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女性患有不孕癥,先天性子宮畸形,或者沒有子宮,所以不能懷孕。子宮移植就是用移植子宮的方法讓她們懷孕。
如何進行子宮移植?
子宮移植手術和隨後的妊娠過程分為六個步驟:
1.有意捐獻子宮者主動提出自願捐獻,並提前在器官捐獻中心進行了6個月的配型檢測,確保基因匹配;
2.子宮移植要及時,因為切除的子宮只有12小時的存活能力;
3.受者需要在移植後3個月、孕前服用抗排斥藥物;
4 .在新移植子宮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醫生將之前冷凍的胚胎移植到新的子宮中;
5.孩子成熟後,剖腹產出生;6.孩子出生或移植到子宮內2-3年後,如果沒有生育的必要,就切除新移植的子宮,徹底排除排異反應。
6.孩子出生後或移植入子宮2 ~ 3年後,如果沒有生育的必要,將取出新移植的子宮,徹底排除排斥反應。
子宮移植能生孩子嗎?
子宮移植基本上還是考慮人工授精或者試管嬰兒移植,子宮移植的這種技術或者方法暫時在臨床上還不是很完善。但是如果壹直想要孩子,就需要看子宮的發育情況,子宮內膜的狀況。這些都是評判的標準。
子宮移植是永久性移植嗎?
患者接受子宮移植後可選擇生育1-2個孩子。但生完兩個孩子後,移植的子宮需要手術切除。這個時限是停止抗排斥藥物的持續使用,從而徹底消除排斥反應,避免長期風險。
如今,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放開,很多因獲得性婦科腫瘤、產後出血等危重疾病而被迫切除子宮的人,有望通過子宮移植實現自己的“二孩”夢想。
子宮移植面臨的問題
問題壹:捐贈者難找。
這是活體移植技術。除非是近親,壹般人都不願意做捐獻者。丁醫生說,子宮切除術可能會給供體帶來壹些術後並發癥,比如損傷、出血、血腫等。當然,這些都可以在休息壹段時間後恢復。對於年齡小於45歲的供體,子宮切除術可能會對卵巢血供產生影響,導致卵巢功能下降,絕經提前。所以供體最好是對生育沒有要求的絕經後女性。但是要找到壹個真正願意捐獻子宮的捐獻者還是相當困難的。
問題2:切割血管和連接血管
丁醫生說,為了移植成功,在切除供體子宮時,需要多保留壹點血管蒂,以利於移植成功。移植患者的西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陳必良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整個手術歷時14小時,基本完成了血管的切割和連接。”
子宮是由血液供應支持的器官,它的第壹個移植問題是連接血管,重新建立子宮的血流。由於子宮的血管壁較薄,如果在手術過程中不小心弄破了血管,其他血管可能會形成血栓,導致無法縫合,增加了失敗的可能性。因此,子宮移植仍然是壹個世界性的醫學難題。
問題三:反排斥
子宮移植後,受者必須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但選擇哪種藥物,服用多少,由於之前病例太少,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而如果懷孕,要減少多少抗排異藥物才能保證胎兒不受影響,也是未知數。此外,受者也可能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問題四:妳能承擔懷孕的重任嗎?
從之前的案例來看,只有1例妊娠成功,所以移植子宮能否承擔妊娠重任還是未知數。
丁醫生指出,即使妊娠成功,移植子宮妊娠風險也比正常子宮高數倍,屬於高危妊娠,早產、流產風險大,胎盤血供能否得到保障也不好說。
問題五:倫理很悲哀。
即使子宮移植在技術上不是問題,也要經過倫理上的關卡。捐贈人和受贈人是什麽關系,是否涉及經濟利益,捐贈人和受贈人是什麽心態,家屬是否理解?這些人的自然感受,在做子宮移植手術前要評估和考慮,過了倫理關才能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