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文化論文1論澳大利亞文化身份的轉變
摘要: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和多元文化階段。從每個階段到另壹個階段的轉變有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輕的澳大利亞在多次文化認同轉變中走向成熟,其發展歷程提供了利用外部世界發展自身的成功範例。
關鍵詞:澳大利亞;文化認同;改變
黃元申老師在其作品中對澳大利亞文化性格的建立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和多元文化階段。在澳大利亞延續了四萬年的土著文化,幾乎被英國殖民的西方文明所入侵和扼殺,但它仍然對後來澳大利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至於民族文化階段,是從1788年英國殖民文化進入澳大利亞開始的。經過長時間的演變,逐漸發展成為壹種可以稱之為“澳洲文化”的相對獨立的性格。在其移民社會內涵豐富、開放發展的趨勢下,澳大利亞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逐漸成為其文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70年代以來,這種對多元寬容的倡導已成為澳大利亞政府的主要文化政策方向。黃元申認為澳洲的當代文化是粗獷和開明的,現實平等的,物質文明的和浪漫的。這種民族文化融合了包容和多樣的精神,在多元異質文化的刺激下,能夠綻放出豐富的生命力。
在經歷了18世紀圈地運動和工業革命的英國,大量農村人口為了謀生而向城市集中。然而,過度擁擠和高消費使謀生變得困難,城市中出現了大量的貧困工人和窮人。面對貧富差距擴大和尖銳摩擦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城市犯罪率不斷上升,英國政府相應的方法是不斷加大和擴大嚴懲力度,以起到震懾作用。為了解決監獄人滿為患和城市人滿為患的問題,英國政府開始將囚犯流放到美國和澳大利亞,並經常對底層民眾犯下的輕微罪行加重量刑,以達到流放的標準。這壹方面可以緩解城市人口壓力和社會問題,另壹方面可以擴大海外殖民地。
由於北美脫離英國獨立戰爭的爆發,澳大利亞成為繼北美之後英國政府替換流亡罪犯的地方。1788年,英國派出了由總督亞瑟·菲利普率領的第壹支船隊,運送第壹批移民到澳洲。罪犯和士兵構成了澳大利亞第壹批移民的主要成員。在澳洲發現金礦和移民獎勵政策後,自由移民逐漸成為多數。直到1868年澳洲取消流氓政策之前,英國在澳洲的流亡人數多達168人。今天,1788被普遍認為是澳大利亞聯邦成立的最早年份。
這段罪犯流放史的經歷可能會對澳大利亞民族的集體心理產生很深的影響。1788 65438+10月26日,菲利普總督在悉尼灣舉行了壹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宣布正式建立英國殖民地新南威爾士,這壹天後來成為澳大利亞聯邦國慶日。然而,對於今天的澳大利亞人民來說,1788並不是壹個純粹輝煌的年份。1788是英國正式將其勢力延伸到澳大利亞建立殖民地的年份,也是第壹批派往澳大利亞的罪犯到達的年份。它象征著英國的榮耀,而不是澳大利亞的榮耀。與夢想去美國的清教徒相比,這些早期澳大利亞移民有著不同的特點。這些早年來到澳大利亞的人,並不是來尋找新大陸的,而是壹群被英國政府和社會放逐到遙遠荒原的負罪者和社會底層的人。他們是壹群無助的英國人,被迫留在澳大利亞。在這種背景下,早期移民澳洲的人自然難以積極發展獨立的自我價值和榮耀。他們的輝煌應該來自於大英帝國殖民的延伸,但他們原本就是中國社會地位、文化、生活水平較低的壹個群體。過去澳大利亞對祖國的態度可以說是傾慕,但卻隱含著潛在的自卑感,這讓他們似乎在早年不斷尋求英國的認同,強調以身為英國人為榮。這種自信心的喪失,可能會讓他們在面對非西方文明時,特別意識到並強化自己的優越感。
此外,澳大利亞早期移民自從建立起以白人移民為主的社區組織以來,壹直在想象壹個脆弱的自我。這種想象的來源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政治、經濟、歷史發展之外,另壹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與世隔絕的偏遠地理位置。澳大利亞地處偏遠,開發較晚,人口相對稀少,這些都讓早期的澳大利亞白人移民感到不安,擔心被西方拋棄。這種脆弱的想象帶來了焦慮,使得澳大利亞想盡可能地以各種方式確認自己生活在西方國家,以身為大英帝國的壹員為家。就外部物質聯系而言,早期澳大利亞移民往往不得不依賴母國的支持。經濟發展後,未來與英美的貿易構成了經濟的最大支柱,而他們的國防在二戰前就依靠英國的保護。在這種脆弱和相對喪失自信的背景下,澳大利亞人傾向於追求心理上的歸屬感和外部依賴,這導致了壹個結論,即澳大利亞人比其他國家更關註確保自己是優越西方的壹部分,並與強大的英國和美國保持朋友關系。
在這種心態下,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可能會成為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的基本國策。早期,澳洲白人為主的社區對中國、日本等亞太勞工移民的進入頗為擔憂。澳大利亞人故意歧視亞裔移民,因為他們特別在意自己的西方身份。如前所述,由於在西方世界相對缺乏自信,澳大利亞人在面對非西方文化時特別容易產生優越感,他們可以通過歧視獲得失去自信的安慰。雖然地處亞太地區,但澳大利亞曾經認為亞洲是“另壹個世界”。然而,由於他們在地理上接近“另壹個世界”以及對上述脆弱性的想象,他們對“亞洲黃種人”可能構成的威脅特別敏感。早期有兩個國家讓澳大利亞在亞洲感到特別的威脅。壹個是剛剛成為新勢力的黃日本,壹個是人口眾多,被西方世界視為最能代表“東方”的中國。直到二戰後,在澳大利亞開始轉向多元化和開放的20世紀50年代之前,澳大利亞人很長壹段時間都是以純西方國家的視角來想象自己,通過英美來了解世界。
澳大利亞對其母國英國的仰慕,從對傳統關系的滿足,到對傳統關系的不滿和反思。歷史上有壹件大事可以視為轉折點。澳大利亞早年在外交上只註重與母國的聯系,並沒有太多獨立的外交政策。在外交體系中,英國甚至代表了澳大利亞。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入侵瓦解了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防線,並已抵達澳大利亞,英國首相丘吉爾拒絕了澳大利亞朝野的求助,還準備將澳大利亞在中東戰場的精銳第7師調往緬甸支援。關鍵時刻,澳大利亞議會通過決議,召回澳大利亞第七師。工黨出身的約翰·卡廷在激烈的辯論中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宣稱澳大利亞認為太平洋戰爭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壹場重大戰爭,澳大利亞應該有自立的能力,並將把註意力轉向與美國在外交上的合作。太平洋戰爭真正引起了澳大利亞對自我認同的反思。澳大利亞意識到自己是壹個位於亞太地區的國家,日本兵臨城下,英國輕視帝國前沿戰場的態度,強烈刺激了澳大利亞自衛的想法,促成了澳大利亞不同於大英帝國的自我獨立意識。
二戰後,澳大利亞轉而追隨美國。但是,這種後續不同於過去與英國的關系。在歷史記憶中,澳大利亞和美國在獨立後都屬於英國殖民地,美國似乎是澳大利亞的優秀兄弟。這壹時期,澳大利亞的政治主體性逐漸顯現。二戰後,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與歐美國家有實質性的政治交流和平等地位。在冷戰格局下,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從兩大陣營對抗的角度來認識世界。1972年,工黨領袖惠特拉姆成為澳大利亞,取代了戰後長期執政、有親英傳統的自由黨,采取反戰等非親美策略,翻開了新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新壹頁。同時,白澳政策被正式廢除。
不久之後,澳大利亞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政治事件。1975,工黨經濟政策失誤導致政治僵局。惠特拉姆要求時任州長的約翰·科爾(John Kerr)在參議院連任,科爾實際上宣布解除當選的惠特拉姆的州長職務。這件事真的引起了澳大利亞民眾對再次走出英中關系的自我反省。而在此之前,英國加入歐盟事實上已經對澳大利亞傳統的愛英人士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70年代,首先是美國的反傳統浪潮影響了澳大利亞新興的社會氛圍,各國移民的大量加入,使得多民族的現實打破了文化壹元論的局面。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多元文化”作為官方政策方向。
澳大利亞的文化多樣性似乎與美國不同。它想改變過去重視英國文化是唯壹主流的立場,但在自我價值相對較弱的情況下並沒有強大的文化基礎。因為他們沒有美國那樣的“美國精神”,他們也有壹些澳大利亞精神,或者說澳大利亞精神是後來逐漸形成的,被期望是開放的、多元的、自然的,所以他們的文化主體性質可能更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刺激的影響。美國文化的多樣性就是把各種文化吸收到美國。而澳大利亞的文化主體沒有很強的基礎元素,使得各種外來文化更容易生存,可能直接塑造文化構成。寬松開放的文化主題使澳大利亞能夠追求展現“世界性”特征的理想。
這種澳大利亞對自己“世界主義”期望的理想,不僅表現在尊重國內多元文化的學生,還表現在澳大利亞對國際事務的態度上。澳大利亞自二戰以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試圖在對事務的看法上表現出超然和中立,從考慮世界的高度進行思考。在這個世界性的展覽中,澳大利亞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理價值和榮耀。而且因為從這個高度思考,澳大利亞可以批判它過去嚴重依賴的“西方”世界。比如曾經在環保、軍事等問題上與傳統西方國家對立,人權問題成為白澳政策廢除後的外交主題之壹。澳大利亞對世界的追求,與其對澳大利亞自我定位的反思有關。在走出英國的過程中,反思自己追隨美國的無知,放棄確保自己是西歐國家的努力,澳大利亞開始逐漸梳理自己的身份。此時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偏遠可以有利於在國際聲音中顯得超脫和中立,而國內多民族文化的推動和土著傳統留下的自然思維則有利於其對世界的追求。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並不意味著她的親英美傳統已經消失。事實上,無論是親英美戰略,還是考慮國家戰略利益的態度,都壹直存在。在社會的各種文化元素中,植根於英美的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強大的主流。能說好英語是在當地生活中獲得尊重的必要條件。雖然白澳政策已被廢除,但部分澳大利亞白人仍有排斥亞裔和多元文化政策的思想,白人優越為主流的印象仍存在於部分澳大利亞人心中。由激進種族主義者波林·漢森(Pauline Hanson)於1998成立的壹個民族黨(One Nation Party)主張排斥非白人移民,尤其是對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亞裔文化。在當年的選舉中,該黨在國民議會的89個席位中獲得11個席位。雖然壹國黨後來不分種族遭到很多人的抗議,衰落解散,但可以看出,種族主義思想在澳大利亞依然存在,並能得到壹定的支持。
年輕的澳大利亞因為是壹個善於借鑒和學習其他國家的國家,所以在很多文化身份的轉換中成熟了。這種多元、開放、世界性的自我期待,使得澳大利亞社會逐漸開放、多元化,正在面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資料:
達爾林普爾·羅登。大陸草案:澳大利亞& amprsquo尋找壹個地域身份。佛蒙特州伯靈頓。:阿什蓋特。2003.
[2]拉克倫·斯特拉漢。澳大利亞的中國:從1930年代到1990年代的觀念變化[M]。紐約:劍橋大學出版社1996。
[3]黃元申。澳大利亞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黃元申:從孤獨到世界——論澳大利亞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阮錫虎。澳大利亞人種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吳·。澳大利亞歷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7]張安。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與優越[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版),1997.05。
[8]張秋生:澳亞關系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9]張天:澳大利亞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
澳大利亞壹直是壹個移民國家,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保證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諧發展,不僅豐富了國家的教育資源,也使社會得到全面發展。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獨具特色,不僅體現在國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上,還體現在具體的實施方法、策略和成功經驗上,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壹、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和發展
澳大利亞從壹開始就是壹個移民國家,移民的情況決定了社會的性質。它經歷了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澳大利亞的第壹次移民浪潮是土著人,他們大約在6萬年前到達澳大利亞。它們代表了壹種充滿活力的文化遺產,對現代澳大利亞非常重要。第二波移民從1788,即第壹艦隊在植物園灣登陸開始,壹直持續到1945,主要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移民。1847年,90%的澳大利亞人口是英國人,其余來自歐洲。不到1%來自亞洲。第三次移民潮始於二戰,澳大利亞接收了許多非歐洲國家和地區的新移民。這些新移民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了澳大利亞的社會狀況,尤其是最近印度支那難民的大量湧入,也深深影響了澳大利亞的社會特征。移民是澳大利亞的壹個主要社會因素,給澳大利亞社會留下了多元文化的印記。
同時,移民結構的變化也決定了澳大利亞移民政策的發展和演變。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第壹階段是同化(190 l-60年代中期),1901頒布的移民限制法限制了移民英國和愛爾蘭的範圍。所有定居澳大利亞的移民都應該被同化到澳大利亞的主流文化中,以便盡快融入澳大利亞社會。第二階段是整合階段,即60年代至1972。由於迫切需要改善國際形象和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同化政策開始發生變化。從65438年到0966年,政府開始改革移民法,修改了對非歐移民的限制,允許“優秀”的非歐移民澳洲,也打壓了“白澳”政策。隨著1972,惠特拉姆政府正式終止了這壹限制性政策,並提出了尊重移民地位的主張。他指出,解決移民政策是多元文化主義。第三階段是1972以來多元文化主義的實施。1973年,政府正式提出“多元文化主義”,各少數民族積極響應,紛紛成立民族組織,以求在主流文化中倡導或體現自己的傳統和語言。
1979起,澳大利亞成立多元文化事務學院,旨在進壹步提高人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加強澳大利亞社會的凝聚力,促進各民族間的理解和包容。後來在65438-0989年間,多元文化事務咨詢委員會在廣泛咨詢和接受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小組的國家議程,確定了多元文化主義的三個方面,即文化認同、社會公正和經濟利益。隨著這壹議程的提出,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政策逐漸趨於完善,並最終確立為澳大利亞應對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壹項基本國策。20世紀90年代末,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對移民政策進行了新的調整,明確堅持多元化原則。從65438到0996,霍華德向眾議院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重申了文化多樣性原則和非歧視的國家政策,並獲得議會壹致通過。65438-0999澳大利亞國家多元文化咨詢委員會在題為《新世紀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走向包容》的報告中闡述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原則和未來發展方向。2000年,澳大利亞政府成立了多元化澳大利亞職員協會,以監督和管理多元文化。2003年,澳大利亞政府再次頒布了《多元文化澳大利亞:多元化》,重申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要措施。
二、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市場隨著多元文化政策的出現而產生,但也經歷了壹個漫長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壹直奉行“白澳政策”,拒絕來自非歐洲地區的移民。當時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主要以英國的同化教育為主,教育對象主要是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換句話說,澳洲原住民和非歐洲移民的教育程度非常有限。政府對移民學生采取“被動電話教育”的政策。政府認為,移民學生必須積極適應學習環境、語言和學習習慣,學校沒有義務和責任做出任何改變。政府只允許學校用英語教學,並限制在課堂上使用其他語言。
但是,改變不是壹瞬間完成的,也沒有得到現實的尊重。到20世紀80年代初,幾乎所有的澳大利亞州都接受了多元文化政策。可以說,澳大利亞沒有壹所學校不受多元文化政策的影響。教學資源的編寫也體現了教育部門的政策。雖然該州的政策努力將教師融入多元文化政策,但真正的實施,尤其是在移民學生很少的學校,只是象征性的。換句話說,澳洲整個課程體系的實施是不壹樣的,沒有壹個系統的標準,導致1984成立了國家多元文化教育顧問書記員協會。1973.政府成立了幾個移民教育調查委員會,並在州立學校設立組織委員會,仔細調查移民兒童的教育問題。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掀起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浪潮。到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各州已經完全接受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聯邦政府和各州開始制定各種形式和層次的多元文化教育實施辦法。1987年中期,聯邦政府制定了國家語言政策,提出了“非英語教學語言”。這肯定了英語以外的語言的價值,並為中小學和成人教育機構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和非英語語言的教學研究提供資金。1989發布的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議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壹個實施方案。這壹議程的實施充分尊重了來自不同家庭、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生的經歷和傳統,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並承認所有學生對學校、社區和社會的貢獻。此外,聯邦政府還制定了發展和改善土著人民教育的政策,以增加他們的教育和就業機會。自此,由多民族、多種族人口組成的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教育開始全面發展。
第三,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具體體現
政府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財政支持
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成立並組織了相關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課程。各州成立了多元文化教育委員會,各州成立了多元文化教育政府咨詢委員會或相應的管理機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充足的經費。此外,澳大利亞越來越關註土著人民的教育。州政府不僅撥款提高土著學生的入學率和教育質量,而且在分配教育經費時向土著學生較多的地區和州傾斜。
(二)構成多元化的課程體系
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開始采取多元文化政策,為多元文化主義創造有利條件。聯邦政府和各州都非常重視和支持多元文化課程的發展,並設立了相關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課程。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課程體現在課程文化背景、課程目的、課程設計和課程管理實施等方面。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他們現有的知識水平,課程可以完全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要求。澳大利亞強調國家實行多元文化主義,國家統壹推廣多元文化課程是其多元文化教育的新特點。在澳大利亞,普通教育在全國範圍內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大家必須重點學習的* * *基礎課程,其內容包括所有社會成員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具有規定性。另壹部分是選修課,是根據學生的意願、興趣、才能和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需要,可以確定的壹套內容,由各州、各校自行選擇。在課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亞中小學實行的是去中心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聯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國中小學的課程。它只對各州中小學的課程開發給予指導和資助。學校還為教師提供課程開發的空間,允許教師自主開發多元文化課程。
保護和發展民族語言的多樣性
為了保護自己語言的多樣性,澳大利亞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制定了壹系列法律和政策。65438-0997年,澳大利亞頒布了《國家語言政策》,這是澳大利亞第壹部明確的官方語言政策。該政策規定英語是澳大利亞的國家和官方語言,並壹直堅持以下四項澳大利亞語言規劃的基本原則:(1)確保英語的主導地位;(2)保護其他語言的穩定發展;(三)以英語以外的語言提供服務;(4)提供學習第壹語言的機會。同時,註重土著語言的保護和研究。
(四)重視多元文化教師的培養。
學生背景的多樣性對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使得教師不得不學會如何滿足多民族學生的需求,設計和安排可行的課堂管理制度,設計具有文化融合的課程進行教學。政府還在高等教育機構設立教師培訓項目,主要為從事多元文化教學的各類學校培訓教師,要求教師具備運用多元文化教學、運用批判性教育方法和成熟語言教學的知識和技能。此外,政府還招聘和培訓土著教師和工作人員,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土著學生的需求,並要求所有教師掌握土著人民的歷史、文化和語言。為了加強土著教師隊伍建設,政府還制定了壹系列措施,給予土著教育教師各種優惠。
第四,澳大利亞文化教育對中國民族教育的啟示。
作為壹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也面臨著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沖突與和諧,以及處理好教育壹體化與多樣化的協調問題。我國壹直在努力探索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的途徑和模式。經過建國以來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質量仍然是壹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澳大利亞寬容、開放、民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為中國民族教育的進壹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參考價值。
(壹)必須樹立多元化的民族教育觀。
中國的民族教育與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在背景、內容、方法和目標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有各級民族學校,甚至民族院校,但至今沒有形成完整科學的民族教育體系。長期以來,民族教育作為普通教育的補充部分沒有得到體現;也沒有形成獨特的民族教學理論;雙語教育還處於探索階段,沒有系統可循;課程設置中忽視民族傳統文化建設,民族學校與內地同科,實行“應試”和“升學”教育。因此,中國的民族教育應該堅持開放、民主、包容的態度,認識到發展民族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樹立多元文化的理念。充分體現我國社會的多元文化,使教育的發展既能有國家的統壹性,又能展現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教育政策應向民族教育傾斜。
澳大利亞為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壹系列法律規定、法令和法規,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和順利實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據。此外,這些法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每項法規的制定都有相應的人員、財務和組織保障。我國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時,應遵循優先發展民族地區教育的理念。在政策制定、實施和經費保障方面,保障我國民族教育多元化發展,建立民族地區教育補償機制,加快民族地區義務教育普及和教育均衡發展。我們應該將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和具體措施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促進其本土化和轉型。
為培訓多文化教師提供必要的條件。
教師的提高和完善是多元文化教育順利發展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教師培訓課程體系與全國基本相同,很少有關於多元文化教育中教師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改進現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師培訓課程,更新多元文化教師的教育理念,從而培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其次,少數民族可以聘請壹些民間藝術家、長者、學者作為民族學校的客座教師,不定期與教師進行非正式的討論和交流,幫助教師加深對民族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的了解,進壹步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專業水平。同時,學校和教育部門應定期撥款資助教師培訓,同時註重教師多元文化知識和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專業培訓,這可以使教師成功應對跨文化教育和教學情境,識別學生在不同文化中的行為模式,使用學生熟悉的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孫艷。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時代教育。611.1.
[2]孟凡利。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地方課程開發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楊洪貴。戰後澳大利亞的移民與人口變化[J].渝西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
[4]馮江,劉莉莉。澳大利亞土著教育(目標援助)法[J].中國民族教育,2009,(5):41 &;mdash43.
[5]鄭·。澳大利亞民族教育發展的特點[J].世界民族,2000年。
& gt& gt& gt更多精彩的“澳大利亞文化論文”在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