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為家長監管疏忽導致孩子受傷甚至死亡,這種事件發生在國外或者中國香港的移民家庭,後果是很不壹樣的。國豐移民董事總經理林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果兒童的人權受到侵犯,父母也有責任。如果移民家庭疏於照顧孩子,可能觸犯當地刑法。”
電影《刮痧》由梁家輝主演,講述了壹位美國老爺爺,中國,用刮痧(中國傳統自然療法之壹,以中醫皮膚理論為基礎,用角、玉等刮除皮膚相關部位。,從而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卻被壹個不懂事的美國人以虐童為由告上法庭,宣布剝奪其父親的撫養權。最終,父子分離,夫妻分居,朋友分手,工作丟了,原本幸福的家庭被這場從天而降的官司徹底擊碎。
壹名意大利父親因在瑞典街頭將自己的孩子推倒在地而被判入獄6個月。香港媒體報道,英國壹名33歲寡婦沈迷網絡遊戲,連續玩了6個月。期間她疏於照顧3個9-13歲的孩子。他們被迫打開罐頭,吃冷豆子充饑。最終,該女子因虐童罪被判入獄。
2010年8月,在西班牙的壹個華人家庭,壹個5個月大的嬰兒不慎從沙發上滑落,進入暫時性休克。寶寶媽媽把寶寶送到醫院急救。11天後,寶寶醒了,但寶寶父母的“麻煩”也隨之而來。他們被告知,嬰兒是政府“委托”的,醫院準備起訴父母,通過專家會診確定孩子。醫生診斷,孩子昏迷的原因是受傷後“劇烈搖晃”。所以初步判斷搖晃可能是家暴造成的。托管期間,為了證明沒有家暴,相關人員進行了取證,同時當地青少年調查機構對街坊進行了調查。
香港:故意忽視孩子是犯法的。
香港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來保護未成年人。近年來,香港頻頻發生兒童墜樓事件,大部分是監護人疏忽所致。事發後,這些監護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香港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大致分為三步:
社會福利部有壹個專門為未成年人提供保護的部門。《處理虐童案件程序指引——2007年修訂版》對社工、警察、醫院、教師等各方如何協調處理虐童案件有詳細規定,程序極其嚴格。香港處理虐兒個案的壹般程序如下:社會福利署接手個案後,先對個案的嚴重程度作出初步評估,然後決定是否為兒童安排身體檢查,轉介警方作刑事調查,以及安排臨時住宿。如果家長不合作,社會福利署可以運用保護兒童及少年條例賦予的權力,根據既定程序作出安排。
司法調查程序。根據《侵害人身罪條例》第27條,負責監護和照顧未成年人的人故意攻擊、虐待、忽視、遺棄或拋棄未成年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或健康損害,包括未能向未成年人提供足夠的食物、衣服或住宿,屬於刑事犯罪,最高刑罰為65,438+00年監禁。
如果經過評估,認為兒童受到刑事虐待,警方將提出起訴,司法部將決定是否就疏忽照顧兒童提出起訴。根據律政司2009年有關檢控涉及家暴案件的政策,在決定是否檢控家暴案件時,檢控人員雖然會考慮受害人的意見,但他們的意見並不是決定性的,也就是說,即使受害人不同意檢控,檢控人員仍可為公眾利益而檢控。
對未成年人的照顧和監護。根據香港《婚姻訴訟條例》和《婚姻訴訟與財產條例》,除了地方法院有權將未成年人的法定管養權移交給父母外,有管轄權的法院在特殊情況下,如果認為不宜將未成年人移交給任何壹方或其他人,可命令將未成年人交由社會福利署署長照顧。
《保護兒童及少年條例》規定,少年法庭可主動或應社會福利署署長或其授權人及警務人員的申請,命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辦理保證手續,以確保未成年人得到適當的照顧和監護,或將未成年人委托給任何願意照顧他們的人或機構,或直接委托社會福利署署長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
美國:忽視兒童保育將導致失去監護權。
根據美國法律,12歲以下的孩子不能被單獨留下,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壹些年幼的孩子將配備GPS定位設備。如果孩子離父母1米遠,設備會自動報警,引起父母註意。美國出現過很多孩子總是被從親生父母身邊帶走的案例,這讓很多移民美國的中國人不敢懈怠。有壹次,壹對瑞典夫婦帶著孩子去美國旅行,把他們的嬰兒車放在壹家咖啡館的窗外。結果他們被逮捕,面臨剝奪監護權的訴訟,甚至引發外交風波。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虐待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註,並發起了壹場運動,鼓勵舉報可疑的虐待和忽視兒童案件,法院也做出了努力來回應舉報。聯邦《兒童虐待預防和治療法》提供了壹些基本的指導方針,各州必須根據自己對兒童虐待和忽視的解釋制定自己的法律。
美國法律確立的虐童行為包括四個方面:精神和情感虐待、身體虐待(毆打兒童是最明顯的例子)、忽視兒童看護、性騷擾和性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