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控制辦學規模,班級人數控制在36人左右,每班學生人數控制在55人左右。
◆加強校園環境改造,拓寬學生活動空間,建設優雅、安全、整潔的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綠色化、美化化、凈化化、知識化。
◆升級各功能室設備,重點升級校園網和教室多媒體教學平臺,達到省級先進學校硬件標準。
◆校園閉路監控系統建設。
◆學校食堂擴建改造,面積1200m2。打造壹支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結構合理、團結協作、身心健康的壹流教師隊伍。
◆建立壹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正派、團結協作、敢管敢當、開拓進取”的管理隊伍,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率。
◆以師德為核心,組建壹支“敬業奉獻、團結協作、技藝精湛、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培養壹批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中形成自己獨特風格,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到2010年,所有學科達到1 ~ 2名區級學科帶頭人,部分學科達到1 ~ 2名市級學科帶頭人。
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強本校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形成適應本校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通過各種教學評估活動,至少有10%的青年教師成為校、區、市級骨幹教師。
◆100%的教師取得了學士學位,15%的40歲以下教師取得了碩士或研究生課程水平。
◆力爭用3 ~ 5年時間建成壹批品牌學科(以中文組為突破口,其他學科積極跟進),努力打造壹批專家型教師,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德育網絡體系,建設壹支懂業務、善於管理、樂於奉獻的德育工作者隊伍,培養壹批“會做人、會求知、會勞動、會健身、會審美、會生活、會創造”和諧發展的學生,打造具有新華中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建立壹支懂業務、善於管理、樂於奉獻的德育隊伍。學校配備2-3名具有省頒發的心理教育與培訓B證資格證書的兼職心理咨詢教師。班主任盡可能持有C證資格證書,其他學科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必須持有本市心理健康教育與繼續教育培訓結業證書。
完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德育網絡體系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壹體德育網絡體系,使各類合作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德育工作取得實效。
◆培養學生具有壹種“觀念”(正確的人生觀),兩種“意識”(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三種“愛”(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社會主義事業),四種“力量”(意誌、競爭、合作、創造),努力使他們成為“人、知識、勞動”。
◆後進生轉化效果顯著。後進生轉換率力爭每年65,438+00%。五年後,後進生的數量將減少50%。
◆建立以“崇尚合作,追求卓越”為精神內核的新華中學校園文化。形成“團結樸素、求實創新”的校風,“積極健康、和諧向上”的班風,“知難而進、勤奮刻苦”的學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合作、學習、文明、進步蔚然成風。
◆學生違法犯罪率為零。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緊密結合課改新形勢,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實驗,實行目標管理,依靠合作產生效益,向管理要質量,使學校整體教學成績進入全區同類學校前列。
◆構建科技與人文教育的領先地位,做到“陶冶情操,陶冶品德;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以發展專長、增長智力為目的,引進了1 ~ 2種校本教材,自主開發了2 ~ 3種校本教材。
◆學生的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顯著提升,學校科技和人文教育氛圍濃厚,成績突出,特色鮮明,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科技和人文教育特色鮮明的學校。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達到新的高度,網絡應用平臺完善,學科教學資源庫健全,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運用。
◆合作教學成為學校的特色教學模式,各類合作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學科教學整體成績達到區內同類學校前列,部分學科(特別是語文學科)力爭成為區內優勢學科。
◆後進生轉化效果顯著。後進生轉換率力爭每年65,438+00%。五年後,後進生的數量將減少50%。
◆根據市、區對學生綜合評價的標準和要求,建立健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成長的機制,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中考成績每兩年上壹個臺階,力爭達到全區同類學校前列。樹立正確的學校教育科研觀,積極實施“研究型學校”戰略,努力構建立體化的校本教研機制和平臺,不斷深化創建合作學校的實踐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師骨幹,為學校開拓創新發展思路,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指導。
◆建立“新華中學教師培訓學校”,為教師搭建完善的校本培訓平臺。“研究-培訓-教學”機制健全,培訓特色鮮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成效顯著。
教師的科研意識明顯增強,初步建立了壹支研究型骨幹教師隊伍。
◆項目完成率應達到80%以上,推廣優秀科研成果50%以上。
◆城市規劃項目“合作辦學實踐研究”圓滿結束,積極推廣實驗成果。
◆完善教師科研和培訓檔案,建立發展性評價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與教學部共同開發校本課程,爭取自主開發1 ~ 2校本教材。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基本方針,大力加強體育、健康、藝術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使體育、健康、藝術教育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
◆培養每壹個學生追求與體育人壹起健身的願望,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重視和培養體育人才,營造校園體育鍛煉的氛圍。充分發揮體育學院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打造學校的競技體育項目,如男女籃球、男足、田徑等。,使其在區內乃至全市具有壹定的影響力。
◆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培養感受美、表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塑造和完善人格,陶冶高尚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藝術學院的功能,積極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經常性、豐富多彩的課內外藝術活動,並逐步規範化、制度化。
◆按照國家壹級標準配備必要的藥品和醫療設備。充分利用宣傳欄、報刊、健康講座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健康知識,使本校師生逐步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行為習慣,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確保健康事故率為零。加強教學、運動衛生、食堂衛生檢查,確保師生身心健康。建設壹支服務意識強的後勤隊伍,提供優質的後勤服務,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為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後勤保障。
通過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服務質量有了質的提高。
◆校園內的花草樹木種類越來越多,綠化覆蓋率越來越高,整個校園環境整潔美觀。
◆防火防盜機制健全,防範措施到位,重大事故發生率為零。
◆開源節流,節約水電,有效維持學校生產。
◆員工居住區管理規範,環境優雅,員工福利待遇不斷提高。
◆學校財產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健全,學校財產利用率較高,校務透明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