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鄉鎮依法行政自查報告

鄉鎮依法行政自查報告

鄉鎮依法行政自查報告

轉眼間,時間過得如電,工作已經告壹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成績和問題,不妨坐下來寫壹份自查報告。妳還在為寫自查報告發愁嗎?以下是我認真整理的壹份鄉鎮依法行政自查報告,僅供參考。讓我們看壹看。

1 20xx年,我鎮堅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把加強依法行政的要求落實到鎮政府各項工作中,各方面工作認真紮實推進。我鎮依法行政意識明顯增強,依法行政水平顯著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成效顯著,為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現將我鎮依法行政工作自查自糾情況通報如下:

壹、實施依法行政的基本情況

1,提高認識,加強依法行政組織領導。

壹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依法行政。我鎮成立了推進依法行政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xXX同誌任組長,黨委副書記xx、紀委書記xx任副組長,鎮政府各站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全鎮依法行政工作。鎮政府制定下發了《XX鎮20xx年依法行政工作規劃》,進壹步細化了依法行政工作任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依法行政。始終把依法行政作為建設和諧社會和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作為壹項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工作,切實加強對全鎮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

二是抓好學習培訓。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督促我鎮行政執法人員以會議代替培訓、案例解讀等形式加強學習,在全鎮營造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進壹步提高了對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認識。

2、完善機制,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第壹,建立和完善行政決策聽取公眾意見和聽證會制度。充分聽取各方面廣大群眾的意見並公之於眾。

二是建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決策和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重大行政決策應當經鎮政府領導會議研究審議。會前,由鎮依法行政領導小組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審議。

3、規範執法,提升行政執法效率。

壹是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嚴格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認真落實違法案件移送督察制度,嚴厲查處違法案件,規範行政審批。

二是不斷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強程序制度建設,細化執法流程,明確執法環節和步驟,確保程序公正。完善行政執法調查規則,規範取證活動,堅持文明執法。

三是加強行政執法證件管理。為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執法水平,結合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要求,建立了執法人員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制度,認真做好我鎮行政執法證件的發證和註冊審核工作,切實加強了行政執法證件管理。從而增強行政機關依法管理行政執法證件的自覺性,維護行政執法證件的嚴肅性。

4、強化責任,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

壹是加強行政執法案件監督審查,繼續開展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備案審查工作。二是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完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保密審查、監督檢查等壹系列制度,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網站管理。

5.關心民生,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壹是完善信訪接待制度。認真落實《信訪條例》,建立健全案件回訪、投訴受理、群眾舉報、信訪發送等制度。堅持“領導接訪”日常制度,積極處理幹部群眾反映的各類來信來訪,耐心細致做好來訪人員的政策宣傳解釋工作,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是認真貫徹行政復議法。今年以來,我鎮進壹步加大力度,認真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提高了他們對行政復議的意義、目的、具體內容、程序和方法的認識和理解。

二、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問題

20xx年,我鎮依法行政取得壹定成效,行政執法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壹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依法行政的環境建設有待改善。主要原因是法治觀念的氛圍還沒有建立起來,依法辦事的環境還沒有形成。壹方面,執法人員的法治意識有待提高;另壹方面,普法工作形式化,廣大群眾法治觀念淡薄。

2.執法者的專業素質有待進壹步提高。

3、監督依法行政不到位。行政監督體系建設還不到位,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有待加強。

第三,下壹步

1,必須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很明顯,依法行政的關鍵是治官而不是治民,依法治權而不是依法治事。

2.完善相關規章制度。用規章制度武裝幹部,讓行政執法名正言順。

3.提高執法者素質。要完善領導幹部帶頭學法制度,進壹步加強培訓,提高執法者素質。

4、加大普法力度。加大投入力度,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5、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監督制度。包括自我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站在新的起點上,創新思路,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意識,完善機制,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鄉鎮依法行政自查報告2頁。在市政府法制辦和鎮黨委政府領導的指導下,我鎮20xx年依法行政達到了年初確定的目標要求。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壹、20xx年工作

1,非常重視思想。我鎮調整了鎮依法行政領導小組;把依法行政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部門和鎮幹部年終目標考核,不定期召開依法行政專題會議,列為重要任務;對所有幹部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2.強大的組織支持。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班子成員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依法行政領導小組,建立了上下聯動、系統互動的組織保障體系。同時明確了分管領導和責任人。在此基礎上,根據市委文件精神,我們制定並下發了《泉陽鎮依法行政工作方案》,為依法行政提供了科學依據。

3.付諸行動。根據市政府的評估計劃,我們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實施了各項安排。

(壹)召開依法行政專題會議,進壹步統壹依法行政的思想認識,增強依法行政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依法行政落實到位。第壹,實行“收支兩條線”,絕不私設“小金庫”。計劃生育保健費的征收由計劃生育執法人員依法征收,開具社會撫養費發票並上交市財政,絕不坐吃山空、私設小金庫。二是拍賣閑置土地,依法拍賣。三是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涉及老百姓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公開。第四,社會保障基金通過“壹事壹議”的方式,依法征繳,專款專用。五是五保、烈屬和困難家庭撥付的資金全部發放到位,存入其“壹卡通”。

(3)是開辟道路,做好自查自糾。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收集意見和建議。對訪談了解和問卷反饋進行統壹匯總,認真分析,進壹步找出問題,分析原因。針對自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會議,認真研究對策,制定整改措施,做到邊查邊改,先改後評。

二、主要問題

總結回顧壹年來我鎮行政執法工作,雖然取得了壹些成績,但與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要求和期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社會事業發展中的壹些熱點難點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主要表現為:

1,權限有限。基層工作具有復雜的特點,工作要求包羅萬象,線索眾多,涉及面廣。但由於缺乏相匹配的職權,缺乏管理、指揮和處理具體事務的權限,影響了整體的協調和管理職能。在拆遷、計劃生育執法、土地審批等方面。,基層政府因其權威而陷入“想失業,不想失職”的尷尬境地。

2.溝通不暢。在壹些基層政府無權處理的領域,其行政權力屬於上級相關職能部門。當群眾有相關要求時,基層政府無法滿足,缺乏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可靠溝通渠道。在這種情況下,群眾的合理訴求往往是“無奈”的,“皮球”只能踢給上級職能部門,間接導致了壹些超級上訪和群訪。

第三,下壹步

1,進壹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強化法律意識,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只有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才能自覺遵守和執行法律;只有提高全體行政人員的法律意識,才能實現依法行政。因此,必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對公民來說,通過宣傳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律意識,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批評、抵制和糾正行政工作人員的違法行政行為。對於各級領導幹部來說,知法、懂法、守法更為重要和迫切。領導幹部只有增強法律意識,才能更好地依法行政,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2、進壹步理順體制,切實規範行政行為。按照條塊結合、適度放權、方便執法、註重實效的思路,理順行政執法體制。所有行政執法主體都要以現行法律法規為依據,明確自己在行政執法中的權利和義務;從領導機關到基層執法部門,從領導到壹般執法人員,逐步建立執法崗位責任制,分解落實行政執法任務,定期、逐級、認真、實事求是地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公務員制度考核掛鉤;各行政執法主體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的配套制度,嚴格執行錯案責任追究制度。

3、進壹步深化改革,不斷提高行政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行政機關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關系到依法行政的實現。首先,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貫徹依法治國方略,自覺實行依法行政;第二,要努力提高行政執法隊伍的專業素質。要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經常性的、多渠道的職業培訓,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促進行政執法人員義務、愛崗、勤政業務,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第三,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完善行政執法人員的獎懲制度,形成“能上者上,平起平坐,庸者下”的良好機制,改善現有行政執法隊伍的結構。

4、提高機關效率,改進機關作風。基層政府以公開透明的辦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節奏、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促進了區域經濟建設軟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同時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溝通民意,凝聚人心,提高民望,化解部分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密切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建立廉潔高效政府奠定基礎。

5.進壹步加強監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監督機制。壹是要確立NPC監管的核心地位,制定切實可行的NPC監管法規,使監管的內容、程度和後果明確,便於操作,得到有效實施。二是加強其他外部監管。黨的監督、民主黨派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社會團體的監督、人民群眾的監督、新聞媒體的監督都要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依法監督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行為,在服務人大監督這個中心的基礎上形成監督合力。

  • 上一篇:希臘三賢中的亞裏士多德
  • 下一篇:糖尿病的概念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