六年,最終雙方於2003年8月18日簽訂了和解協議。賽門鐵克將向Hilgraeve支付6250萬美元購買該專利。5319776和Hilgraeve的其他專利。賽門鐵克首席執行官湯普森表示:“我們最終決定解決這場專利糾紛,因為我們必須擁有這項技術,這對公司非常重要。”事實上,今年“沖擊波”等蠕蟲病毒對網絡的威脅已經使得上述掃描技術不僅對於殺毒軟件非常重要,對於防火墻和入侵檢測軟件也非常重要,而殺毒和防火墻軟件是賽門鐵克的核心產品。

點評:這是壹個典型的“蛇吞大象”的案例。Hilgraeve作為壹個小公司,通過專利訴訟打敗了強大的賽門鐵克,賺了大錢,足以證明專利攻擊的強大威力。這樣,中小軟件企業如果有了自己的核心專利,就可以攻防自如,進退自如,軟件巨頭也不敢回避。

案例三:微軟因侵犯阿爾卡特軟件專利獲654.38+0.5億巨額賠償。

案例:2006年6月22日,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寬帶設備提供商阿爾卡特朗訊在美國起訴微軟,指控後者侵犯其7項專利技術,請求法院判令微軟停止專利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2007年2月23日,美國法院壹審判決微軟侵犯了其中兩項MP3編碼和解碼軟件專利,微軟需向阿爾卡特朗訊支付654.38美元+0.5億美元的賠償,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專利侵權賠償金額。其中,罰款計算公式為Windows的銷量乘以2003年以來的電腦全球銷售價格。微軟對這壹判決表示不服,準備上訴,認為其MP3軟件不涉及阿爾卡特朗訊的專利,而是從業內公認的許可方Fraunhofer處獲得使用權。

評論:可能有很多軟件行業的人討厭微軟,因為它很霸道,很傲慢。但微軟不是神。近年來,多起專利官司讓他疲於奔命,這也深深刺激著微軟不斷加大專利申請的投入。雖然阿爾卡特朗訊和微軟的專利糾紛還沒有塵埃落定,但還是極大地震撼了整個MP3行業的神經。因為微軟不是唯壹壹家從弗勞恩霍夫購買MP3專利授權的公司,Adobe、Autodesk、Apple、Cisco、Hewlett-Packard和Sun等數百家公司都從弗勞恩霍夫購買了MP3專利授權。如果阿爾卡特朗訊最終贏得與微軟的專利官司,這些公司很可能會受到牽連,如此巨額的侵權賠償並不令人寒心。

結論:當計算機軟件的專利保護成為大勢所趨,專利的“禍害”遲早會湧入軟件行業的每壹個角落,直到空氣令人窒息。歷史可以證明,面對強敵被動挨打是沒有出路的,逃避現實也是沒有出路的。唯有自強才是上策。所以我們認為國內軟件企業應該與時俱進,盡快熟悉規則,擁有自己的專利武器,為企業大業保駕護航。

  • 上一篇:如何學好專業知識
  • 下一篇:受賄罪的量刑標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