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對策探討?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對策探討?

通過產學研結合,以校外實習基地為載體,將高校的理論教學與企業的工作實踐緊密結合,將課本上的“死”理論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擺脫“書呆子”的帽子,成為有吃有玩的“熱蛋糕”。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發展引進對口人才。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可以拉近高校與企業的距離,高校老師可以去企業學習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他們可以將科研項目與企業生產活動相結合,通過科研活動為企業開發新產品、設計新工藝,並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將這些成果產業化,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另壹方面,高校在企業設立實習基地,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學生實習階段,根據自身需求約定教學內容,為企業“量身定制”所需人才,降低企業用工風險,減輕員工招聘培訓負擔。而且實習基地的建立,通過吸收學生實習,讓準學生對企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也是壹個企業宣傳的過程,可以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

高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在合作企業的有效利益驅動下,要找到壹家真誠合作的公司並不容易。畢竟辦學和辦企業的動機和目的是不壹樣的。企業追求效益和利潤,學校追求教學質量和教育水平。所以,很難壹拍即合。而且在實習基地的實際建設和運營中,接受沒有任何經驗的實習生,會增加企業的負擔,降低企業的效率。為了不影響正常生產,企業只能接受少部分實習生,出於生產安全和商業秘密的考慮,大部分實習生都會被當作廉價勞動力。因為沒有直接現實的利益驅動,企業不可能積極配合實習基地的建設,僅靠學校的“壹頭熱”也不可能建設壹個規範的實習基地。

學校壹個人的時候很容易退縮。由於企業不積極參與實習基地的建設,實習基地建設的重任主要落在學校身上。作為事業單位,學校雖然不以盈利為目的,但也必須考慮收支平衡。對於學校來說,實習基地的建設是有長期效益的,但投入是短期的。沒有外援,學校在許多困難面前必然會退縮。實習機會少,風險難以控制。培養學生工作技能最有效的方法是企業實習,但實踐起來很難。對於企業來說,讓沒有經驗的學生進入生產現場實習是有風險的,因為企業希望在不影響自身生產效率的情況下保證學生的安全,所以不願意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就學校而言,學生在企業實習,住宿、交通、安全都是必須要考慮的,不同於學校的封閉式管理,實習期間很多風險因素都是學校無法控制的。

實習內容隨意,實習任務難以完成。雖然實習基地合作協議會對學生實習內容、實習時間、實習地點、實習設備、預期目標等提前做出安排,但實習受企業生產情況影響較大,往往會因企業項目變化而無法按計劃進行。即使企業生產按計劃進行,學生進入實習基地後,企業出於生存安全、生產管理等因素考慮,也會簡化壹些原本批準的實習項目,使學生無法實際操作,實習最終被參觀實習、認知實習所代替,導致學生很難完成實習任務。缺少專業的實習指導老師,實習效果不理想。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需要來自高校和企業的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

高校的老師需要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傳授關於實踐的理論知識,而企業的實習指導老師需要結合理論知識講解生產過程。但目前學校和企業都沒有合格的專業實習指導老師。壹方面,學校的實習指導老師大多缺乏企業生產鍛煉背景,沒有生產經驗,不了解生產流程;另壹方面,實習基地的指導教師雖然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由於缺乏理論知識,他們都無法滿足專業實習指導的要求。同時,校內外的指導教師難以有效溝通,在學生實習計劃的實施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上無法達成壹致。

實習基地規模難以擴大。實習基地的建設需要解決學生的住宿、交通、實習設備等問題,需要大量的資金。因為在實習基地建設中,企業沒有立竿見影的效益,最多只能利用現有的設備和人力資源與高校合作建設實習基地。資金的投入負擔落在高校壹方,高校的資金來源有限。扣除校園建設費用,能擠出來的實習經費越來越少,對於標準化大型實習基地建設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實習基地建設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規。實習基地建設中涉及的資金投入、規章制度的制定、雙方利益的保護、風險和事故的處理等問題都是由高校和企業協商解決,使得實習基地的運行不規範、不穩定。

以上由仲達咨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800字時事政治範文
  • 下一篇:關於蘇北少年堂吉訶德的思考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