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我想設計壹份關於保護鳥類的手抄報。如何命名?我需要各種信息(或者關於保護環境的)

我想設計壹份關於保護鳥類的手抄報。如何命名?我需要各種信息(或者關於保護環境的)

標題:保護藍天的夢想\人類的朋友\保護天空的精靈\森林衛士\鳥類保護...

信息“鳥類知識”

鳥巢的使用

鳥巢有什麽作用?壹般認為它可以先將鳥蛋聚集在壹起,讓所有鳥蛋同時被巢中的親鳥孵化。燕窩多由植物纖維、動物毛發、鳥類羽毛制成,具有壹定的保溫作用,能減緩孵出的蛋因育雛父母離巢時間短而降溫。對於晚鳥的雛鳥來說,孵化後的頭幾天體溫無法保持恒定,容易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需要父母像孵蛋時壹樣經常給它們取暖,巢起到了減緩熱量散失的作用。暴風雨來臨時,親鳥蹲伏在巢中,展開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用自己的身體形成壹把防雨的“傘”。夏天,親鳥蹲伏在巢中,不時拍打翅膀,用喙來回滾動鳥蛋,可以遮擋陽光,給鳥蛋降溫。可見,築巢是鳥類繁殖的重要環節。因為很多鳥類可以在非常隱蔽的地方築巢,再加上壹些偽裝,育雛的父母、蛋和雛鳥更有安全感。有些鳥類充分利用自己的飛行優勢,將巢築在懸崖峭壁上或高大的樹枝間,讓天敵即使找到也找不到。巢和鳥的築巢活動是激發成對鳥類性和生理活動的重要因素。鳥類可以通過異性的刺激,特別是在開始築巢或在自己的巢內時,通過大腦的合成,加速雌激素的分泌,使體內的卵成熟並迅速排出,使生殖行為不會中斷。許多鳥認不出它們的巢。它們壹看到自己的窩就會孵蛋。即使把巢裏的蛋換成玻璃球或石頭,有些鳥也會不管不顧地孵化。但如果它的巢被破壞了,孵化行為就會立即停止。

燕子為什麽飛往南方過冬?

燕子是壹種候鳥。在冬天到來之前的秋天,它們每年總是長途跋涉——成群結隊地從北方飛到遙遠的南方,在那裏它們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潮濕的天氣,而把冬天的霜凍和寒風留給了從不飛往南方過冬的山雀、松雞和雷鳥。從表面上看,是北方的寒冬讓燕子離開家鄉去南方過冬,然後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回到家鄉生兒育女,安居樂業。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是。原來燕子以昆蟲為食,壹向習慣捕食空中飛蟲,但不善於在樹縫和地面縫隙中搜尋昆蟲食物,也不能像膠皮松雞和雷鳥(針葉樹即使在冬天也不落葉)壹樣在冬天雜食漿果和種子、吃樹葉。但在北方的冬天,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燕子也挖不到啄木鳥、林雀等隱蔽昆蟲的幼蟲、蛹和卵。食物的缺乏使得燕子為了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每年都要從北向南進行大遷徙。燕子成了鳥類家族中的“遊牧民族”。

鳥類的好處

許多鳥類是植物花粉和種子的傳播者,尤其是在熱帶地區。據統計,澳大利亞專門以花蜜為食的鳥類有80多種,其中有蜂鳥、太陽鳥、繡線鳥和在中國南方發現的鸚鵡。它們在花間飛翔,啄食花蜜時能傳播花粉。以植物種子為食的鳥類,尤其是北方廣泛分布的松鴉和松鴉,有助於許多樹種的傳播,是自然界“植物造林”的專家。比如星鴉愛吃橡樹種子,有秋天儲存橡子的習慣。它經常收集上百顆橡子,存放在遠處不同的角落,卻經常被遺忘。這些散落的橡子是橡樹膨脹的原因之壹。

鳥類的危機

地球上有654.38+0.6萬種鳥類,第三紀是鳥類的鼎盛時期。在四大冰河時期,大約25%的鳥類滅絕。在更新世晚期人類出現後,平均每83年就有壹種鳥類滅絕。從1600年到1900年的300年間,90種鳥類滅絕。世界上有9000多種鳥類。到上世紀末,有400-500個物種滅絕。鳥類瀕危的原因中,棲息地改變或破壞占60%,人類捕殺占29%。據調查估算,每消失壹只鳥,就意味著90種昆蟲、35種植物、2-3種魚類會隨之消失。同時,每兩種鳥消失,必然會有壹種捕奶鳥消失。

“鳥類保護”

中國的鳥類保護;

第壹類保護鳥類(中國珍稀瀕危物種)

新疆、東北、華北的格雷貝斯,在長江下遊越冬。

短尾信天翁在臺灣省和附近沿海省份的島嶼繁殖。

鵜鶘的沿海省份和雲南、山西、新疆等。

鰹鳥在上海、臺灣省和海南島越冬,在西沙群島繁殖。

白腹軍艦鳥廣東沿海島嶼

鸛分布在新疆西部、內蒙古東北部、中國東北、長江下遊等地

黑鸛在東北和西北繁殖,在長江以南越冬。

朱僅見於陜西洋縣。

浙江和廣東的沿海島嶼。

白鹮在東北和北方繁殖,在廣東和福建越冬。

雲南南部的黑朱鷺

東北、華中、貴州、福建和廣東的中華秋沙鴨

河北承德關麻鴨東北

新疆天山、青海湖、長江中下遊的白肩雕。

白尾海雕在東北和長江下遊繁殖,在南部沿海越冬。

遼寧省旅順、營口和河北的虎頭海雕

如何保護鳥類

1,遏制殺人現象

如今,許多珍貴稀有的鳥類成了餐桌上的食物和人們捕殺的對象。嚴重的問題暴露出來了,如果不采取措施,我想人們獵槍上的最後壹顆子彈都會留給自己。

首先是“堵”,即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堵住野生動物在市場的流通渠道。那些捕殺野生動物的人之所以會無視法律依然我行我素,大規模捕殺野生動物,是因為野生動物可以在市場上出售,可以賣個好價錢。只要他們捕殺的野味不能在市場上銷售,會受到法律的懲罰,獵殺野生動物的現象就會大大減少。

二是“疏”,即加強對民眾的宣傳教育,讓民眾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有這方面的法制觀念。只有掃清民眾的思想障礙,才能在實際行動中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毛澤東曾經說過:“人是戰爭的基礎。”因此,為了打好保護野生動物的戰爭,我們必須做好人民的工作。

三是“打”,即在疏通民間的基礎上,深入民間,依靠民間,設立各種舉報制度。壹旦我們收到非法殺人和兜售的消息,我們應該立即出擊。誰敢棄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絕不手軟。“打”是壹種手段。只有嚴打,才能保護野生動物資源。

四是“養”,即在保護野生資源的基礎上,適當滿足民眾需求,建立野生動物繁育基地。許多鳥類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養鳥可以促進農村副業經濟,讓養殖者走上致富之路;客觀上減少了人們對自然界野生動物的捕殺,保護了有限的動物資源。這可謂是壹舉兩得。為什麽不呢?

2.建立保護機構,打擊非法狩獵。

  • 上一篇:我國土壤汙染防治的基本原則是什麽?
  • 下一篇:去澳洲學法律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