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希
從五四運動到現在已經100周年了。它從壹開始就繼承了五四精神,即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它壹直是激烈的,我們的後代壹直在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壹直到100周年,也沒有改變五四運動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青年運動的開端。正是因為五四留下的寶貴財力,我們每個人才能登上世界上最珍貴的舞臺。五四運動告訴我們,後人要不斷學習,人無完人。只有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上壹層樓才能發展的更好。五四運動要求我們這壹代人愛國、民主、進步、科學,這是對五四精神的繼承。
到五四運動100周年了,時間過得真快。沒有壹年,每個公司和學校都會組織壹些五四活動。已經100周年了,這種傳承沒有改變,可見當代人對五四運動的尊重。當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壹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也正是通過這場運動,中國人民的命運徹底改變了。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五四精神也在不斷傳承和發展。五四100周年,讓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求知、求實、求真”,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回想幾年前的五四運動,我還是壹個住校的學生。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同時,我也已經離開了校園,自卑於社會。我應該用更好的成績回報父母。把自己的壹面展現給身邊的朋友。
五四運動100周年,教會了我先愛國,用壹顆善良的心對待身邊的每壹個人。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以身作則;弘揚五四精神。
偏激
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論》壹文中說,“少年智治國家,少年富國家,少年強國家,少年獨國家……”梁啟超先生說得好!國家的未來要靠年輕壹代,年輕人永遠是最敏銳最勇敢的!
xxx年前的今天,壹群滿懷激情、愛國熱情的年輕人高舉科學民主的偉大旗幟。他對黑暗的舊制度,如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開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篇章,開創了中國歷史變革的新時代。為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開辟了翻身解放的勝利之路。
時光荏苒,近百年的時間壹眨眼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中華民族走到了復興路上的壹個重要十字路口。在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我們應該牢記五四精神。因為他是重建中國輝煌的重要力量源泉。那五四精神是什麽?
我覺得是愛國,是理想。愛國主義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索,五四運動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最早見於中國歷。中國的年輕人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不顧壹切,表現出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今天,我們的國家強大了,我們的民族自豪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義勇軍進行曲》這壹面五星紅旗,也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和敬仰!
但愛國主義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與和諧。所以我被年輕人教育不僅要創造科技等物質強國,還要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明。理想,五四經歷了90年的風風雨雨。但實際意義不減!壹個重要原因是五四時期的青年有遠大的理想,今天我們也有很多理想和理念。
但是,總之,弘揚五四精神絕不是壹句抽象的口號。同樣,光有決心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勵誌和上進心。作為年輕人,我們有黃金歲月,我們有昂揚的朝氣和精神,我們有能力取得成功。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必須繼續訓練和培養自己。為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奮鬥到底!實現理想的例子數不勝數!06年超女冠軍李宇春大四。短短幾年,他成了愛心大使。2007年4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宣布成立“玉米愛心基金”!收到超過13000的捐款。
捐款突破百萬!李宇春用這筆錢幫助了20多名白血病兒童!宇春的行為感動了我們。
像向宇春這樣的人其實很多!2007年,孟祥斌,壹個中國人物,被他的勇敢行為所感動。2007年6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帶著妻子和女兒去市區購物。路過同濟橋時,為救壹名輕生女青年,從十幾米高的橋上跳下。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年輕女子從水裏撈上來,交給救援人員,自己卻又沈入了水中!打撈了兩個半小時,已經不可能保住他年輕的生命了!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著了,給了我們我溫暖的靈感!他用自己的生命延續了別人!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無數血淋淋的生命為了拯救他人而悄然離去,沒有為祖國留下壹句壯語!他們的行為感動了我們,感動了身邊的每壹個人!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是我們中國的現實!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建設,中國實現了“乘風破浪”的快速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還是壹個發展中國家,詩歌還有很多完善和發展的地方。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有責任肩負起建設的脊梁。
最後,我以五四代表人物李大釗的壹篇文章《青年》的壹部分來結束我的發言。“青年人遵循這壹點,基於他們的理性做出努力,不考慮未來而前進,背棄黑暗而轉向光明,為世界推進文明,為人類創造幸福,以青春的自我創造青春的家庭、青春的國家、青春的民族、青春的人類、青春的地球和青春的宇宙。”
提索
100年前,中國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壹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人民進壹步覺醒了。
雖然五四運動已經成為歷史,但它的精神激勵了壹代又壹代有誌青年。
中國的年輕人壹直有敢為天下先的傳統。五四提倡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是壹種創新精神。五四以來,青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最活躍、最有活力、最不保守、最富創新精神的力量。
創新精神不僅是中國青年的光榮傳統,也是時代的要求,尤其是對21世紀年輕壹代的要求。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速崛起,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中國要想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戰略主動,實現全面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提高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創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年輕人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形成國家創新體系。
弘揚創新精神,必須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創新不是在沙上建塔,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創造和進步。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學習是創新的源泉。
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經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獲得工作的權利靠學習,做出成績靠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時代拋棄。創新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我們要加強學習。青年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珍惜寶貴的歲月,如饑似渴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夯實創新創業的基礎,開拓廣闊的空間,提供取之不盡的資源。
同時,弘揚五四精神就是弘揚愛國主義的傳統,但在今天,愛國主義不能只是喊喊口號,不能隨便叫“打”。當北約的炸彈“意外”擊中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當美國的竊聽器偵察機公然闖入我國領空撞毀我國戰鬥機,當我國海軍防空兵王偉經過多方尋找幫助仍杳無音信時,難道心中充滿的只是憤怒嗎?
我認為,在這個高科技時代,我們只能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科技振興祖國。所以,21世紀的中學生,壹定是壹個熱愛知識,努力學習,勇於創新的新人。
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要在了解中國歷史的基礎上,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努力展現21世紀中國青年的風采,實現21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五四精神將在新世紀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