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什麽是“金融”?金融行業的人都是做什麽的?

什麽是“金融”?金融行業的人都是做什麽的?

什麽是“金融”?金融行業的人都是做什麽的?詞語解釋:金融

拼音:jón róng

基本解釋

【銀行業;金融]是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回收,存款的存取,外匯的兌換等經濟活動。

詳細說明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回收,存款的存取,外匯的兌換。

胡適的《世界上的中國》:“我們多想想吧。近年來,國內資產階級為了貪圖高利貸債務的利益,拼命借錢給中國,不僅延長了惡運的命運,而且破壞了國家財政。”丁玲《1930年春的上海(上)》:“許多大腹便便的商人和因為算盤打得辛苦而枯竭的噬血鬼,在金融動蕩不穩之下,都更有投機的動力。”浩然《晴天》第七章:“銀行領導幫助他懂得了金融工作對恢復國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性,他聽進去了。”【編輯本段】金融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貨幣的發行和回籠、存款的吸收和支付、貸款的發放和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證券的發行和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外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包括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以及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後形成的經濟範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是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不僅借錢融通資金,還發行股票融通資金。(2)信用是指所有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是指信用貨幣的融資。人們之所以要創造壹個“信用”之外的新概念來指代信用貨幣的融資,是為了概括壹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和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經緊密地結合在壹起。銀行信用可以創造和減少貨幣,是最明顯的金融特征,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概念新解

寧波大學商學院熊德平教授在2005年6月,其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與模式研究》研究報告通過驗收鑒定,並被邀請以成果形式呈送黨和國家領導人,引起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該成果獲得教育部科研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該成果已出版《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6月5438+10月出版,P66-80),論文《農村金融與農村金融發展:交易視角下的概念重構》《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2期,P8-13;在人民大學《農業經濟指南》全文轉載(2007年第12期,P120-126)中,為了給農村金融和農村金融發展下定義,從重新定義金融的概念入手,針對現有定義的缺陷,重新定義了農村金融和農村金融發展的概念,並以此定義為基礎,形成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系統協調。這壹概念及其研究結果值得農村金融理論研究、政策制定和實踐部門借鑒和思考。

以下是對該成果中財務概念的分析和定義。引用時請根據以上提示註明結果來源,以尊重和保護作者的知識產權。

壹,財務概念定義的重要性和現狀

熊德平教授的上述成果認為:“澄清金融的定義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毫無疑問,這是壹個學科中的大問題:壹個學科的最高理論成就,往往凝聚在如何定義和界定該學科的核心範疇上”(黃達,2001,P113)。長期以來,“金融是指資金的借貸活動或資金的融資活動,這壹點學術界已普遍接受”(江春,1999),但經過深入調查發現,“傳統金融理論和現代金融理論對金融的定義是不同的”(冉光和,2004,P19),“對'金融'有不同的看法。2001,P113),其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側重。”直到今天,還沒有壹個公認的統壹的理論定義...”(黃達,2001,P45)。面對這樣壹個核心範疇,這壹成果無意也無意論證公認的“金融”概念,但其內涵和外延的界定直接關系到研究框架的構建基礎。研究結果遵循黑格爾概念與理論的關系以及哲學對概念本質的理解,在綜合前人對金融定義的基礎上,試圖分析和界定能夠生長和支撐本研究理論框架的金融概念。

界定“金融”的概念,首先涉及的問題是由漢字“金”、“融”組成的“金融”與英文“FINANCE”的語義區別與取舍。黃大(2001,-11,44-45,113-120)和曾(2002,P10-14)。廣義而言,指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及相關活動。狹義口徑將“金融”定義在資本市場運作和金融資產供給與價格形成領域。英語中的“金融”壹詞有三種口徑:廣、中、窄。寬口徑的意思是:壹切與金錢有關的活動。它不僅包含了中文的“財”字,還包含了與中文“財”字完全不同的“* * *財”、“公司財”、“家庭理財”等概念。狹義口徑是指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中口徑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儲蓄協會、住房貸款協會、經紀人等中介服務。可以看出,中文“財”字的寬口徑和窄口徑分別相當於“財”的中口徑和窄口徑,而寬口徑的“財”是“* * *財”、“公司財”、“家庭理財”、“財務”在中國的總稱。因為這項研究的主題和任務是從系統的層面揭示“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內在聯系,探索協調發展的機制和模式,這壹成果將對“金融”進行中國廣義的定義。

二,現有的關於金融概念定義的爭論

對“金融”現有定義的進壹步考察表明,雖然有各種不同側重點的表述,但仍未達成共識,但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對“金融”的不同表述,根據其視角和側重點,大致可以分為“金融中介論”、“金融資源論”、“金融產業論”和“金融媒體論”。其中,金融中介理論在中國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字典和教科書對金融的定義基本都來源於此。其他主要觀點主要集中在近幾年的學術研究中,其他基本都是基於金融中介理論的延伸或擴展包。

1,《金融論》認為“金融是貨幣資金的融通,是指通過貨幣流通和信貸渠道融通資金的經濟活動”(王·,2002)。慈元(1915):“今天貨幣叫金融,以前叫貨幣政策”。1920北洋* * *整理金融債券中的“金融”特指通過信用中介進行的貨幣融資。《辭海》(1936版):“貨幣流通是指融資的形式,原名貨幣政策。”《辭海》(1979)有:“貨幣資金的融通。泛指壹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有關的活動。”在1986中,韋氏第三版新國際詞典將“金融”定義為“包括貨幣流通、信貸發放、投資和銀行設施提供的系統”。可見,“金融中介論”歷史最悠久,占據主流地位[2],但深入分析發現,這壹定義雖然準確概括了金融活動的過程,但其背後隱藏了金融的本質屬性,似乎“金融”就是金融同意重復的嫌疑。

2.金融資源論認為,金融是對人類社會財富的索取權,是貨幣化的社會資產;它以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具有“股票”的形式,既連接了現在和過去,又連接了金融股票的投資和消費過程以及現在和未來之間相應的制度轉換;金融是壹種資源,是壹種有限的或稀缺的資源,是壹種社會戰略資源(白欽先教授等,2000)。這壹定義為金融資源的配置奠定了理論基礎,但它只關註了金融的靜態意義,而忽略了金融的過程和功能。

3.“金融產業論”認為,“金融是金融中介行為和機制的總稱,是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部門平等的產業。金融業是指以市場運作為基礎,以金融商品和服務為手段,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組織體系和實施機制的總稱(冉廣和,2004,)。《金融產業論》中對金融的定義更多的是與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的執行機制和內在屬性有關,強調金融是經濟系統中平等的壹部分,但主要側重於從產業的角度進行論證,其作用機制只是隱含在產業的概念中。

4.金融工具論認為,在計劃經濟中,金融是壹種計劃工具,而在市場經濟中,金融是壹種宏觀調控手段,強調金融的功能,卻忽視了它的主動性和先導性。財經傳媒理論的財經觀認為,財經是傳媒經濟實施的虛擬系統,同樣註重功能卻忽視了財經本身的獨立性。這些定義未能認識到金融“實際上是財產的借貸或財產的跨期交易”(江春,1999),“金融”是信用的轉移”(汪丁丁,1997)。僅憑這種形式上的定義,很難把握農村金融的理論內涵,也很難進壹步深入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關系的原理。

第三,熊德平教授金融觀的新闡釋

熊德平教授認為,金融的本質在於金融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對“金融”的不同定義實際上是不同歷史背景、不同視角和目的的金融現實的反映。遵循金融與經濟關系理論的分析框架,本文考察了金融的歷史和當代表現。基於以往的定義,這壹成果認為“金融”要麽是“貨幣流通”金融,要麽是“金融市場”金融。其本質是信用交易制度化的產物,是由不同產權主體組成的,在信任和約束的基礎上,通過信用工具,實現“規模經濟”的信用交易活動以及組織這些活動的制度的總稱。這個概念可以概括為“信用交易理論”。

“信用交易理論”的核心觀點是,金融是分工和交換的產物。不同產權主體的存在是金融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②所有權的分散和生產的集中之間的矛盾,不同財產所有者的風險能力和管理能力,資金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對稱分布,是金融產生和發展的充分條件。前者是金融的社會基礎,後者是金融的自然基礎。(3)“規模經濟”的存在和財產所有者對“規模收益”的追求是金融存在和發展的內在動力。(4)建立在制度有效約束下,基於心理信任和安全感的信用交易是金融的基本特征。⑤完全依賴信用的金融,使經濟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化,從而使信用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金融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體系可以從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兩個體系來觀察和研究。這就是金融的功能效應。⑥金融的表現形式和組織形式始終處於發展變化之中,其狀態多樣化、結構多樣化、功能拓展化、制度規範化和組織規範化成為金融發展的外在特征。現代金融已經發展成為資金的流出和流入,連接它們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以及管理它們的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和執行系統和機制的組合。它不僅可以通過融通資金、傳遞信息、提供流動性支持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還可以通過大數定律、提供專業化服務和套期保值來有效分散和降低風險,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產或消費效率。它與其他經濟體系相似。⑦金融不同於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是金融專業化的產物,是依靠專門的知識、能力和聲譽提供中介服務的“專家”組織。金融機構的價值在於其金融功能的發揮,而不在於其規模、數量、表現形式和組織形式的先進與落後。⑧金融與信用齊頭並進,不僅不是來源於貨幣,而且良好的貨幣體系有賴於金融信用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1】這種分類完全是為了方便概括、綜合和表達,而不是為了在嚴格的學術論證基礎上對流派或學術思想進行分類,也不代表原創者就是意圖。

[2]目前國內大部分金融或貨幣銀行學教材對金融的定義基本遵循這壹概念。

金融

金融學是經濟學的壹個分支,研究金融。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執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編輯本段]財經網站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財經網站之壹。2004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金融板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納斯達克:JRJC),是中國目前唯壹壹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金融互聯網公司。上市後,金融界先後入選德勤“2004年中國商業網站100強”、“2004年信息網站10強”、“2004年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企業500強”。【編輯本段】金融學與經濟學的關系金融學起源於經濟學,但現在已經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現代金融學和經濟學壹樣,從微觀主體的理性行為入手(行為金融學考慮的是非理性行為),構建考慮時間和不確定因素的市場均衡體系。本文研究金融系統在跨期資源配置中的機制和作用。但是,金融學不同於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比如金融資產定價中常用的無套利分析,它實際上比經濟學中的供求定價分析更具有壹般性,更容易在市場上實現。金融學和經濟學的另壹個區別是,前者考慮的是市場中的隨機因素,因此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經濟的概念比金融的概念要寬泛得多。

金融是經濟的壹個小分支,但又各有側重。

經濟學是壹級學科,金融學是二級學科。經濟學下,經濟學研究壹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式和道路。它是壹個宏觀的觀點,它對經濟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工業和農業。金融學只研究壹國經濟領域中的金融方面,如貨幣、證券、金融市場等。【編輯此段】金融學1的特點。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經濟學中的信用是商品交易的壹種形式,對應的是即期交易(即時結算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礎,金融最能體現信用的原理和特點。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信用已經與貨幣流通融為壹體。

(2)信用交易的固有特征。

A.壹方以對方償還為條件,將商品(包括貨幣)的所有權或部分權力轉讓給另壹方;

B.壹方所有權或其權力的首次轉讓與另壹方的相對償還存在壹定的時間差;

c先交付的壹方需要承擔壹定的信用風險,信用交易的發生是建立在給予對方信任的基礎上的。

2.原則上,金融必須以貨幣為對象。

3.金融交易可以發生在各種經濟部門之間。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場

公司金融(en:公司金融)

金融工程

金融經濟學

投資

貨幣與銀行

國際金融

財政(en:公共財政)

保險

數學金融

金融計量經濟學

從另壹個角度來說,金融學起源於經濟學,但現在已經從經濟學中相對獨立出來,有了相對系統的研究方法。

同時,現代金融學還停留在現代經濟學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內。其特點是從微觀主體的理性行為入手(行為金融學也考慮非理性行為,如錨定效應),構建壹個考慮時間和不確定因素的市場均衡體系,考察金融體系在資源跨期配置中的機制和作用。金融學創造了經濟學獨特的研究方法。比如金融資產定價中常用的無套利分析,其實比經濟學中的供求分析更具體,更容易在市場中實現。此外,非常重要的壹點是,新古典經濟學發展的預期概念在金融學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金融學考慮的是市場中的隨機因素,因此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依靠數學和計量工具進行相對準確的分析。

從程序的角度來看:

1,國外大學開設的金融相關的碩士項目多種多樣,但都是應用型的,課程也不盡壹致。這些項目大多在商學院,傾向於實證分析。經濟系很少提供類似的項目,雖然有壹些。有些碩士項目培養的是能夠進行技術分析的專業人才,所以對數學應用能力要求較高。比如數據處理,統計分析,更先進的軟件等。具體還要看具體學校開設的具體項目介紹及其課程結構。

2、博士項目。壹些國外大學的商學院會培養金融方面的博士。但是大部分經濟系都可以培養金融學博士,雖然名字可能是經濟學博士。金融經濟學,金融計量學,這些專業課都是高度數學化的,而宏觀金融,比如國際金融,往往被歸為宏觀經濟學研究。

最後是公司財務,有點重疊的意思,也可能叫公司財務。涉及到財務和管理的很多東西。

這裏說不清楚,因為個人理解有限。妳可以參考錢穎壹教授的三篇文章。此外,每個學校的課程都有偏見。請在申請前仔細閱讀。雖然都叫金融,但內容可以千差萬別。

●經濟學專業

主要科目:經濟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西方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學、經濟理論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

職業定位: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計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

●金融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金融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夠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等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等基礎理論和知識。,接受過相關業務的基本培訓,具備金融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知識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具備辦理銀行、證券、投資、保險的基本能力;

3.熟悉國家金融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趨勢;

5.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壹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菜:

主要科目:經濟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財務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學、投資銀行學理論與實務等。

哪些金融人才最受歡迎?柯睿咨詢公司CEO高永認為,以下十類金融人才炙手可熱:

金融分析師(CFA):自1963在美國首次開考以來,迄今為止全球只有35500人通過考試。中國大陸只有50人有CFA資格。上海未來三年對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只有30人。

特許財富管理師:必須在金融機構工作5年以上,有良好的經濟基礎,精通至少兩個投資領域。

基金經理:負責基金的募集、運營和管理,以及上市後的監控。妳需要了解國外的操作規則,對國內市場非常了解,可以利用投資工具有效規避各種風險,實現最佳投資組合。

保險精算師:我國《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必須聘用金融監管部門認可的精算師。目前全國精算師只有50人左右。專家預測,未來10年急需5000名精算師。

證券經紀人:國內7000萬股民的龐大投資群體,為證券經紀人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壹個合格的證券經紀人應該具備紮實的金融知識和豐富的投資經驗。

首席信息官:要求熟悉國際金融業務,有國際銀行IT系統規劃建設經驗。

投資管理人才包括四大類,分別是創業投資人才、融資租賃人才、金融業務代表和個人投資顧問。他們應該對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的投資有正確的判斷,並有企業管理的經驗。從事風險投資,最好有創業經驗,懂財務,懂人力資源管理,懂市場營銷,懂銷售。

證券分析師:主要從事宏觀經濟研究、行業研究、個股研究、專題研究和機構投資規劃,能夠引導投資者明確市場投資方向。壹般要求具有經濟學碩士及以上學歷,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具有3年以上證券期貨專業投資市場操作經驗。

高水平保險銷售人員:隨著保險業的健康發展,高水平保險銷售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必須提高。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業務發展總監敖寶蓮透露,友邦保險今年在上海有4700名代理人,明年有望將套房擴充至6000人左右,要求從業人員了解金融保險、金融稅收政策等綜合知識。

理財顧問:為個人客戶提供理財指導,量身定制理財方案。

金融業是做什麽的?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包括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和租賃。

金融業具有指數性、壟斷性、高風險性、利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的特點。指標是指財務指標從各個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別情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壟斷壹方面意味著金融業由央行嚴格控制,未經央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設立金融機構;另壹方面是指特定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PICC、平安、太保。

高風險意味著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地,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單位和個人,其商業決策的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利益依賴是指財政利益依賴於國民經濟的整體利益,受政策影響較大。高負債經營是指自有資金比例低於壹般工商企業。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和監督經濟的功能。

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中國對此有壹個認識和發展的過程。過去,中國金融業發展緩慢且不規範。經過十多年的改革,金融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金融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什麽是金融?金融是做什麽的?答:金融就是融資。

金融是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回收,存款的存取,外匯的兌換等經濟活動。

金融可以從事的行業主要有:

銀行業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所等。)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外匯和理財機構等。).

E港金融是做什麽的?好像是搞理財和車貸的。具體可以去官網看看。

互助存款金融是幹什麽用的?互存金融致力於打造P2F形式的理財,是指壹種從個人到機構的理財,因為借款人是機構,而不是個人。

金融網絡是幹什麽用的?金融人網就是要推廣精神交易的文化。有壹個神秘的團隊在跑步。他們有黃金、外匯、股票的培訓,每天都打電話下單。單呼模式獨特,是精神交易所獨有的。據說準確率在85%以上。金融聘請《頭腦交易的秘密》壹書作者單仲謙為首席顧問,單受邀做《莊子與金融》講座,這是關於頭腦交易的系列講座。

金融銷售是做什麽的?它銷售理財的金融產品。

金融衛士是做什麽的?金融護衛也叫護衛。是負責運送現金和重要憑證到銀行或其他大型商場的保安。

押運員的職責是用生命捍衛國家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他在押運過程中絕不能損失國家壹分錢,在有人搶劫他的時候也要盡力與壞人鬥爭。

押運員作為特殊職業,依法攜帶、使用槍支的行為受法律保護;但是,非法攜帶、使用槍支的,也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浩源金融是做什麽的?是壹家公司,做p2p網貸,還有線下小額貸款,信用卡業務,銀聯pos機等。好像就這些了,我再也不知道了!

  • 上一篇:如何理解法家思想中的法治精神對現代法治建設的意義
  • 下一篇:裁決效力的司法確認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