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有什麽區別?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有什麽區別?

未來的十年,東莞仍然是領先惠州,不管從各方面來說,惠州都是要落後於東莞的,這是事實,也是差距。

為什麽這麽說呢,從全國大局觀來講,很多人知道東莞,可能有壹部分不壹定知道惠州,東莞是有名的世界工廠,每壹個小鎮都隱藏了許多富豪,工廠遍布,每天都有很多貨運往國外出口。東莞還緊鄰廣州深圳這兩個壹線大城市中間,受到很多產業輻射。

惠州相對於珠三角來說,偏壹點,道路交通還是沒有東莞發達密集,工業也是不夠集中,還是有很多空余空間,雖然也承接了壹部分廣州深圳的產業,可仍然是不夠大,需要擴大市場,工資水平也沒有東莞高;在惠州壹些偏遠地方,兩三千工資還沒有五險壹金,不壹定包吃包住。

不過,隨著全球化趨勢以及產業轉移,勞動力成本提高,東莞有不少工廠已經遷出,他也面臨著想多問題,城中村還是很多,不利於城市規劃,除了工廠還是工廠。惠州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在積極需求合作,有望進壹步像東莞靠齊。

10內發展會很迅速,東莞需要改變他的方式,提高檔次,調整產業結構,獲得更多空間。

未來10年東莞發展好,還是惠州發展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就目前的綜合實力而言,東莞遠勝於惠州,未來,東莞與惠州之間的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東莞與惠州未來十年誰會發展得更好,看清兩點妳就明白了。

壹、地理位置。

東莞的地理位置那是沒的說的了。在中國,能與東莞地理位置相媲美的地方,恐怕就只有廊坊了。東莞被廣州、深圳兩個壹線城市夾在中間,廊坊被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夾在中間。惠州雖然也是臨深地區,但只是臨深而不臨廣。再者,就算是臨深,距離上也不如東莞有優勢。東莞距離深圳中心區車程非常短。

其次,東莞毗鄰珠江,位於珠江東岸,同時又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主軸上,廣州中心區 廣州南沙 東莞虎門 深圳寶安中心區 深圳前海 香港中環。從這個角度來看,東莞在廣東省內的發展潛力,除了廣州、深圳,誰也比不上。東莞的目標是超越佛山,成為廣東老三。

最後,來看東莞未來發展的壹個超級利好。看完了這個,東莞與惠州的潛力,高下立判。

我們都知道,深圳的發展瓶頸是土地,所以近年來,深圳壹方面加快城市更新節奏,另壹方面,就是加快軌道交通建設,與臨深地區的東莞和惠州對接,打造深莞惠都市圈。

在規劃中,深圳與東莞未來將有8條地鐵+3條城軌,與惠州有3條地鐵+2條城軌。

深莞軌交對接

深惠軌交對接

交通就是血脈,與深圳相連更緊的東莞,其潛力可想而知。

二、產業

東莞經歷了掃黃帶來的經濟陣痛後,經濟已經逐漸轉型。過去,東莞的代名詞是“山寨”、“世界工廠”,如今東莞本土品牌OPPO、vivo、金立等手機已經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尤其是前兩者,在東南亞市場中的占比已經位居前五。惠州,也有TCL、德賽、華陽、索尼精密、樂金電子等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但其工業產值與東莞相比比較懸殊。

惠州的工業實力要追上東莞,還有很長的壹段路要走。

(作者:子非魚)

壹個城市的發展前景,不能離開國家當前經濟發展宏觀大局來空談。政策上對這個城市的發展定位就是地位,決定了其發展的高度。同時,地理區位也是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決定因素,而且在長期更重要。我覺得分析壹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大概可以從三個方面測評:

壹、地理條件(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氣候等);

二、發展條件(交通樞紐、港口、航空、科教、自貿區新區等);

三、政策條件(政治定位、政治投資、政策支持)密切相關。

東莞與惠州同屬珠江三角的粵港澳灣區大都市,東莞也是 歷史 上的大惠州下轄的東莞縣發展而來,在大的地理區位條件上,人文資源,城市發展與產業的經濟模式上都有非常相近,隨著這幾年珠江三角洲幾大城市的產業轉型及國際經濟形勢的轉移周期,東莞與惠州在經濟發展與產業成效上都拉開了差距與錯位。我們可以就兩城市過去、現在、將來做壹個客觀的分析比較。

壹、地理區位條件

東莞:地處珠江口東岸,西北接廣州市,南接深圳市,毗鄰港澳,處於廣州市至深圳市經濟走廊中間。截至2019年,東莞市戶籍人口251.06萬人,常住人口846.45萬人。虎門港是國家壹類口岸,已建成2000噸級至35000噸級泊位11個。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南臨大亞灣,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壹。總面積11599平方公裏,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8.00萬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177.41億元。惠州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09家。高新技術企業1322家;惠州港為國家壹級口岸,具有建設年吞吐量壹億噸以上大港口和國際港口城市的條件,是我國南方重要的國際港口。

二、城市實力

東莞: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壹,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2020年東莞市全年GDP達9650.19億元,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之壹,形成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造紙......。近年來,東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果顯著,高新技術產業增長勢頭強勁,新舊動能的轉換不斷加快。

以擁有6200家國高企位居中國所有二線城市之首,足以顯示這座產業強市的深厚功底。 東莞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先進制造與自動化和電子信息三大領域 ,全市32個街鎮幾乎都有自己的制造業基礎,這也使得東莞高新技術企業的聚集呈現出了多點布局的特征。6200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表現,直接決定著東莞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速度和成效。

2019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2019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東莞28個鎮全部上榜千強鎮,其中有15個鎮上榜百強鎮。(南城、莞城、萬江、東城、松山湖沒有納入排名),且全部排名前400強,這顯示了東莞強大的經濟實力。

近日,國家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鑒,東莞城市發展規模定位為9個特大城市之壹。壹 財經 ·新壹線城市研究所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東莞繼續四年榜上有名,並在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躍度、未來可塑性等評估維度排名前十。

東莞同時也是宜居之城,國家森林城市、公園數量全國第壹,東莞已經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市域森林覆蓋率為37.4%。有數據顯示,東莞的公園廣場數量超過1000多,是全國數量第壹的城市,

惠州:GDP為4221億元,在廣東省排名第五。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3。現設有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惠州市經濟兩大支柱產業分別是: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電子信息行業以及近幾年來日趨成型的大 健康 產業

三、政治定位與發展方向

東莞:

由省委省政府所發布的《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規劃》中,根據《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規劃》的規定實行"壹廊十核多節點",即:壹廊聯動加十核驅動加多點支撐; 東莞市兩核即:東莞松山湖(打造全球性 科技 園區、國家科創策源地、生態文明示範城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打造海洋產業與先進制造業創新集聚區、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重要空間平臺、粵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驗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海洋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新壹代信息技術產業) ;擬發展9個節點。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中多次提及了東莞,規劃提到,建設重要節點城市。 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質量。

規劃提到,優化制造業布局。提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發展水平,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規劃提到,支持東莞與香港合作開發建設東莞濱海灣地區,集聚高端制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惠州:

現在的發展規模為三線城市,在省政策發展規劃等級定位上為為大城市,未來的發展規模為:100-500萬,與中山湛江等差不多。

省委、省政府印發《中***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支持珠海、佛山、惠州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

完善區域公***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公***就業綜合服務平臺,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積極推進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等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

通上述的橫向比較我們能夠對兩個城市的自身條件,產業差異性,各自的優勢;東莞在地理區位、產業基礎、 科技 創新、綜合成本、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略勝壹籌。惠州在近幾年在經濟增速與工業發展上勢頭都減弱,進出口額也有所下降。隨著廣東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惠州將作為廣東未來重點發展的臨港產業,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之壹。

而從國家大灣區,到省裏的政治定位與發展規劃方向上,東莞均高於惠州,產業與發展方向上的定位也更重要更為國際化。

同學家剛在惠州買了房子,但是論發展東莞會更好壹些,不論是在知名度還是城市基礎,東莞都要好於惠州。

2017年,東莞被評為新壹線城市,也證明了東莞發展的新勢頭。

東莞相對來說大家比較熟悉,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惠州。

惠州市是廣東省省轄市,珠三角九個地級市之壹。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陸地面積1.13萬平方公裏,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等2區3縣。並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惠州淡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東江、西枝江縱貫全市。全市現有自來水廠50多個。其中市區有水廠4個,還將斥巨資把西枝江水引調壹部分到大亞灣地區,以適應大亞灣區的發展。惠州是廣東省 歷史 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自古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2015年10月18日,國務院同意將廣東省惠州市列為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

改革開放30年來,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賽、華陽集團等壹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以及僑興、富紳、中優網絡、新航道學校等壹批民營企業集團。

惠州是供給香港蔬菜、生豬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惠州形成了“2+4”的工業支柱產業格局,即數碼、石化兩大支柱和服裝、制鞋、水泥和 汽車 及零部件的四個具有區域比較優勢的產業。

惠州 歷史 文化氛圍較好。

壹開始香港從惠州分離開來,然後寶安縣從惠州分離出來成為深圳,再然後東莞從惠州分離出來成為世界工廠。位置最好的的整個珠江東岸都被分出去了,惠州的未來就是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和產業配套承接的品質宜居城市,當然差是差不了的,但是高精尖也是做不了了。

綜上,答案很明顯了,但我們依然要對惠州保持敬意。

我是東莞本地人,也有親戚是惠州的,本人覺得惠州與東莞比較,還是覺得東莞的空間和力度比較大,東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優勢明顯,我沒有去研究很具體的數據,我是以我眼睛所看到的說話。

惠州市區和部分的縣城確實發展得很不錯,很多樓盤和壹些銀行之類的公***建築很有規模和檔次,走在城區中心就是大城市的感受,很多地方比東莞更高大上,城區發展得更早更好,道路規劃也很好,非常寬敞舒適,空氣質量也比較好,很適合居住 旅遊 ,但消費水平還是很高的。

但底下的鎮區發展,真的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如壹日,還保留90年代的景象,主道上都是單邊壹排很低矮的房屋,雖然都是做成商鋪的樣子,但基本都是空置的,只有壹部分做著針對來往車輛和司機的生意,就是飯店、修車廠、加油站之類。路邊都是沙塵滾滾,人跡寥寥,道路是坑坑窪窪,維護跟不上,二十年不變的樣子。就算是有些在外面發展賺了錢回去建了很大很好的房子,基本都是租不出去或者租金不高的,回報率很低,我總在感嘆,如果在東莞有壹幢這樣的房子可不得了了。

就算是非常受歡迎的幾個溫泉度假村鎮,酒店林立,樓盤密集,但感覺都是表面的繁華,只有節假期間才人滿為患,平時都是空蕩蕩的,很多人都後悔投資了那裏,因為發展太慢,升值空間太小。

再看東莞,城鎮壹體化,每個鎮區都在發力,並驅齊進,各有特色,每個地方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全市對舊村改造項目更是大刀闊斧的推進,每年都在產生壹批又壹批的百萬富翁,千萬土豪,每個鎮區的有錢人住的房屋豪氣沖天,很多很多人擁有好幾幢房子收租。

近段時間熱議的東莞房價,直追深廣,正是有房者喜,無房者愁,走在東莞的道路上,穿越鎮與鎮的交界處,就算身為東莞本地人,如果沒有導航,也不敢憑記憶找目的地,因為變化實在太大,發展實在太快!幾個進入全國百強的大鎮更是聞名全國,種種的跡象顯示東莞的發展是無可限量的。

個人認為東莞會發展好壹點,當然如果只是比發展速度的話,那就沒必要的討論了,對於壹座城市而言,當體量越來越大,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速度自然也就慢下來了。北上廣深的發展速度基本上已經低於7%,放眼全國,有太多的城市發展速度比它們快,難道大家會說那些城市比北上廣深發展得好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對於東莞和惠州,目前來看,東莞的發展水平比惠州高出壹截,經濟結構也比惠州要好。東莞和惠州都是珠三角城市,但不同在於,東莞是處於珠三角核心地帶的城市,與廣州深圳兩座壹線城市接壤,自身經濟實力也很強,今年或明年就可能躋身“萬億俱樂部”。而惠州位於大灣區東岸,經濟總量不到東莞的1/2,發展水平也略遜壹籌。

可能有人會認為,惠州面積大,發展空間大,所以未來會發展更好。但要知道,面積只是制約壹座城市發展的因素之壹,深圳面積也只有2000多平方公裏,雖然也受限於面積,部分產業可能無法伸展拳腳,但是不可否認它發展得很好。

而東莞與惠州的另壹個區別就在於,東莞經濟結構更優。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早在十多年前,東莞就已經在轉型升級了,如今東莞的制造業已經轉向中高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進入全國前十。而惠州雖然也有部分先進制造業,但總體而言,產業規模不然東莞,經濟結構也沒東莞好。換句話說,現在惠州正在發展的,東莞已經玩過了,而當惠州追到東莞目前的水平,人家也已經向更高水平邁進了。所以個人認為,未來10年東莞的發展會更好。

首先看壹下兩市支柱產業發展,大家都知道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其加工業很成熟,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設備、紡織服裝鞋帽、食品飲料加工、造紙及紙制品業等產業目前為為東莞的主要產業。惠州主導傳統產業為石化和電子制造兩大產業為主,但是傳統制造業會讓壹個城市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當地政府也在積極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 汽車 與裝備制造、清潔能源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培育物聯網、雲計算、LED、生物醫藥等產業成為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經濟發展註入活力,但是經濟發展需要個過程,並不是壹蹴而就的。

其次,我們來對比壹下兩市近年來的JDP,2018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78.59億元,2018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03.05億元;2019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82.50億元,2019年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7.41億元;通過近兩年的地區生產總值來看,不論是在總量還是在增長量上,東莞都是碾壓惠州的,而且今年不出意外,東莞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將跑過萬億。

再次,從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上分析,從區位優勢看,東莞處於兩個特大城市廣州和深圳的過度地帶,兩大城市的部分產業隨著城市功能升級不得不向其他地方轉移,那麽東莞就是首選之地,加之廣州東莞深圳佛山處於大灣區的腹地,而惠州處於深圳東和東北方向,輻射範圍和能力要遠弱於東莞;從人力資源上分析,東莞處於廣州和深圳之間加上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眾多,對人力要求兩比較大,人口流向東莞比較多,從側面能夠吸引優秀人才聚集東莞,而惠州在這方面表現則比較遜色。

最後,無論是從產業發展,還是從區域優勢、交通優勢、人力資源等影響城市發展的因素優劣勢來看,東莞總體優勢是很明顯的,所以東莞發展前景可能會更好壹些,以上僅為壹己之見,僅供參考。

惠州適合 旅遊 業,而東莞主要是工業,所以就經濟發展來看,東莞占絕對優勢,沒有工業,沒有錢誰還傻乎乎的天天出去 旅遊 ?

地理位置來說,惠州毗鄰深圳,但是基礎設施及投資環境相對落後,而東莞則夾在廣州與深圳兩位大佬中間,加上30年的工業發展,各行業配套設施齊全,適合企業發展。

人才儲備來看,東莞經過這麽多年的工業發展,匯聚了各行各業大量的優秀人才,而惠州只有靠近深圳的壹小部分地區也是近幾年才有所發展,其它大部分地區還是相對落後的。

東莞怎麽說去年也被評為新壹線城市了,而惠州可能還有很遠的距離。

東莞的工業底蘊在國內也是排在前列的,從80.90年代的發展期,到2000年的爆發期,再到如今的成熟期,是經過幾代人的付出和東莞的政策包容得到的。

10年惠州在發展,東莞同樣也在發展,別說會不會趕上了,不被越拉越遠已經不錯了

只是未來10年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東莞GDP接近8000億,惠州才接近4000億,東莞土地面積2000平方公裏,惠州接近12000平方公裏,東莞人口800萬,惠州不到500萬,東莞多條地鐵,惠州地鐵還在規劃圖上……

  • 上一篇:微觀經濟學中,外部性、信息不對稱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解釋 舉例)
  • 下一篇:我想知道2006年生鐵價格趨勢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