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壹封來自緹縈的信讓世界免於體罰。

壹封來自緹縈的信讓世界免於體罰。

西漢孝文帝十三年五月,齊國太守淳於髡犯罪,應受刑罰。朝廷命獄官將他逮捕,押在長安。

太倉公沒有男孩,只有五個女兒。太倉公被抓走的時候,罵女兒說:“生了孩子沒有男孩,有急事壹點用都沒有!”他最小的女兒緹縈獨自傷心地哭著,跟隨父親來到長安。

她上書朝廷說:“我父親是個官員,齊國的人都稱贊他誠實公正。現在他應該因為違法而受到懲罰。我難過死人不能復活,被折磨的人不能再接上四肢。就算以後想改過自新,也是沒有出路的。我願意被接進政府做奴婢,以贖罪父親的罪惡,給父親壹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緹縈的信被送到皇帝那裏,漢文帝同情她的孝順,於是寫了壹封信說:“我聽說在漢朝,罪犯的衣服和帽子上都畫有特殊的圖案和標記,使他們與普通人不同,以此來羞辱他們。這樣,人民就不會違反法律。原因是什麽?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極其清晰。”

“現在法律規定肉刑有三種:刺臉、割鼻、斷腳,但不能禁止奸淫犯法。錯在哪裏?難道不是因為我缺乏道義,教育不清嗎?我深感慚愧。所以君主的訓練方法不好,無知的人就會落入犯罪的羅網。”

“《詩經》上說‘平易近人的君子,猶如保護和養育人民的父母’。現在人犯了錯誤,沒有教育就受到了懲罰。有些人想洗心革面,沒有辦法做到。我非常同情這些人。懲罰的嚴厲程度,如斷肢;刻壹個肌肉,刺壹個皮膚,終身不復原,這是多麽痛苦和不道德的行為啊!作為人民家長的意義在哪裏?體罰應該被廢除。”

宰相張蒼根據這壹法令很快廢除了肉刑,並重新頒布了新刑法。是緹縈,壹個小女孩,用壹本孝經救了她的父親,為廢除體罰做出了貢獻,為全世界無數人帶來了利益。而緹縈救父的孝道,也成為了後人所稱道的典型孝道。

為此,班固寫詩贊美緹縈:

三王德密薄,但後來用體罰。

太倉有罪,就交給長安。

我討厭沒有孩子,我被困住了,我很孤獨。

女兒向父親抱怨逝者不能生。

看書的時候想到了古歌《雞鳴》。

煩惱毀裂,晨風攪聲。

對漢孝文帝,我感到哀婉深情。

壹百個人不如壹個緹縈。

緹縈寫信拯救他父親的成功,我認為有三個關鍵點:

第壹,她有足夠的勇氣。

封建社會的女人和現在不壹樣。他們大多數都是“在內室中長大,沒有人認識她”,而且他們平時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更不用說去法院起訴朝廷。緹縈只是壹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她千裏迢迢從偏遠的齊國來到長安,求爺爺告奶奶。歷經千辛萬苦,她把“狀子”交給了皇帝。沒有過人的膽識和過人的膽識,是絕對不行的。

二是要有過人的智慧。

緹縈信的內容非常巧妙。首先,他說他父親是個清官,各地的人都稱贊他清廉公正。這種正直官員的取向能讓皇帝感覺良好。就像看到壹篇作文寫得很漂亮,首先多加了兩個印象點;二是突出她爸爸想改過自新。作為壹個皇帝,當然不想壹棍子打死所有的官員。我得給他們壹個棄惡從善的機會。犯錯是人之常情。如果妳改變了,那就太好了!這使皇帝的同情心增加了壹點;第三,他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減刑,可見孝心。漢代本來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道德教育的精髓是“孝、信、禮、廉、恥”。“孝”在“八德”之首,讓皇帝有充分的理由在道德上原諒她的父親。

第三是要有合適的機會。

不是所有人都能告聖旨成功的。如果妳遇到夏傑或商紂之類的暴君,妳會被直接拉出來砍死。所以危險系數還是挺大的。然而,緹縈遇到了漢文帝,這也是壹次偶然的相遇,使它成為壹個美麗的話題。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仁政皇帝。他本來就對緹縈的義舉深表同情,可以舉壹反三,反思自己的“無德無義”,不給罪犯“改過自新”的機會,從而從根本上廢除體罰,開歷史先河。這是壹顆多麽仁慈的心啊!

古人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似乎是最重要的。有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壞事可以變成好事,不幸的經歷可以成為永恒的故事。不是嗎?

  • 上一篇:四川移民如何評價漢娜·阿倫特?對世界有什麽影響?
  • 下一篇:最快解決拖欠勞務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