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是口頭表達。是不是工傷不是妳說了算,而是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如遇工傷或疑似工傷,要抓緊向工傷保險鑒定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只有工傷認定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結論才具有法律效力。
事實上,工傷既包括工傷,也包括職業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有七類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壹)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受到事故傷害的。這是我們大家最熟悉的工傷。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性或收尾性工作而受到事故傷害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實我們進入職場後,如果換衣服準備上班,被撞了腳,也可能是工傷。只要是準備或完成工作所必需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比如勸阻顧客的壹些不良行為免受暴力傷害。
(4)患有職業病的。千萬不要誤解職業病,以為長時間電腦導致的頸椎病屬於職業病。實際上,職業病是指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出差期間,因工負傷或者發生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像銷售人員,上門維修人員,主要是工作相關,導致事故。本條不限制工作場所,比如安裝空調的工人。
(六)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這有壹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這不是我的主要責任。
(七)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其實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規定,有三種情況可以認定為工傷。
(壹)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經搶救無效在48小時內死亡的。這不是工傷,但也算是工傷。甚至員工本身得的病也和工作無關。壹般可以理解為突發疾病死亡或搶救後48小時內死亡。所以也有壹些爭議,比如死亡49小時算不算?
(二)在搶險救災活動中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即使不是妳的工作,只要妳是在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傷害。比如制止小偷小摸,歹徒受傷,屬於工傷,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
(3)原在部隊服役,因戰、因公致殘的職工,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不言而喻,照顧革命傷殘軍人是必要的。
工傷是壹種狀態,只要被認定,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條件不夠的,不認定為工傷。
相關的工傷認定條件之壹與本人責任相關,是在上下班途中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
所以發生工傷事故後,趕緊申請認定。只要被認定為工傷,就可以享受工傷報銷等後續待遇。
工傷遵循“勞動者無過錯原則”,也就是說妳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反之,可以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治療有兩個主要階段,妳可以提出索賠:
1.工傷待遇康復期:首先,符合規定的工傷待遇費用由社保工傷基金支付,社保不能報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單位未給職工購買工傷保險的,所有醫療費用和後付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其次,夥食費按70元壹天(當地標準)計算,停工工資照發。根據《工傷條例》規定,工傷期間原福利待遇不變,也就是說,之前壹月發多少錢,傷後發多少錢;工傷期間住院休息幾個月的,給幾個月。另外,住院期間,需要護理的由單位安排,或者由單位支付護理費。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工傷康復。工傷康復期間,也是帶薪停工期,工資福利待遇也照發。康復後要及時申請傷殘鑒定。
2.工傷鑒定後的待遇包括三次壹次性支付,結合妳的傷殘等級。具體來說,壹次性傷殘津貼為X個月(社保按傷殘評定後的繳費基數計算),壹次性工傷醫療津貼為Y個月(社保按離職時的繳費基數計算),壹次性傷殘就業津貼為Z個月(單位按離職時前12個月的工資計算)。提示:由於繳費基數壹般與實際工資不壹致,社保繳納的兩項福利與實際福利會有差異,需要單位補足。具體計算參考三個因素:壹是妳所在地的工傷賠償標準,二是妳的傷殘等級,三是妳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不足12個月的,按照實際超過21天的月份計算平均值;低於當地社會工資60%的,按60%計算,高於社會工資300%的,按300%計算。
以上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希望能幫到妳!
來說說我的觀點吧。只要是認定為工傷,工作時間或者工傷,我覺得我不應該承擔責任,因為個人是弱勢的壹方。有人受傷,可能是因為違規操作或者不按規定工作,認為自己應該承擔責任。按照法律規定,只要認定為工傷,就不應該承擔責任。我也是受過工傷的人,也查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
發生工傷,根據法律規定,公司應當自傷害發生之日起壹個月內向勞動部門申報工傷。公司不申報的,個人自傷害發生之日起壹年內向勞動部門申報。我想保留住院或者醫療費用的證明,工傷的證據。如果有賠償糾紛,有工傷證明和醫藥費收據,是和公司協商賠償的依據。如果公司協商解決不了,建議找勞動部門或律師,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維護自身利益。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註意安全。有壹個好的身體比有更多的錢更重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是資本,生命和健康是無價的。
很高興回答妳的問題。
如果在工作中正常操作,用人單位有責任,勢必跑路,不管是人為失誤還是機器失誤,造成工傷。
如果是在那段休息時間,我受傷是因為我的好奇心或者對操作機器的無知。用人單位也有責任,但是責任比較小。賠償金額可能沒有這麽多。
在此,建議您以安全和標準化的方式操作生產機器。工傷事故的發生是老板和員工都不願意看到的[害羞]
壹、工傷保險中的精神工傷遵循“勞動者無過錯”原則,也就是說,只要被行政機關認定為工傷,妳就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反之,可以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妳不能假定妳對這項工作負責。只要認定妳不承擔工傷責任,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的,由社保中心賠償,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的,由單位賠償。
2.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壹的,不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壹)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殘或自殺。這種情況下,無法認定工傷。
3.賠償項目:1,工傷治療費,按職工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支付,停薪留職期間按原工資支付;2.工傷鑒定後的待遇包括三項壹次性支付,根據妳的傷殘等級確定,具體為壹次性傷殘津貼和工傷醫療壹次性傷殘就業津貼,根據社保繳費基數和當地企業工資標準確定。
關於工傷,要不要個人承擔責任?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妳,任何工傷或者個人過錯都不用承擔責任,這叫無過錯責任。雇主必須承擔全部責任。而且國家明確要求所有用人單位為員工銷售五險壹金,其中工傷保險是必須強制的。如果沒有購買。也是違反國家法律和政策的。那妳應該對所有的工傷負責。我建議作為工傷受害者,盡量回歸理性。根據法律法規與雇主聯系。努力找到壹個和平合理的解決方案。不要漫天要價,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壹旦走上訴訟之路。雇主,只要找借口繼續拖妳幾年。妳失去的會比妳能承受的更多,所以如果妳不能起訴,試著和平調解。這樣更有利於用人單位切實履行責任。工人光榮!祝妳早日康復。
我在為工傷維權。我們可以互相討論。
有壹個工傷條例,只要是在工作期間發生的傷害,都屬於工傷。
但如果有自殘,就不算工傷了!
但是公司有扯皮的習慣,有利於自己的可能性,他們是不會放過的。例如,如果沒有明顯的創傷,他們可能會爭辯說,這是壹名員工,而不是在公司發生的。
總之,如果發生工傷,要及時按照流程處理,不要對公司心存感激。“等等看”“公司會處理的,我相信公司。”
這些想法絕對不能允許,壹切都要依法操作。最終無論受傷害者是否應該承擔任何責任,都以法律為準。
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
如果妳受傷了,首先要做的就是保留證據。壹般要先通知值班領導,看時間。如果領導讓妳自己就醫,妳最好打120。
住院治療後,醫生在填寫傷情病程時要詳細告知時間、地點、傷情,明確告訴醫生自己在上班。
盡快通知分管工傷的人力資源專員(電話可錄音)並要求辦理工傷手續,所有醫療費用由公司先行墊付。
如果主管領導找妳談不去工傷,只要妳住院,妳最好不要同意,因為妳無法判斷妳受傷的程度。
工傷無違規操作,醫療期工資不低於工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不要怕得罪領導受傷,那說明妳從事的是危險的崗位。得罪了又能怎麽樣?
只要把工傷證明寫下來,就會根據傷情判斷是否需要做傷殘鑒定。
“工傷”是口頭表達。是不是工傷不是妳說了算,而是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工傷是壹種狀態,只要被認定,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條件不夠的,不認定為工傷。如遇工傷或疑似工傷,要抓緊向工傷保險鑒定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只有工傷認定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結論才具有法律效力。
事實上,工傷既包括工傷,也包括職業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有七類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壹)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受到事故傷害的。這是我們大家最熟悉的工傷。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性或收尾性工作而受到事故傷害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實我們進入職場後,如果換衣服準備上班,被撞了腳,也可能是工傷。只要是準備或完成工作所必需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比如勸阻顧客的壹些不良行為免受暴力傷害。
(4)患有職業病的。千萬不要誤解職業病,以為長時間電腦導致的頸椎病屬於職業病。實際上,職業病是指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出差期間,因工負傷或者發生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像銷售人員,上門維修人員,主要是工作相關,導致事故。本條不限制工作場所,比如安裝空調的工人。
(六)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這有壹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這不是我的主要責任。
(七)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其實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規定,有三種情況可以認定為工傷。
(壹)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經搶救無效在48小時內死亡的。這不是工傷,但也算是工傷。甚至員工本身得的病也和工作無關。壹般可以理解為突發疾病死亡或搶救後48小時內死亡。所以也有壹些爭議,比如死亡49小時算不算?
(二)在搶險救災活動中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即使不是妳的工作,只要妳是在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傷害。比如制止小偷小摸,歹徒受傷,屬於工傷,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
(3)原在部隊服役,因戰、因公致殘的職工,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不言而喻,照顧革命傷殘軍人是必要的。
發生工傷事故,企業對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但受傷者所在的工段、車間、主管部門應負相應責任,受傷者也應如此。具體情況要根據企業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進行責任劃分,受傷員工治療時有可能扣獎金、年終獎甚至降職,但員工治療費用和傷殘等級的賠償金額不小。所以員工不要以為出了工傷就應該得到什麽。妳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損失。所以工作中壹定要註意安全,保護好自己,不要傷害同事,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