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險指數評價方法的產生和發展
美國陶氏化學公司於1964年出版了第壹版風險指數評價方法,至今已修訂了六次,提出了第七版。陶氏化學公司的方法推出後,各國競相研究,推動了這項技術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壹些不同的評價方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英國ici公司的Mond branch法。陶氏化學公司的方法在第三版中的評價結果是用火災和爆炸指數來表示的,而英國ici公司的Mond分公司根據化工行業的特點擴展了毒性指數,並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引入了補償系數的概念,使這壹方法向前邁進了壹大步。陶氏化學公司在吸收蒙德法優點的基礎上,進壹步將單位風險轉化為最大財產損失,技術日臻完善。風險指數評估方法圖譜。
中國也開展了風險指數評估研究。1992發布的國家標準《光氣生產安全評價》中采用的風險指數計算程序如圖9-5所示。光氣生產中,處理的物料有易燃易爆的壹氧化碳、液氯等。,而且還有光氣、壹氧化碳等劇毒物質。根據這壹特點,除了火災和爆炸外,毒性也是評價中重點強調的。本研究結合我國光氣生產工藝水平和設備現狀,擴展了毒性指數的計算,提出了“工藝毒性”的新概念。在圖9-5中,mf代表材料系數,F &;Ei代表火災爆炸指數,11代表毒性指數,F &;Ei和11分別代表補償後的火災、爆炸指數和毒性指數(即根據采取的預防措施和安全措施進行修正)。
兩種化學公司方法不同版本的比較
陶氏化學公司方法的異同總結如下:(1)材料系數(mf)。
在第二版中,材料系數(mf)取決於材料的沸點、燃點和燃燒範圍。第三版是基於燃燒熱和反應熱。第四版物質的反應性(物質的不穩定性,與水的反應性等。)進行了重點介紹,並確定了由化學活性nr和燃燒性nf計算材料系數的原理。雖然在第五版和第六版中做了壹些修改,但這個原則從第四版開始就沒有變過。
(2)火災爆炸指數(F & amp;ei)
各個版本的做法相同,都是先根據材料系數計算貸款、火災、爆炸指數,再考慮工藝風險。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中,除了材料系數之外,還考慮了壹個特殊的材料系數,在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和第七版中取消了這個系數。此外,根據F & amp;基於ei大小的危險等級劃分也發生了變化。
(3)防災措施
在第三版之前,防災措施是根據火災爆炸指數的大小來選擇的。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和第七版首先選擇合適的防災措施,然後計算這些防災措施的補償系數。
(4)引入最大可能財產損失
第四版以來最大的特點是引入了最大可能財產損失。由火災、爆炸指數和物質系數,計算出機組事故可能的損失量。采取防災措施會直接減少可能的金錢損失。在第五版之後,還計算了最大可能的工作et損失和停堆損失。
(5)安全管理
起初,美國陶氏化學公司首創的風險指數評價法完全是為了評價過程的內在風險。在以後的版本中,逐漸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內容:首先增加了“操作規程”,在最近推出的第七版中,增加了“開展風險分析活動”的內容。65438-0994美國陶氏化學公司評價方法第七版問世。與第六版相比,其基本評價程序和評價內容沒有變化。主要改進如下:
(1)根據火災爆炸指數的大小來劃分危險等級。
②進壹步討論了最大可能財產損失和設備布置。
③安全措施補償系數中增加了危害分析活動的內容。
④增加了壹些新的材料系數值。
⑤為了便於計算和處理,在系數選取和表格設置上做了壹些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