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春,德國在西線與英法交戰數月,但德軍和英法軍隊仍停留在各自的工事後面,沒有發生真正的交火。德國士兵把這種戰爭稱為“靜坐”,其他人則幹脆稱之為“假裝戰爭”。
希特勒正好利用這段時間做好了充分的戰爭準備,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他的目的是壹舉擊敗法國。希特勒首先對挪威和丹麥這兩個北歐小國發動了突襲,並取得了成功。這樣,德國對法國的進攻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1目標達成後,希特勒於10年5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些小國發動了進攻。同日,英國著名反法西斯政治家、海軍大臣丘吉爾接替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丘吉爾臨危受命,成為國際反法西斯陣營的傑出領袖。
五天後,荷蘭政府投降。18天後,比利時被德軍占領,盧森堡也被德軍壹掃而空。第二個戰略目標也成功實現了。於是希特勒在歐洲大陸的終極目標——法國的側翼就完全暴露在了德國人的槍口下。德國人正在行動,向東北進軍法國。這時,法國人民從夢中醒來,發現他們苦心經營的馬其諾防線其實是壹堆廢棄的鋼筋混凝土。
德軍根本不理會這道防線,從其側面快速越過,以典型的運動戰迂回方式沿著法國北部快速推進。5月下旬,約40萬英軍遠征軍和法軍在敦刻爾克附近的海灘上被鉗形包圍,陷入絕境。如果不是希特勒莫名其妙地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這40萬大軍要麽投降,要麽被趕到海裏去餵魚。
英軍抓住這個寶貴的喘息機會,動員和征召各種軍艦和漁船,拼命搶運被困部隊。從5月26日到6月4日,這支臨時組建的“特遣部隊”以驚人的效率將33.8萬余名英法士兵撤回英國本土,保存了壹支對抗納粹德國的有生力量。這就是被譽為“戰爭史上偉大奇跡”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軍隊走了,但英國遠征軍10師的武器裝備和車輛都成了德軍的戰利品。同時,這次撤退也決定了英法軍隊在西歐的敗局。
14年6月,德國人不開壹槍,用黑、白、紅納粹占領了法國首都巴黎?舉世聞名的埃菲爾鐵塔上高高懸掛著中國國旗。當德軍勝利通過拿破侖建造的象征法國驕傲的凱旋門時,法國的抵抗也停止了。剛剛上任的法國總理貝當在就職第二天就要求德國停戰。
希特勒指定談判地點選在巴黎東北貢比涅森林的壹塊空地上,這是他早已計劃好的。1918165438+10月11,正是在這裏,第壹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之壹法蘭西元帥福奇向戰敗的德國代表團口述了投降條件。當時談判用的舊餐車是專門從馬裏的博物館運過來的,放在原來的位置,壹切都按照希特勒的意圖準備好了。
六月的壹天,天氣很熱,陽光下的榆樹和松樹在林地上投下陰影。壹輛黑色奔馳轎車開到談判地點。希特勒身穿全套制服,胸前掛著壹個耀眼的鐵十字勛章,他下了車,大搖大擺地走向林中空地,戈林等人跟在後面。希特勒壹言不發,徑直走向壹座矗立的花崗巖,石碑上用法文刻著:“1918 11 10月11,德意誌帝國在這裏跪下投降...被它試圖奴役的自由人民打敗了。""
在紀念碑前站了壹會兒後,希特勒轉過身,帶著輕蔑的表情環視了壹下空地。突然,他雙手叉腰,聳聳肩,擺出壹個下蹲的姿勢,擺出壹副傲慢的挑戰姿態,仿佛這座象征著德意誌帝國22年投降的紀念碑已經被他生吞活剝了。
不久,法國談判代表到了。在馬車裏冷淡地接待了他們之後,希特勒離開馬車,向停在林蔭大道上的汽車走去。這時,德國軍樂隊演奏了德國國歌《德國高於壹切》和納粹黨人黨歌的《holst Wiezell之歌》。這壹時刻對希特勒來說是又壹個偉大的歷史時刻。他實現了1920年提出的撕毀凡爾賽條約的誓言。是他,而不是別人,在1918之後,給德國抹了恥辱。第二天,德國和法國正式簽署了停戰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