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邁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2.方法?
(1)是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體系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
(2)要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堅持國家* * *治理、源頭防控,繼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水汙染防治,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加強土壤汙染控制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行動。加強固體廢物和垃圾的處理。
(3)要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建設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4)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組織領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統壹行使全民所有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壹行使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的全部職責,統壹行使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責。
3.意義
(1)生態文明是當代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
(2)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此同時,粗放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因此,中國* * *產黨順應時代發展,走出了壹條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之路,這是我們黨深刻把握當今世界發展新趨勢作出的戰略選擇,將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
(3)生態文明建設要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給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綠地、碧水的美好家園。
(4)?必須把生態文明提升到全局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擴展數據
重要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十八大報告在第二部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中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基礎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體布局是五位壹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以生態文明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為依托,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壹體的總體布局。
重大意義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八大報告第八部分第壹句話開篇就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2065438年9月11日新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聚焦思路方向,著眼基本框架,明確提出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制度、資源總量管理和綜合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制度。
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的績效評估和問責制度,必將為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嚴峻的形勢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十八大報告在第八部分強調:“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即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包括三個方面,壹是資源約束趨緊,二是環境汙染嚴重,三是生態系統退化。
思想和想法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思想”,要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特征,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因此,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做好自身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工作。
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並列,形成五大建設,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觀點、方法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過程。
政策指南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方針政策,十八大報告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修復優先的方針”。
方法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式方法,十八大報告強調“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實事求是——如何理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百度百科-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