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普通話的使用和推廣是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師生能用普通話流利交流,是我們成功進入社會生活、進入經濟文化舞臺的必備因素。“說普通話,講文明語,寫規範字”“說好普通話,廣交天下朋友”“說好普通話,方便妳我他”等標語張貼在我園各班的家庭聯系欄和走廊上。深厚的宣傳氛圍促進了教師和家長講普通話、寫規範字的意識,使全園師生和家長意識到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
2010九月下旬,我是中國佤族,我喜歡說普通話”演出也在我園舉行。活動中,孩子們依次上臺,壹個個表情自然,活潑可愛,通過朗誦兒歌、唱歌、講故事、講笑話等方式,用流利、標準的普通話進行表演,展示了孩子們紮實的普通話基本功和和諧精神。2010 10我園參加市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評審,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作為幼師,我們不僅要堅持說好普通話,還要說得標準、流利。並督促和糾正孩子說好普通話,起到表率作用。因為語言受環境、年齡、習慣影響很大,越晚學普通話越難。所以從小學習普通話,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通過我們在園內推廣普通話,可以在活動、遊戲、生活中說好普通話。同事之間也可以用普通話交談和交流。有些不太會說話的人會跟別的老師學。
還記得剛上小班的時候,有些剛從農村到縣城上幼兒園的孩子滿嘴方言,不知道怎麽聽怎麽說普通話。我並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而停止說普通話,我更多的是為了讓他們學會聽和說普通話。孩子說的普通話不標準,往往帶有地方口音。我經常給予指導和糾正,鼓勵孩子堅持多說普通話。孩子聽懂普通話後,慢慢學會用普通話交流,說得流利準確。在生活中,我也用普通話和個別孩子交流或督促他們用普通話自由交談。在教學過程中,孩子不斷學習和積累新的單詞和表達方式,我也不斷引導孩子用所學的單詞說出壹個完整的句子,這對孩子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幫助。綱要中明確指出:“為普通話提供語言環境,有助於兒童熟悉、理解和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助於兒童學習本民族語言。”在我們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可以用普通話交流,進步很大。和家長交流時,即使他們用方言和我們老師說話,我們也堅持用普通話回答。每天他們也會用不標準的普通話和我們說話。
普通話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去外地,說別人聽不懂的方言,有時候會鬧笑話,不利於和別人交流。當今社會,很多外國人都在學習我們的漢語,學習我們的普通話。我們也有很多漢語老師在外面教學,這也說明我們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吸引了很多外國人。在第十四次全國普通話推廣活動深思熟慮之際,讓我們把普通話說好。因為普通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交流工具,是內心交流與世界溝通的橋梁。讓我們中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和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