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SWOT分析有哪些經典案例?

SWOT分析有哪些經典案例?

中國電信的SWOT分析

在過去的壹年裏,中國電信的新聞壹直是熱點和焦點。電信資費的調整,中國電信的南北拆分,中國電信入世的挑戰,引起了人們的關註。新的壹年,中國電信將上演壹場驚心動魄的大戲《與狼共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電信的SWOT分析可以讓我們對中國電信的未來發展有壹個清晰客觀的認識。

中國電信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電信經歷了近20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規模效益。雖然經歷了郵電分營、政企分開、移動尋呼分離、分離重組等壹系列改革,但中國電信在國內電信市場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和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客戶資源、網絡基礎設施、人才儲備、服務質量等方面。:

1.中國電信市場引入競爭機制後,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等運營商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中國電信南北拆分後,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電話網絡和數據通信業務的同時,繼承了大部分客戶資源,保持了良好的客戶關系,在市場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固定電話用戶65438+7900萬戶,數據通信用戶超過15萬戶,為中國電信發展業務、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中國電信的基礎網絡設施比較完善。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電信建設了覆蓋全國的高速、大容量、先進的基礎傳輸網、接入網、交換網、數據通信網和智能網。與此同時,DWDM傳輸網、寬帶接入網相繼建成,數據通信網和智能網不斷擴大。中國電信的網絡優勢目前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具備向相關專業延伸的基礎和實力。

3.在發展過程中,中國電信培養和儲備了壹大批熟悉當地市場和電信管理、通信設備技術、能力強、結構合理的管理和專業人才。同時,中國電信積累了大量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具有長期積累的網絡管理經驗、良好的運營技能和相對完善的服務體系。

4.中國電信日益完善的服務質量。中國電信成立了集團客戶服務中心,解決集團客戶跨省市的網絡接入需求;中國電信還建立了壹站式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緊接著,中國電信推出首問負責制,解決了為用戶提供服務過程中相互扯皮、相互委托的問題。此外,中國電信還設立了服務熱線(10000)和投訴熱線(180),與用戶建立通信服務,提供互動服務。

雖然中國電信有壹定的發展優勢,但我們要正確看待這些優勢。辯證法告訴我們,優勢和劣勢是相對的,即在壹定條件下,優勢有可能轉化為劣勢。中國電信雖然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完善的網絡設施、大量儲備的人才,但缺乏現代企業發展所必需的戰略理念、創新理念、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人文環境建設以及相應的市場制度環境。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信有資源優勢,但缺乏資源運營優勢。壹旦不慎,優勢很可能變成劣勢。目前,中國電信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戰略管理與發展的矛盾。壹方面,決策者只關註當前的戰術和戰略,忽視長遠的戰略,迷失在日常的經營事務中,看不到全局;另壹方面,企業缺乏應對復雜多變環境的企業運營戰略規劃人才。這個問題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核心問題。

2.企業內部創新與發展的矛盾。面向計劃經濟的功能化業務流程、管理模式和組織模式已經顯示出與快速發展的不相適應,逐漸成為制約電信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主要因素。ERP、管理和組織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企業特色人文環境的建設,是企業發展戰略實施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3.中國電信現有基礎設施無法為用戶提供特色服務。中國電信雖然有比較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但大部分不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建設的,而是為了滿足普遍服務的需求。

4.拆分後,中國電信從壹家主要電信企業降級為壹家區域性電信企業。新中國電信的主要陣地將堅守南方市場,而北方市場將被新中國網通占據。即使受到拆分的影響,中國電信依然是最強的,但由於沒有全國網絡,無法開展全國範圍的業務。

中國電信的機會與威脅分析

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加入WTO,將為中國的信息化建設和通信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中國電信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主要表現為:

1.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為中國電信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據有關研究報告測算,到2005年,我國完成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後,國內生產總值和社會福利收入將分別增加6543.8+0955億元和6543.8+0595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654.38+0.5%和654.38+0.2%。利用當地經濟的比較優勢重新配置資源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將進壹步增強當地的經濟實力。此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促進引進外資和拉動內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投資環境將大大改善,法律透明度和國民待遇的實現將吸引大量外資,本土企業的實力將得到改善和增強。企業電信消費水平相應提高。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調整和轉移,必然帶來大量的社會人員,同時刺激巨大的通信需求,流量市場將被進壹步激活。

2.隨著電信行業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電信行業將進入依法管理的新階段,為中國電信的發展創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隨著電信業法制的完善,政府的經濟職能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政府將把企業的投資決策權和生產經營權交給企業,讓企業經得起市場經濟的考驗。這意味著政府將進壹步放開中國電信,賦予其應有的自主權,有利於中國電信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經營。

3.中國政府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戰略決策,為中國電信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性機遇。“三網工程”(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造就了消費能力強的中國信息產業市場,為中國信息產業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產業市場之壹。

4.加入世貿組織後,電信市場將逐步對外開放,這將加快企業國際化進程,有利於企業管理、經營機制和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同時可以促進中國電信借鑒國外公司的管理經驗,積極推進思維、技術和制度創新,提高產品檔次,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完善營銷策略,提升核心競爭力。

5.電信市場潛力巨大。首先,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和消費水平的差異決定了電信需求的多層次和多樣化。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電信企業網絡的升級和業務的創新,在固定電話網和計算機通信的融合點上發展新業務的潛力巨大,刺激了新的消費需求。因此,總體而言,中國電信市場孕育著巨大的需求潛力。其次,從固定電話來看,中國電信的平均普及率僅為13.8%,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主線收入、盈利能力、市場規模也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差甚遠,發展空間和潛力依然巨大。最後,從中國電信其他業務來看,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改善,互聯網和固網智能網業務的市場規模和盈利能力將繼續擴大。

6.發放移動許可證。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將有四家綜合電信運營商,可以經營固定、移動、數據等基礎電信業務,這意味著將再發放兩張移動牌照。目前,移動通信領域是潛力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通信領域,將成為各電信企業的必爭之地。壹旦中國電信拿到移動牌照,移動領域將是中國電信的又壹主營業務。

俗話說,機遇和威脅並存。任何事件的影響都是相對的。中國電信在面臨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將面臨巨大的威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信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從局部走向全面,從簡單走向多樣化。首先,從競爭趨勢來看,國內市場競爭將從價格競爭過渡到核心能力創新競爭。轉型期,搶占市場份額將成為市場追隨者的發展重點。其次,加入WTO後,國際資本競爭的壓力將逐漸加大。國外電信運營商將通過兼並、聯盟、收購等方式實現全球服務,速度正在加快。中國電信市場的ICP、EMAIL、數據庫、傳真、視頻會議等增值業務首當其沖,對電信企業的穩定增長產生影響。

2.中國電信人才流失嚴重。國內外很多公司采取高薪高福利等政策吸引中國電信人才,導致中國電信人才流失嚴重。這種現象至今沒有解決。人才流動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是關系到中國電信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因此,如何體現人才的價值,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是中國電信必須正視的問題。

3.不對稱管制對中國電信的影響。中國電信在業務許可、互聯互通、電信資費和普遍服務方面受到相對嚴格的行業管制。在中國目前的電信市場中,不平等的管制已經制約了中國電信的發展。在日益激烈的電信市場競爭中,中國電信如果不盡快進行改革,只會走向滅亡。新的中國電信公司也將在近期通過上市進行機制改造,實現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相同的機制平臺,進行有效的公平競爭。

  • 上一篇:山東慶雲經濟開發區的未來前景
  • 下一篇:商用電磁爐哪個牌子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