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有的保密法律制度,定密責任人包括行政機關、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法定機構和組織。
1.國家機關定密責任人
國家機關定密責任人指的是在執行國務院和各部委規定的秘密管理事項時,進行秘密定級、定密的工作人員。
2.企業及事業單位定密責任人
企業及事業單位定密責任人主要包括負責企業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保密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和保密檢查員等。
3.其他法定機構和組織定密責任人
這類機構指的是按照法律、法規設立的獨立機構或者臨時組織,如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這些機構中的負責人和承擔秘密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都具備定密責任。
4.承辦單位和業務骨幹
在執行某壹項重要任務或者涉及重要機密內容的工作時,承辦單位和業務骨幹也承擔定密責任,他們需要對工作中所涉及的資料、文件進行嚴格保密,並遵守規定的保密制度。
5.其他相關人員
除了上述群體,其他與秘密管理、保密工作有關的壹線工作人員也需要擔負定密責任。例如,在科研項目中承擔前期研究的研究人員和實驗室負責人,在文藝創作中承擔劇本創作、導演或策劃工作的專業人員等等。
6.職務責任人
職務責任人是指在行使職業職能的過程中,因職務疏忽或者不聽從上級指揮、違反秘密管理制度等行為,導致國家機密泄露或者被竊取的人員。這些人員不僅需要承擔定密責任,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甚至會面臨刑事追究。
7.定密責任分工明確
無論是哪個類型的機構或者團體,其定密工作都需要按照壹定的分工來進行。例如在企業中,應該由保密委員會負責統籌全面的保密工作,保密管理員負責資料歸檔和核對、審批等工作,並由信息系統部門負責實施和監督信息系統的安全工作。
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在定密工作中出現職責不清、重復勞動等問題,保障信息安全和秘密性。
8.定密責任人應遵循的原則
在執行定密工作時,定密責任人需要遵循最小領域原則、逐級審批原則、級別匹配原則等基本原則。尤其需要註意的是,在社會化時代背景下,信息和技術產品特別是互聯網等便利工具存在安全風險,定密責任人必須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防止非法獲取秘密信息泄露。
總之,在現代社會,保密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對定密責任人的能力、素質和擔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們應該深入了解保障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的緊迫性,理解保密事業的意義和價值,提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擇優錄用和培養專業的定密人員,搭建起從中央到基層的完整、可靠的秘密管理體系,真正做到預防於未然,確保機要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