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還沒有專門的衛生法,只有壹部以公共衛生和醫療管理為重點的單行法律法規構成了壹個相對完整的衛生法律體系。衛生法屬於特殊行政法。衛生法是國內法,是規範國家衛生事業發展、調整衛生行政機關與私人當事人關系的法律規範。《衛生法》規定了以命令和服從為基本內容、以從屬為基本特征的縱向衛生行政關系;立法的目的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衛生事業的公益地位,及時有效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維護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衛生法從形式到內容都有自己的特點;它有其獨特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健康法律責任的形式包括以下幾種:
1.刑事責任:違反衛生法規,造成重大後果者,可追究刑事責任,如監禁、罰款等。
2.行政責任:違反衛生法律法規的,可以給予行政處罰,如罰款、責令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等。
3.民事責任:當健康事故導致人身傷害、死亡或財產損失時,受害者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損失。
4.行政賠償:因監管不力受到損失的公民或企業,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賠償。
5.刑事附帶民事責任:是指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同時存在的情形,即刑法規定的罰金和賠償,在刑事案件辦理完畢後得到認可,也具有民事執行的效力。
6.醫療機構的法律責任:醫療機構作為社會服務機構,其服務質量和醫療安全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重要影響。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提供衛生服務,在服務過程中應當尊重患者的權益和知情權。如有違反,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食品安全責任:食品安全是人們關註的熱點話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遵守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禁止生產和銷售不合格食品,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食品安全問題造成的損失和傷害,企業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衛生事件應急責任:面對突發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和效率是衡量各方責任的重要標準。政府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指揮、協調和監督。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立即組織力量參與搶救和防控工作,迅速排查和控制疫情,確保公眾健康安全。
衛生法律責任的作用如下:
1,保障公眾健康安全。衛生法明確規定了各類衛生組織和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嚴格有效的執法可以維護社會衛生秩序,保障公眾健康安全。
2.提高監督效果。衛生法明確了監督部門的權責,可以加強對衛生組織和個人的監督,提高衛生監督的效果,促進對衛生領域各種違法行為的預防和打擊。
3.減少損失和糾紛。衛生法規定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壹方面可以遏制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另壹方面可以使違法者為其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和處罰,從而在壹定程度上減少損失和糾紛的發生。
4.促進健康領域的健康發展。衛生法為衛生組織和個人的合法行為提供了保障,能夠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衛生領域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衛生法律責任是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提高監管效果、減少損失和糾紛、促進衛生領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衛生領域,必須嚴格執行衛生法,以防止和打擊所有非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77條
兩人以上依法承擔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負相應責任;很難確定責任大小,平均承擔責任。
第1224條
有下列情形之壹,在診療活動中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壹)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符合診療規範的;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病人等緊急情況下,盡到了合理診療的義務;
(3)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診治困難。前款第壹項情形,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