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心理如何影響法律?

心理如何影響法律?

殘文:法學是壹門社會科學,涉及很多學科,比如法律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倫理學!文學等等都是相關的。“對這些方面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並逐漸形成了壹些交叉學科,如法哲學、法社會學、法制史、經濟分析法學等。”然而,對法律與心理學關系的研究似乎壹直局限於法學的分支,即犯罪學與心理學的關系。“對於其他人,很少提到“彭教授,妳怎麽看法學和心理學的關系?心理學對法學的意義是否只存在於當前領域?彭凱平:的確,過去壹般認為,法律與心理學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犯罪心理學上,即“用心理學原理解釋犯罪和犯罪人的個人因素”。傳統的犯罪心理學是罪犯人格的附屬品!這樣,犯罪人的個人因素,如早年經歷、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都可能成為其犯罪的深層次原因。“但要註意的是,傳統的犯罪心理學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基礎上的,不能解釋人的行為,具有壹定的局限性。”當然,現代犯罪心理學已經被修正了。“現代犯罪心理不僅來自個人性格,還來自認知因素!社會環境來研究罪犯的犯罪動機和犯罪原因。"然而,犯罪心理學只是法律與心理學關系的壹個方面."比如目前國外正在興起的證人心理學,研究的就是證人心理學。“事實上,人們經常會在對事情的記憶中加入許多主觀因素,所以目擊者可能會誇大他們的證詞。”當然,這和偽證罪的性質完全不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種族特征等。)也會影響人對事件的記憶。”例如,黑人犯罪往往比白人犯罪更容易記住。“彭凱平:是的”此外,證人的證詞很容易受指示的影響。“也就是同樣的問題用不同的指令問,證人的回答會不壹樣。”有這樣壹個案例。車禍後,警察在詢問目擊者時使用了兩條指令。“玻璃碎了!血溢出等。,當時的情景被記得比較多;當警察問兩車是如何卷入事故的時候,目擊者的回答中描述性的東西很少,感性的東西比較多,當時的場景記憶比較少。”我這裏說的也是證人心理學的壹個方面。“彭凱平:心理學對法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我這裏要講的第三點,即心理學最終要為法學提供的是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我們都知道人類思維的有限理性。這必然會影響人們對法律的判斷和決定。"當人們思考問題時,他們更多地依賴直覺原則,而不是科學標準。"這無疑違背了法律的合理性。"心理學為法律設計的科學合理的原則將有助於法律的研究."殘文:人總有壹些潛意識的東西,會不自覺地影響自己的判斷。“因此,我想到壹個關於法官個人因素和司法公正的問題。”美國的法律現實主義學派甚至認為,如果法官早餐吃得不好或者和妻子吵架,或者上班路上遇到堵車,都會影響他當天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極有可能遭受/在法律上產生不利後果。“中國法學界也開始關註法官可能帶入審判過程的個人因素。”對於中國這樣的造法國家來說,這是壹個可能性/合法性與非合理性的問題。“對於美國這樣的判例法國家,法官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權,可以在壹定意義上制定法律,可能對當事人的權益產生更大的影響。”彭凱平:人們的壹些自然反應並不僅僅因為存在就合理,而是需要受到某種機制的控制。“就像每個人都有控制他人的欲望壹樣,所以,我們設計了民主制度來遏制權力的濫用。”法官在審判過程中帶來的個人因素是應該控制的,也是可以控制的。“這就需要壹個制度來保證法官決策的科學性。”通常,科學決策是通過兩點來實現的:信息的全面性和決策程序的制度化。“這在法官審判中也是可以借鑒的。”具體來說,法官在審判過程中可能不利於司法公正的人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矯正:壹是遵循原則,努力控制自己。“現在,既然我們都知道法官的性格會在審判過程中體現出來,那麽對於法官來說,就應該在審判中了解自己的不良性格。只要他能意識到,那麽在審判過程中避免這些人格出現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此外,法官自然應該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在加強自身修養的同時,也可以少把自己的東西帶進審判。“第二,經驗”是可以學習的。越是有經驗的法官,越有能力避免“第三,反饋”。壹個法官能通過人民的評價!輿論報道甚至同事的認可來反思自己在壹個案件中的表現,以便在以後的審判中做得更好。“當然,反饋機制想要運行良好,歸根結底還是需要社會民主化,而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公開。”值得註意的是,民主不是壹個抽象的政治概念或概念。今天,民主已經成為壹種生活方式,它是生活的訴求。而不是政治訴求,“如果仍將民主視為抽象的政治概念和理念,就會導致正式民主制度下的非民主運行模式。”彭凱平:這主要是文化心理對法律的影響。“文化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產生!法律的概念“人類的心理和行為是文化的產物,法律最終是關於人類的知識,這將法律與文化心理緊密聯系在壹起,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法律文化“我們可以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來了解我們法律的局限性”。文化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反思我們的法律思想!法制觀念!法律行為有我們的局限性嗎?“彭凱平:在法學研究的國際化中,我更關註/國際0而不是/統壹0”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法律,所以會有不同的法律。“就像我不相信最後能制定出壹部適用於全世界的法律壹樣,法學研究只是相互借鑒,不需要最後完全壹樣。”彭凱平:是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它是壹個。
  • 上一篇:百度屬於美國嗎?那麽受美國法律保護嗎?
  • 下一篇:浠モ?滄埌鐖?濈偤涓婚锛屽澹圭瘒600瀛楃殑浣滄枃锛岃◣璜栥?侀棥杩般?佹姃鎯呫?佹晿浜嬨??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