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本養老保險
法律特征基本養老保險具有與社會保險相同的強制性、互助性、普遍性等特征,還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參保與享受待遇的壹致性。(2)保護水平的適當性。(3)長期享受期。
基金籌集主體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管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以下簡稱“職工或個人”)承擔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義務,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處理
壹、按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B.享受基礎養老金的正常調整。
C.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社會化管理服務。
d、死亡處理:
(1)喪葬費:按照上壹年度全省社保3個月工資計算支付(此為退休人員,退休人員5000元);
(2)壹次性養老費:按上年度全省社會工資10個月計發(此為退休人員,退休人員為本人20個月工資);
(三)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基本養老保險的範圍包括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含農民合同工)、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員工包括所有與雇主建立勞動關系的個人。年齡要求:男性50歲之前,女性40歲之前。
員工企業繳納比例20%,員工承擔8%。
======================================================================
(二)基本醫療保險
法律特征
1.醫療保險福利以實物支付。
2.醫療保險待遇的補償方式為非固定成本補償。
3.疾病風險具有不可避免性、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
4.醫療保險具有各方關系復雜的特點。
5.醫療服務消費具有不確定性和被動性。
6.補償期短但收益時間長。
籌資主體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實行市縣兩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按政策規定按需支付。
待遇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憑處方在定點醫療機構購藥或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並獲得急診、體檢、預防接種等規定項目的報銷。
發行資格
基本醫療保險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保險統籌地區的實際情況,為保證職工和退休人員患病時得到基本醫療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而制定的保險制度。
構成比例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壹般為:用人單位6%,職工個人2%。
===============================================================================
(三)失業保險
第壹個法律特征是強制性的。即國家以法律規定的形式,在規定的範圍內向用人單位和個人征收社會保險費。付款人必須履行付款義務,否則將構成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哪些單位和人員要繳費,如何繳費,都是國家規定的,單位或個人沒有選擇的自由。
二是無償。即國家征收社會保險費後,不需要償還,也不需要向繳費人支付任何代價。
第三是固定性。即國家根據社會保險的需要,預先規定社會保險費的征收對象、基數和比例。在征收的時候,不會因為繳費人的具體情況而隨意調整。定額還體現在社會保險基金的使用上,實行專款專用。
失業保險金中最重要的待遇是失業保險金。失業人員只能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享受其他待遇。在失業保險金中,醫療補助是失業人員患病就醫時,在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領取的補助。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壹般包括與失業保險待遇壹並支付的門診費用和按規定比例報銷的醫療費用兩部分;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其家屬可以參照當地職工的規定,領取壹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以鼓勵和幫助失業者盡快找到工作。壹般來說,職業介紹補貼是支付給職業介紹機構的,職業介紹機構免費為失業人員介紹職業,而職業培訓補貼的支付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直接支付給失業人員,有的培訓後報銷,有的補貼給培訓失業人員的培訓機構。
出具資格證明的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1)按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個人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3)已辦理失業登記,有崗位要求的。
失業保險基金由以下項目組成:1,用人單位繳納的失業保險費;2.職工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3.失業保險基金的利息;4.失業保險費滯納金;5.財政補貼;6、依法納入失業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
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用人單位2%,職工1%。
==============================================================================
(四)工傷保險
法律特征1。工傷保險的範圍是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2.工傷保險的責任是補償性的。3.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4.工傷保險不同於養老保險。勞動者不繳納保險費,所有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的待遇比較優厚,標準也比較高,但是由於工傷事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工傷保險作為壹種社會福利,其保障範圍比商業意外保險更豐富。除了工作中的意外傷害,還包括職業病報銷、急性病猝死保險、喪葬補助(因工死亡)。
募捐者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待遇職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在緊急情況下,他們可以去最近的醫療機構進行急救。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提交勞動能力鑒定的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相關資料。根據結果給予工傷賠償。
形式
工傷保險繳費基數壹般根據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確定,實行浮動費率。
以南昌為例:用人單位繳費0.4%-2.4%(**六級),員工不繳費。
==================================================================
(5)生育保險
法律特征(1)生育保險的對象主要是女職工,所以享受待遇的人群比較窄。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壹些地區允許配偶在女職工生育後,利用壹定的假期照顧妻子,支付假期工資;在壹些地區,向男性雇員的配偶提供財政援助。
(2)享受待遇的條件各國不同。
生育保險是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保險統籌地區的實際情況,為保證企業職工在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障而制定的保險制度。
產婦津貼,
醫療保險生育保險112 Q。
生育醫療費、計劃生育手術費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費用;
(1)生育津貼:生育津貼是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
(2)參加生育保險累計滿1年的職工,生育(流產)時仍參保,按有關規定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三)生育保險待遇生育津貼支付標準,以生育(流產)時所在單位當月的統發工資為基數,按照規定的假期計算支付:
具有符合參加生育保險條件的本市常住戶口的職工和具有所在城市工作居住證的外地人員。
生育保險費由企業按月繳納,個人不繳納。
北京生育保險的繳費比例為:企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0.80%繳納生育保險費;
廣州市生育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按照職工繳費基數的0.85%繳納生育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