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遇上兩會,
Twitter在美國的應用表現出很強的社交屬性。在Twitter上,人們交流更多,談論他們的個人生活。在中國,微博的媒體屬性更強。人們從微博中獲得更多在主流媒體中難以獲得的公共事務信息,並對其發表看法。因此,壹旦微博在中國出現,他就像NPC和CPPCC壹樣被用來討論國家大事。
微博報兩會開始於2010,也就是新浪微博開始內測的半年後。當時,48名代表和* * *成員通過新浪微博發布NPC和CPPCC會議的信息和評論,並與網民直接互動,形成了獨特的景觀。各大媒體也開設了微博、NPC和CPPCC等專欄,吸引了大量受眾。
2011年,微博報兩會全面推進。從中央到地方,各種微博渠道競相開放,成為NPC和CPPCC報道的重要途徑。人民網從3月1日起推出2011人大主題,著力打造“微博報國會”。在人民網開設微博專欄的人大代表有114人,他們中的許多人把微博作為發布NPC和CPPCC信息、了解民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比如政協委員、《人民日報》資深記者詹國樞,壹天就在會議現場發了36條微博報道。①
除了全國人大,今年的微博舉報也在各地異軍突起。比如在新浪微博上,可以看到廈門人大的“兩會微訪談”、南昌人大的“南昌人大微博群”、廣東CPPCC委員微博“直播”政府工作報告、武漢兩會“微訪談”等。②
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兩會”,發現從201年3月到31年3月,* *共有129651條相關微博,其中61790條為原創微博,占總數的47.7%。將時間改為2011年3月,* * *發現與兩會相關的微博文章525682條,是2010的4倍,原創微博文章344783條,是2010的5.6倍,原創微博比例也增加了65.6%。這些數據表明,微博在NPC和CPPCC的信息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微博報道了兩會的好處。
人們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微博報紙以及NPC和CPPCC,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微博在政治溝通方面的獨特優勢。這些優勢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壹是改進會議匯報方式。微博的引入,壹方面可以省略壹長串官話、套話、廢話,報道人們最關註、含金量最高的“幹貨”;另壹方面,“短、平、快”的微博也將會議中壹些生動、人性化的細節實時展現給公眾。在筆者組織的關於微博報兩會的微博討論中,浙江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所長徐敏副教授說:“微博是壹個渠道,它的支流活躍,信息自然更有生命力;作為演示文稿,人脈豐富了,提綱自然也就更完整了。”博主胡寒認為,微博可以在媒體傳播鏈條中起到整合媒體的作用,可以與其他新媒體或傳統媒體進行系統化的整合,而不是工具化的整合,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媒體工具的優勢。所以在很多媒體人看來,微博的壹小步,意味著新聞報道的壹大步。
第二,創造壹個自由討論的公共空間。兩會是中國討論國家事務的最重要的民主機制,是當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提名推薦的CPPCC委員收集和整理從人民那裏收到的意見和要求,並將其轉達給中央政府,並參與政治決策的壹項重要制度。但是,由於壹些代表或委員未能很好地代表公眾,公眾的聲音未能得到很好的傳達,從而影響了民主決策的進程和效果。如何充分促進社會成員的公共表達,實現國家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使政府決策基於民意,是國內學者普遍關註的問題。(3)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特別是微博的興起,似乎為中國的人們提供了壹個表達意見和討論公共事務的平臺。特別是當這個平臺與主流媒體和代表委員對接時,它將具有更強大的民主議事潛力。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先宏教授指出,微博的網絡具有可擴展性、互動性和媒體性。這些屬性是微博構建公共領域的重要條件。
第三,激發公眾的政治興趣。有壹個公共空間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足夠的社會成員的興趣和動力來參與這個空間中公共事務的討論。在傳統媒體時代,普通民眾只能通過有限的渠道表達意見,比如信訪辦、市長信箱、讀者來信或聽眾電話。由於這些表達方式和參與方式收效甚微,社會成員對政治漠不關心,政治自我效能感也相當低。微博的低門檻大大降低了民眾政治參與的成本,而其高互動性和延展性提高了民眾政治參與的收益。因此,當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傳達博主的建議時,網民的參政議政興趣被進壹步激發。對此,博主“今日”認為,在現階段,微博是激發公民政治興趣、參與政治的最佳工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朱春陽指出:“如果微博和真正的兩會形成效率之爭,那就大有幫助了!”
微博報兩會的弊端
當然,微博熱的背後,也要看微博報兩會可能出現的問題。目前微博報兩會帶來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政治報道具有娛樂性。
政治報道的娛樂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拉回政治冷漠的受眾,但其戲謔的視角也會讓人忽略重點或者產生政治偏見。雖然微博可以使NPC和CPPCC的報道更加生動,但它也鼓勵了過分關註花絮和偏離NPC和CPPCC主題的做法。《澳門報道》雜誌總編輯助理柯生在接受微博采訪時指出,“他在兩會上遇到的師兄師姐,都在微博裏貼出各種代表委員的糗事照片,被代表委員發現了,叫記者刪除也沒用。為時已晚,他們已被拒絕”。
第二,會議報告支離破碎。
微博有利有弊。簡短,壹方面意味著精確和快捷,另壹方面可能導致兩會報道的碎片化,不利於公眾從整體上把握重要而復雜的問題。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助理分析師楊表示:“微博的先天不足決定了它在報道和兩會如此嚴肅的內容時存在不足。碎片化和字數的限制,使其內容不可能完整全面,甚至可能出現代表觀點斷章取義的情況。”《河上的阿爾弗雷德》指出“微博就像壹輛私家車。每個人都有車,所以每個人都很幸福;但是,全國的貨運和客運都需要大規模的運輸。微博給了我們話語權,但還需要其他的表達形式來激發民智,推動社會進步。”“壹條鯰魚”也認為,如果報道以微博為主,如果博客和門戶網站報道跟進,可能會更全面。
第三,等級森嚴的網絡空間。
雖然人們可以進入社會、政治和經濟資本很低的虛擬微博空間,但人們會做什麽,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這是壹個更重要的問題。有研究表明,人們線下的權力分配往往被直接映射到線上,這使得壹些人在網上說話越來越大聲,而另壹些人則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或者無視他們。④博主宋指出,微博是壹個塔式結構。在這種結構中,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比自下而上的多,粉絲往往希望從關註者那裏獲得有效的信息。而且傳播者的權威性比內容本身更有說服力。這不利於真正代表民意的“意見自由市場”的形成,反而進入了自說自話的怪圈。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李巖教授指出:“兩會是政治(權力)事件,主要是繁文縟節,然後微博介入,把微博變成了政治(權力)的媒體。”
第四,微博議政的形式化。
雖然微博有助於網絡公共領域的構建,但由於體制原因,微博議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流於形式。博主“妳好劉瀏”指出,部分委員代表的微博在註冊後沒有看到任何信息更新,微博的賬號名稱也不“真實”。《貓撲》的主編朱文壹。com,認為微博是以技術自由顛覆信息控制的產物,它必將形成壹種全新的傳播控制和秩序,但它與NPC和CPPCC沒有兼容性。他指出,政府總是故意試圖與新媒體共舞,卻沒有註意到它還穿著“吊帶”。同時,微博目前的審議還存在短期效應的問題。每當兩會閉幕,代表委員們的微博熱情也隨之消退。
微博報道兩會,何去何從?
權衡利弊,筆者認為微博報利大於弊。面對關於微博的爭議,必須看到中國目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即社會斷層問題。正如余所說,社會斷層和下層階級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結構的壹大特征。⑤目前發生的各種群體性事件,很大程度上與底層社會和精英聯盟的矛盾有關。如何讓政府決策更多地考慮日益龐大的底層社會的利益和訴求,從而彌合社會斷層,是壹個需要探討的關鍵問題。微博無疑為解決這壹問題提供了契機。微博為普通人提供的表達平臺及其賦能效應是目前最需要的。
當然,如何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微博的真正價值,也是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未來至少要在三個方面努力:壹是縮小數字鴻溝。目前微博用戶年輕,學歷高,不能代表更廣泛的民意。未來需要推動更多的人,尤其是社會底層,學會利用微博表達自己。第二,豐富報告層次。微博不是萬能的。對於NPC、CPPCC等重大政治活動,要綜合運用各種媒體渠道和報道方式,讓公眾不僅能看熱鬧,還能獲得更全面的了解。第三,推進協商民主。要利用微博報兩會的契機,把微博打造成為壹個常態化的民意征詢平臺。政府應將微博評議納入政治協商和決策體系,以防止新的失誤。(作者是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
答案不易,滿意請點贊。
祝樓主好運
O(∩_∩)O謝謝
參考資料:
百度文庫體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